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需求
2014年夏天,我買了人生第一輛車——雪佛蘭邁銳寶,同級别超大空間和超高性價比完美滿足了我當時的需求;2018年底,我又風風火火買了英菲尼迪Q50L,隻因為當時喜歡小衆車型,并且被英菲尼迪宣傳出來的調性所吸引。
如今過了而立之年,就想着換一輛舒适性高一些的車家用,回歸主流。
預算 50萬,需求非常明确,就倆字“舒适”——其中包括前後排座椅的舒适度以及動态舒适度(隔音以及底盤)。至于動力,稍有需求,但不作為關鍵考量因素。
有了明确的需求之後,其實選車就沒有那麼難了。
為什麼選擇寶馬5系?
開了三年半的英菲尼迪,我算是深刻理解了小衆品牌之所以小衆的原因(具體不展開)。三十出頭的我不再需要“個性”,所以品牌方面基本鎖定在 BBA之中。
看過奧迪,對外觀和内飾都不太滿意。而且奧迪A6L和Q5L竟然連個無線充電都沒有,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另外我對奧迪這品牌印象也不太好,這些年陪親戚朋友去過好幾家奧迪四兒子店,人家寶馬奔馳銷售屬于不卑不亢,奧迪直接鼻孔朝天,也不知道在傲嬌些什麼。
至于奔馳,體驗過朋友的E300L,很喜歡它的外觀和内飾,但總感覺品牌調性與打工人身份不符,沒有商務接待需求的我們在這次選購中,甚至都沒有邁進過奔馳四兒子店,直接将其排出在外。
所以品牌方面隻剩下寶馬。
恰好前兩年坐過也開過另一個朋友的5系,當時完全沒有關注過5系的我就對這車的綜合表現印象深刻,所以心中早就埋下了一顆買寶馬5系的種子。
但前面兩輛都是轎車,所以這次我跟老婆都想買一輛 SUV…
網圖,侵删
于是我們試駕了寶馬 X3。
這車前排座椅舒适度還不錯,駕駛質感也很滿意,而且整車造型更年輕,更銳氣,也更有“寶馬味”——其實就是運動。但它的後排空間小不說,座椅還硬,在 5系面前完全敗下陣來。考慮到明确的“舒适”需求,直接排除。
寶馬X5除了車身有點大之外,各方面都完美符合我們的需求,無奈價格有點高不可攀。當時X5L國産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結果4月份價格出來,竟然還要加價售賣,即便是最便宜的 2.0T,落地也要接近 70萬,直接夢碎。
于是5系成了我的唯一選擇。
525 or 530?舒适取向,家用,對動力需求不大,2.0T完全足夠。按理說選擇 525就行。
但除了動力升級之外,530還比525多了無鑰匙進入,多了 NFC鑰匙,并且升級了音響品牌和數量,這些都是我們比較在意的功能——尤其是無鑰匙進入,屬于剛需。
另外530還多了主動刹車系統,多了後備箱感應,多了方向盤換擋撥片,還多了前排座椅加熱——這些功能并沒有非常在意,但加在一起,似乎對得起 3萬多的差價。
更何況,530也在預算之内。
最終内飾選擇了更耐看的棕色,外觀則是泛着藍色的炭黑。提車時遇到一點小插曲,最終又加6000元選裝了後排空調調節以及後排座椅加熱(感覺沒啥用)。
為什麼不買電車?
網圖,侵删
這個問題比較好回答:因為在 50萬的價位段,沒有一款“能打”的電車(甚至幾乎沒有這個價位段的車)。
電車的動力對我來說有點“溢出”,甚至 530Li标定的 6.9秒的零百加速對我來說也僅僅隻是參數。有誰會帶着老婆孩子在路上狂飙?電車動不動3秒出頭的加速,對于家用真的有意義嗎?還是僅僅是發布會的時候,多一個可以“吹”的賬面參數?
