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2:25:19

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引領低年級孩子走上求知之路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1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貪玩、好動,這是他們天性,尤其是剛剛入學的小學生,對課堂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在他們眼裡什麼都是那麼新鮮。對教師準備的教具、學具以及運用多媒體教學,都想摸一摸,動一動,瞅一瞅,看一看。

然而,教師面對孩子的好動、貪玩,往往采用約束和訓斥的方法,這樣孩子們在老師的管理下是安靜了,但這些孩子們的求知的興奮度卻受到了抑制。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2

接下來,我們首先來看一則案例:

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上,張老師帶了一大包玩具,其目的是讓同學們針對這些玩具進行歸類。當張老師把這些玩具展示在同學們面前時,學生們都瞪大了眼睛,懷着一顆好奇心,并忍不住叫了起來,一張張可愛的小臉上洋溢着天真而快樂的笑容。

同時,就在張老師闆書轉身闆書課題的時候,同學們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有幾個小朋友就去摸玩具,還有幾個小朋友拿着玩具指指點點……

等到張老師面對同學們的時候,她微笑着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老師就要讓大家在課堂上玩一玩,你能把這些玩具分分類嗎?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呢?”同學們回答道:“想!”此時,學生的小臉上都樂開了花。然後張老師接着說:“現在老師讓每個人從玩具裡選一樣你最喜歡的玩具,玩一玩,時間是一分鐘,好嗎?”“好!”接下來,學生都挑出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具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學生們興高采烈地接受了老師所布置的任務……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3

在上述的案例中,張老師的處理可以說是十分巧妙的。她在發現學生面對一個個玩具時,所表現出來的情不自禁後,并沒有訓斥和約束學生,也沒有生硬的要求學生把玩具全部放回原位,而是報以寬容的微笑。但是張老師并不是不采取措施任憑學生玩耍,而是規定了玩耍的時間,要在一分鐘内把這些玩具進行分類,這樣,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不僅熱情高漲,而且還富有人情味。

張老師的這種做法可謂是恰到好處,既處理了問題,又保護了孩子的求知熱情。可以說,這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兒童心理發展狀況把握非常準确的一位老師。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4

那麼,小學低年級學生發展具有什麼樣的特征呢?

一、兒童的注意力

小學兒童的注意力往往是從無意識注意向有意識注意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低年級兒童的注意力仍然以無意識注意占優勢。同時,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注意品質還不夠完善,注意廣度較小,注意的穩定性較差。因此,教師在呈現教具時,一次不能呈現太多,并且要轉換課堂活動,以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二、兒童的思維

小學兒童的思維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過渡過程中,低年級兒童的思維則由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除了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活動外,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引導兒童,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5

三、兒童的想象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随着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并在學校教學的影響下不斷得到發展的。小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長,想象中的創造成分日益增多,而且想象将越來越具有現實性。但是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想象的有意性、想象中的創造成分以及想象的現實性程度,都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他們進一步的發展還有賴于通過各種活動來擴大兒童的知識面,豐富兒童的感知材料,為想象的發展做好相應的知識經驗和表象的基礎。另外,實際的操作活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想象力。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6

那麼,教師讓學生玩一玩的應對及訓練策略是什麼呢?經研究分析發現,根據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發展特征,小學低年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教學時間與活動時間的管理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注意的是每堂課教師講課所占的時間,應當依據孩子的年齡計算,平均每一歲不得超過一分鐘或一分半鐘。據此計算的話,年齡在十歲的學生頂多聽講在15分鐘就會感到無聊了。而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講,注意力集中方面的能力更差一些。這一時間一旦結束了,就應當給孩子們進行實際操作活動的機會。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非常喜歡動手做些什麼,不情願人家要求自己坐在座位上聽講。因此,如果想避免在課堂上一遍遍強調紀律問題的話,就必須在大多數課程裡面安排實踐活動。當然這裡所說的實踐活動是包括寫字、閱讀、做練習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細心地準備好這些活動内容,而且要留出充足的時間,用于轉換活動方式,以及活動後清理現場。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7

二、對教學内容與教學形式的管理

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在學習知識時,大多需要借助教具和學具以及多媒體的使用,從而進行直觀教學,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構建以形象思維為主,通過這些輔助手段,可以提高他們的認知興趣,使課堂教學取得較高的效益。

教學中使用的輔助手段,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教學,這樣做不僅可以激活小朋友的感官,也會喚起他們好奇、好動的天性。當然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具有随機應變的教學智慧,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能不傷害到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何增強教師與一年級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讓學生适當玩一玩)8

三、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反饋

教師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課堂的教學管理,以及學生對教師行為的感知和接受程度。因此,教師除了做到自己所能想象出來的外,還應重視學生的反饋,并依據學生的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

總之,低年級兒童的心理尚處于天真無邪的狀态,他們的注意力也尚處于無意識注意狀态,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還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多玩多動手、多變多收獲,引領小學低年級學生走上求知之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