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35歲前不必在意什麼

35歲前不必在意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07:24:58

35歲前不必在意什麼?“36歲來碰瓷公司啊?”10月30日,杭州劉女士在某招聘平台上求職時,遭到一家公司執行董事王先生的硬怼目前,劉女士已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道歉以及賠償1萬元作為精神損失王先生則表示:“我所說的那番話并不是針對劉女士,對方是誰我都是這樣的,她到法院起訴,我也願意應訴”,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35歲前不必在意什麼?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35歲前不必在意什麼(35歲門檻不可暗埋在心)1

35歲前不必在意什麼

“36歲來碰瓷公司啊?”10月30日,杭州劉女士在某招聘平台上求職時,遭到一家公司執行董事王先生的硬怼。目前,劉女士已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道歉以及賠償1萬元作為精神損失。王先生則表示:“我所說的那番話并不是針對劉女士,對方是誰我都是這樣的,她到法院起訴,我也願意應訴。”

職場中的年齡歧視由來已久,“35歲現象”最為典型。不僅公務員考試,不少企事業單位招聘也多将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這項“硬指标”成為“35歲群體”之殇。36歲求職之所以被譏諷為“碰瓷”,正是因為某些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的“35歲門檻”。無論是精力能力還是工作經驗,35歲可謂正當年。35歲以後再求職者不在少數,不管是什麼單位,需要的終究是能助力發展的人才,在年齡上一棒子打死,損失最大的恐怕是企業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求職者其實很難碰瓷企業,而用工單位鑽法律法規的空子往往如入無人之境。防止和糾正明目張膽的年齡歧視容易,防止和糾正潛在的歧視則難。不把年齡列入公開的招聘條件中,一樣可以在篩簡曆的時候,把一定年齡的求職者排除在外。面對形式正義、過程公開但不公平不公正的招聘,吃暗虧的求職者還會陷入舉證困難。如何界定各種就業歧視,需要勞動監察部門和專業人士共同探讨,僅提出不得就業歧視的要求而缺乏明晰的規範和标準遠遠不夠。(張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