所謂“電車更安靜”在我看來完全就是個僞命題。安靜與否不應該隻看車子靜态表現,更要看它的動态表現。在 30萬以内可能電車确實更加安靜,但到了 50萬這個級别,這句話就需要重新評估了。50萬以内,我至今沒有看到動态表現比56E更安靜的車——哪怕是比靜态表現,5系原地怠速也完全聽不到發動機的聲音(除了剛啟動時)。
駕駛質感就不展開了,新能源品牌在底盤方面的造詣完全無法和BBA同日而語,再加上國産新能源車普遍方向盤虛位嚴重,大到讓我無法接受。唯一駕駛質感還不錯,又有核心技術的特斯拉,内飾簡陋,隔音稀爛,和“舒适”二字毫無關系。
網圖,侵删
至于“電車省錢”,除非你拿它跑運營,如果正常家用,我覺得省下來的這點錢在換電成本面前壓根不值一提。
而且我認為目前新能源車電池續航僅僅隻是“湊合能用”,距離“夠用”相去甚遠。
綜上,我最多能接受花二三十萬買個新能源嘗鮮,無法接受五十萬這個級别作為主力車型。實際上,我也确實首批預定了 Smart精靈,等着月底試駕。
上個月月底朋友的蔚來ET7終于提車了,一起外出遛娃的時候我也開了幾十公裡,有幸體驗了一把。開過之後我更加确信自己當初選擇5系是對的。
當然這裡我并沒有質疑那位朋友的意思。每個人買車的需求不一樣。對我來說,舒适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車機的智能度等等。但這位朋友買車就很随性,願意為新能源的理念和設計買單,其它可以忍一忍。
另一個經常一起遛娃的朋友去年添置了毛豆Y,調侃我這是“49年***”。當然他隻是調侃,我也絲毫不介意。同樣是新能源車主,他還“瞧不上”蔚來,認為“裝修隊”的活誰都能幹——而買了 ET7的朋友最無法忍受的,自然是特斯拉的“毛坯房”。
所以市面上并沒有完美車型,關鍵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及預算。
用車體驗如何?曾經嫌棄寶馬3系是街車,不想買。如今開着同樣屬于街車的5系,我卻開始直呼“真香”。
先說自己最看重的座椅舒适度,5系相較于30萬級别的車真是有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後排座椅,配合軟質頭枕,甚至比前排坐得更加舒服。但因為後驅車傳動軸的存在,後排中間注定隻能用來臨時将就一下。
有點遺憾的是這一代5系座椅包裹并不是真皮,不過我個人倒不是很介意,畢竟柔軟度和舒适度都完全達标。真皮方向盤轉動時和皮膚摩擦會發出獨有的沙沙聲,很有感覺。
除了座椅舒适度之外,當初開前同事的5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這車良好的隔音性能。尤其是在開高速時,它所表現出來的靜谧性真不是新能源電車可以相提并論的。也正因如此,我開車很少聽音樂,隻想享受安靜的車内環境。隔絕了喧嚣的馬路噪音,這種感覺是真的很棒。
關于動力,6.9秒的零百加速早已超出實際需求。提速還算平順,但如果仔細感受,會發現在車速不到 20km/h時,有明顯頓挫——在動力的連貫性和平順性方面,确實比不過沒有變速箱的電車。
方向盤指哪打哪,調教确實是精準。但誰要說 5系操控性能好,那一定是在瞎吹。因為車身尺寸的關系,這車開起來明顯有開船的感覺,過彎以及快速變道之類都沒有我之前的 Q50L幹脆利落。
底盤異常紮實,不該有的路感絕不會傳導上來,特别清爽;過不大不小的起伏路尤其舒服,我甚至有點樂在其中;遇到波動較大的路面時,底盤的舒适取向(軟)就表現得淋漓盡緻了。一句話評價:該軟的軟,該硬得硬。
這裡我特别要說的一個感受就是,所謂“底盤穩”,絕不是新能源車把電池挂在底盤後帶來的那種笨重感,這是有本質區别的。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530Li可以通過APP遠程啟動車輛,至于遠程啟動空調,遠程開關車門更是不在話下——這些功能絲毫不遜色于新能源車。
甚至比一衆國産新能源車更強的是,530Li還能在iPhone的錢包中添加卡片,然後通過手機 NFC功能實現車輛的解鎖及啟動,徹底擺脫傳統鑰匙束縛。
有什麼缺點?
說了這麼多優點,有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呢?也有。
比如無線 Carplay功能,我原本以為這項功能讓手機拜托了線材束縛,再配合無線充電功能,用起來一定很爽。但實際上,無線 Carplay功能實在是太耗電了,尤其是對于 iPhone12這種續航極差的型号,真的是傷不起。
無線充電功率又低,而且手機發熱嚴重。尤其是疫情期間,出高速必須查看健康碼,我經曆過兩次取出手機後發現手機燙到幾乎卡死的尴尬場面。從此再也不敢在開高速時邊用無線 Carplay邊無線充電了。
無線 Carplay的設計理念很好,但在這台530Li上,綜合體驗并不好。所以我在空調出風口特意又裝了個磁吸支架,在夏天用來給手機降溫 ▲
再比如都這個級别的車了,360影像竟然不是标配,隻有個倒車影像。關于這點,我個人倒是無所謂,但是老婆開它的時候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我覺得類似的細節缺失其實就是油車多年來缺乏競争導緻的。
總結
買這輛車的時候,英菲尼迪Q50L隻開了3年半,裡程不過4萬公裡出頭,再加上平時用車比較細心,所以車況很好,看起來也還很新。我們之所以決定換車,單純隻是想換一輛空間更大,座椅更舒适,行駛更安靜的車子。
很幸運,這輛寶馬530Li滿足了我現階段的所有需求。
如今用車3個月,我期待中的東西它都有,這一點真是沒有失望。在我預期之外,寶馬的無鑰匙進入比我想象中的好用;NFC鑰匙在我忘帶鑰匙的時候已經發揮了三次作用;空調遠程啟動彌補了傳統油車在智能化方面的不足,夏天尤其好用。
在這個世界找到真正的科技突破之前,新能源汽車應該會繼續擔起驅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任。并且從長遠來說,我也比較看好新能源的未來。但同時我認為“新勢力”們的技術還需要好好沉澱一下——比如機械性能,再比如電池續航。
在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2022年入手一輛傳統油車,不管是否如朋友調侃的那樣屬于“49年***”,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台寶馬530Li完美滿足了我人生現階段的所有需求。對我來說這就夠了。
堅持做有态度的評測,生産有溫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