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任何事情都要記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任何事情都要記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0:43:03

大耳叔叔的心理信箱

(向上滑動啟閱)

大耳叔叔您好!

我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有時說話做事不過大腦,想到什麼說什麼,得罪了很多人,最後把自己弄得很孤立,事後也很後悔。有時候做事情也是主意反複,比如跟同學約好去遊玩,結果臨出發的時候就開始猶猶豫豫,最後還是找個理由拒絕了,事後特别後悔;有一個我特别喜歡的男生,他總是找我問學習上的問題,可每次我都會用冷冰冰的話語對待他,後來他覺得有點自讨沒趣,就開始疏遠我了,我心裡特别懊惱。我覺得我做事總是猶豫不決,做的許多決定過後都特别後悔。

我想知道大耳叔叔您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做決定時不再後悔

武藝(化名)

任何事情都要記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心理做了決定總後悔)1

武藝:

你好!

感謝你的信任,信中你提到有時候說話不經大腦脫口而出,說明你心直口快,一般心直口快的人做事很果斷,幹脆利落。但有時候在選擇上你又猶豫不決和踟蹰不定,這也說明你遇事有冷靜的一面,會獨立思考。你的困擾不在于這兩種情緒狀态的轉換,而是常常對你做出的決定感到後悔。

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确需要快速做出決策,但有些事情就需要慎重深思,權衡利弊後再做出決策。但做事情和做決斷是快速還是慎重,和我們每個人的氣質類型和生活經曆有關。比如膽汁質和抑郁質氣質類型的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做出反饋的速度就有很大的區别。

拒絕是對外的,後悔是對内的。後悔了一定表示不滿意,但不後悔也并不代表滿意。後悔是我們經常經曆的一種情感,不過如果你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會後悔的認知模式一旦形成,那就會生活得非常痛苦。

心理學将“後悔”解釋為“基于認知上的消極情感”,也就是說後悔的時候才明白,如果當初用另外一種方式去處理,結果可能會比現在的要好。常常對決定感到後悔的人,很多都是在做決定時不願承擔責任或不敢承擔責任,結果是不得不承擔更大的責任。

你信中提到自己的情況,屬于在認知上出現了回避和強迫的情緒沖突,後沖突由外轉内,造成認知上的固化。

制作後悔的解藥,第一步需要做好心理預防第二要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複盤,最後要将自己的行為或決定帶來的後果進行合理化。

做決定時要學會權衡利弊,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按照自己的需求來做出判斷,以需求帶動情緒。你還記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吧?任何事情都有好與壞兩個方面,即便可能一時遭受損失,但也有可能因此而得到一些有益之處。反之亦然,即好事和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好的一面我們能欣喜地接受,壞的一面我們也要進行合理化。

要學會跳出事件主角的視角,嘗試以“路人甲”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事件的結果,這樣思維會變得不一樣,焦慮值也就會降低。比如對你非常喜歡的那位男生,如果你以“路人甲”的視角來看,其實這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到對方做事是否執着,以及遭受挫折時的态度,會更加冷靜地審視對方的出發點和動機。

在做決定的時候,遇到困惑先停下來,做一個深呼吸,試試做一回“路人甲”,換個角度看問題,然後再做出一個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大耳叔叔

任何事情都要記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心理做了決定總後悔)2

圖源:pixabay

案例反思

後悔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一種情緒反應,是比較後産生的一種失落,表現為對現在的結果不滿意,内核是不願意承擔責任,或不敢承擔責任。

後悔是對事件的一種态度,但“解藥”是對結果的利弊轉換,在轉換的過程中也是情緒和認知的轉換,如果還有餘下的事件和情緒,可以進行結果合理化處理,避免負疚的情緒長期内化,形成負面的認知和判斷。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曹大剛 心理學碩士、心理高級教師、國家衛健委心理治療師

編輯:毛夢囡

審核:王飛

終審:陳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