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30 13:14:24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經典文言文賞析)1

原文

若石居冥山之陰①,有虎恒窺其藩②。若石帥③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④钲⑤,日入而舉輝。卒歲,虎不能有獲。

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機,撤其備,牆壞而不修,藩決而不理。無何⑥,有貙⑦逐麋來,止其室之隈⑧,聞其牛羊豕⑨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石,貙人立而爪之斃。

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⑩其及也。

注釋
  1. :山的北面。
  2. :籬笆。
  3. :率領。
  4. (yǐn):震動。
  5. (zhēng):古代銅制打擊樂器。
  6. 無何:不久。
  7. (chū):一種似狸而大的猛獸。
  8. (wēi):角落。
  9. (shǐ):豬。
  10. :當然。
譯文

若石居住在冥山的北面,有一隻老虎經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钲,日落的時候就點起篝火。一年過去了,老虎什麼東西也沒有捕到。

有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高興,自己以為老虎死了就沒有危害自己的野獸了。于是若石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備,牆壞了也不修補,籬笆破了也不整理。不久,有一隻貙追趕麋鹿來到他房屋的角落,聽到他家的牛羊豬的叫聲就進去吃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貙, 呵斥它,它不跑開,用石塊砸它,貙像人一樣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若石。

有人說:若石隻知道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當然會有這種下場。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經典文言文賞析)2

文言知識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經典文言文賞析)3

說“宜”:“宜”的甲骨文字形,就像屋裡俎上有肉的形狀。

“宜”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 指“合适,适當”。如《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指“應該,應當”。如“事不宜遲”,“不宜妄自菲薄”。
  • 指“當然,無怪”。如上文中的“宜其及也”。
文化常識

劉基與《郁離子》

上文出自《郁離子》,《郁離子》是一部寓言體政論散文集,由劉基所作,反映了他治國安民的主張和哲學思想。

“郁”指有文采的樣子。“離”是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是指文明的意思。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經典文言文賞析)4

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劉基是元朝的進士,但是在官場上郁郁不得志,于是歸隐寫就《郁離子》。在成書後不久,就被朱元璋請至應天,委任為謀臣。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開創了明朝,成為了開國元勳,并力保國家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亮。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民間更是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可見劉伯溫的本領之大。

出處

明·劉基《郁離子》

啟發與借鑒

若石之死原因原文(經典文言文賞析)5

若石在猛虎環伺時,高度警惕、周密防備,雖然辛苦但也太平。反而是在虎死之後,放松警惕并且不再防備,最終導緻了殺身之禍。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的結果。凡事都應多考慮幾種可能性,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對各種小事麻痹大意,漫不經心,就很有可能陰溝裡翻船。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