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濕熱瘀阻型痛風表現

濕熱瘀阻型痛風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05 05:07:32

濕熱瘀阻型痛風表現(南方濕熱瘀滞的痛風)1

北大醫學女博士健康說原創美文第698期

痛風急性發作,微汗法,散風寒濕邪,關節症狀消失快

微汗法,是為了自表去除痹阻在體内的風寒濕邪。

南方,尤其是嶺南一帶中醫,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時,多以濕熱瘀滞來論治,常用清熱祛濕、活血通絡的方法,常常獲得良好的療效。

臨證實踐顯示,這些清熱利濕的中藥,如薏苡仁、黃柏、蒼術、土茯苓等,是治療痛風急性期的高頻用藥。

但是,如果這樣做,為什麼還有部分人效果不好呢?

主要是因為雖然身處濕熱環境的嶺南,痛風即使有濕熱蘊結,但風寒濕痹阻和陽虛常一起出現。

那麼,如果濕熱同時還有風寒濕痹組,陽虛在裡的痛風,再用上面那些清熱利濕的中藥,會出現在表的風寒祛不了,在裡的寒濕清不走,而清熱利濕的苦寒涼藥更傷及陽氣,陽虛更甚,所以效果不好,乃至可能加重,甚而纏綿難愈。

按照中醫理論,“風可勝濕”,用風藥是可以把體内濕氣去除的,但風藥常性味辛燥,過用恐傷及陰氣。

因為痛風患者濕熱寒濕瘀痹阻,在痛風急性期過早用健脾補腎的扶正之法,企圖祛邪,則恐因嶺南人本就脾虛濕盛,這個補益方法,恐容易導緻關門流寇,邪氣沒有祛除還和濕邪纏綿交結。

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怎麼辦?

濕熱瘀阻型痛風表現(南方濕熱瘀滞的痛風)2

痛風者濕熱兼有寒濕痹阻,清熱利濕效果差,可用中醫微汗法

難不倒中醫,嶺南醫家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總結的“出汗調理法”該登場了。

“汗法”既可以祛風散寒,還能宣發肺氣,但是呢,汗還不能太過發太多,過猶則不及,其原因還在體内的濕氣上——濕邪屬于陰邪,其性重濁黏膩,風邪雖祛到濕邪難去,大汗是不行的。

鑒于痛風急性期也不能過早用吧補益或輕易投之于清熱之藥,看來“微汗法”是比較恰當的,即可祛風散寒除濕,還能顧護正氣。

中醫微汗法的代表方劑是,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是解表祛濕、輕清宣化的方劑,出自張仲景《金匮要略》,是麻黃湯去桂枝,将麻黃用量後,加薏苡仁組成的。也是治療風濕痹證的經典方劑,千百年來應用很廣,常将其用于扁平疣、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和濕疹的疾病,也可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咳嗽等,療效很好。

那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為什麼屬于微汗劑呢?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原方中,麻黃發表祛濕、宣利肺氣,劑量小隻用半兩,而且去了桂枝後,發汗的力量微弱,成為微汗劑。麻黃微微發汗就能發表祛邪,配合杏仁用來宣肺利氣,通調水道,氣化則濕也就化了。

薏苡仁性味甘微寒,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甘草甘緩補脾、協助正氣恢複抗邪,還能調和諸藥,也能緩解麻黃發汗的力道。

整個方劑解表祛風除濕并用,則風寒濕邪從體表而解。

濕熱瘀阻型痛風表現(南方濕熱瘀滞的痛風)3

痛風急性期,微汗法外發風寒濕同時,應溫陽體通絡止痛

中醫講“陽化氣,陰成形”,如果陽氣衰弱,則寒濕内盛,尿酸等陰寒濕邪濁毒會停滞在經絡關節,久則凝結為痰,形成痛風石。

中醫還講“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意思就是說,有痰飲痹阻是,可以溫陽通絡的方法,方用桂枝湯類。

風寒濕襲表,首犯太陽,桂枝湯能調和營衛,能祛邪外出,則方可用桂枝湯加附子湯,以溫陽通絡。

桂枝湯加附子湯,出自于張仲景《傷寒論》,原文這樣說:“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與風寒濕痹組,陽氣虧虛的痛風性關節緊繃拘急很相似。

桂枝湯加附子湯方中,桂枝有溫經通絡之功,中國溫病學派創始人葉天士認為桂枝可以通達陽氣、溫補脾陽。芍藥酸可斂陰,緩急而止痛,還能避免麻黃、桂枝的過于辛散傷陰。附子辛熱,溫陽力強,用附子來溫陽氣,散寒濕,陽氣足則氣血行,冷結得散。大棗,補益脾胃;生姜,性味辛溫,其辛散善于走竄,能驅散體内風寒濕邪氣;炙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藥性。

桂枝湯加附子湯,主要配伍,讓體内之裡之陽氣升,則寒濕化,關節疼痛自止。

需要注意的是,在痛風急性期的中藥調理中,應在發表祛邪,溫陽通脈同時,不可拘泥于一劑,要臨證加減化裁,比如用藤類藥——威靈仙、忍冬藤、絡石藤等強化祛風止痛的效果,用辛溫通陽藥——細辛、姜黃等協助陽氣升痛痹,用木瓜、桑枝等舒筋緩急。

也可以中西醫結合,在把握以溫法大法基礎上,用秋水仙堿的藥物如百合、土茯苓等強化清熱利濕。


我們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痛風石。


有任何想法或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把症狀及報告發來,幫你解讀分析。#哆咖醫生超能團##頭條周刊##健康真知計劃#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源自網絡,侵删):2022年第6期《環球中醫藥雜志》林素斌等文章《微汗溫陽法治療嶺南痛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