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2年,來自香港的何保羅因為機緣巧合來到上海工作,一住就是20年。2018年,他所任職的英國英士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從靜安區遷到虹口區北外灘白玉蘭廣場,成為入駐這片地區的第一家外資律所。幾年時間裡,他感歎這裡的變化,也與我們分享了自己與所在企業選擇這裡的理由。
01:54
70後香港人何保羅:我在白玉蘭廣場38樓望着眼前的黃浦江(01:54)
在白玉蘭廣場這座甲級寫字樓的38層,辦公室的落地窗把黃浦江、陸家嘴、南外灘的美景框成了一幅壯麗優美的城市攝影作品。“其實不管看了多少次,還是覺得(江景)很美。看遠的地方會讓人放松一點,之後就轉回頭,繼續埋頭工作。”在接受澎湃記者采訪時,何保羅說。
何保羅專攻航運、貿易相關的訴訟或非訴訟案件,包括跨法域和跨境的複雜争議。“可能同時有10個、20個案子在一起做,客戶都在追,時間隻有那麼多,所以工作壓力很大。”在采訪暫停的間隙,何保羅一邊喝水一邊查看微信和郵件中有沒有緊急信息,“律所其實是服務性行業,客戶要求反饋速度快,我們也盡可能快速處理。”
他坦言,時代在變化,科技讓通訊越來越便捷,上海的城市發展也在20年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剛到上海時我在南外灘工作過,很少來北外灘,但現在北外灘各方面都發展很好。20年前很少有人用‘北外灘’這三個字,但是這十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北外灘’稱呼這片區域。”
談到英士與北外灘的結緣,何保羅将其歸因于“天時地利人和”這句老古話。因某次在北外灘開會,何保羅經中船保介紹開始與航運辦洽談,英士做航運、國際貿易的核心業務與上海要将北外灘打造成金融航運中心的規劃十分匹配,于是英士就成為了虹口區第一家外資律所。“當時我就覺得要來,我們就要做第一家。”何保羅有些驕傲地說,“真的是很偶然,我跟倫敦總部溝通後,他們也很支持。”
從白玉蘭廣場38樓辦公室的窗外望出去。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圖
從白玉蘭廣場38樓辦公室的窗外望出去。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圖
至于自己如何與上海的結緣的故事,何保羅說:“2001年時我入行三四年,在香港的英國人老闆跟我說,希望我能來上海發展,我答應了。但後續才知道,我是他問的第三個人,前兩位都拒絕了。”而如今,何保羅工作、生活在上海的時間已經比居住在香港的時間更長,他時常站在可升降辦公桌前忙碌,避免久坐,也在自己的辦公區域擺放了抽獎獲得的簽名球衣、友人贈與的水墨山水畫。他與上海人妻子、兩個女兒一起生活在上海,也常帶着女兒在北外灘溜冰、玩高空繩索攀爬運動......正如他所說的:融入很重要。
何保羅在辦公室。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圖
如今北外灘按照“一心兩片、新舊融合”的總體格局規劃,圍繞航運全産業鍊打造産業生态圈,中央核心商務區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行業龍頭,把北外灘的發展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