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先秦的曆史上有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神秘人物,其姓王名禅字诩,号鬼谷,民間稱為王禅老祖,他被譽為千古奇人,長于持身養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阖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曆史上這位鬼谷子先生本身并沒有建立什麼巨大的功業,但卻教出了如許多建奇功偉業的能人,從弟子的成就相比,他的教育成就甚至遠遠超過了孔子。
蘇秦和張儀是戰國時候的最耀眼的兩顆政治明星,更是最出色的外交家。蘇秦配六國之相印到處遊說,聯合六國共抗強秦。一人同時任六個國家的宰相,在世界史上也再無第二人。而與蘇秦同門的張儀憑借着高超的智謀和辯術成為秦國宰相,他卻瓦解了蘇秦生前所創的六國合縱,使秦國最終統一了天下。蘇秦主張的是合縱策略,而張儀卻主張的是連橫策略,可以說兩個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可見鬼谷先生教育觀之先進,因材施教,主張學生個性化發展),但都一前一後達到了各自的目的,功成名就,将戰國後期各諸侯及天下形勢掌握于股掌之中。太史公司馬遷曾經高度評價他們二人:“此兩人真傾危之士!”
孫膑與龐涓一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他倆後來都成了戰國時期的大軍事家。著名戰例“圍魏救趙”就是在這對師兄弟間展開的。龐涓生不逢時,與軍事造詣極深的孫膑同時代,所以老敗給孫膑。加上他心胸狹窄陷害過孫膑,所以曆史上對他的評價不高。其實當時除孫膑外,龐涓的軍事才能可說是天下無敵。史載,龐涓在鬼谷子那裡快畢業時,正逢魏國招聘人才,他去一應試,就被魏王任命他為軍師兼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上任不久,便攻打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當時,他每戰必勝,每攻必克。魏國因擁有龐涓而威震天下,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去到魏國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龐涓還打敗了當時非常強大的齊國軍隊!
孫膑的成就更是大得很,他在鬼谷子老師那裡學成後,受過不少磨難(曾被同門的龐涓陷害緻殘),後來得到齊威王的賞識,一躍成為叱咤風雲、旋乾轉坤的英雄人物,名揚天下。他不僅打仗神威,而且在軍事理論研究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孫膑兵法》。孫膑和他的《孫膑兵法》在曆史上久負盛名,一向與兵聖孫武和《孫子兵法》并稱“孫子”,至今猶以“兵聖兩孫子”的美稱載譽中外。在《漢書·藝文志》中則更為明确,把《孫子兵法》列為所有兵書之首,而《孫膑兵法》則位居第二,在吳起兵法、範蠡兵法以及其他所有兵法之上。
鬼谷子先生都教給學生什麼知識呢?他主要自編了《鬼谷子》和《本經陰符七術》兩部大作,前者側重于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後者集中于講養神蓄銳之道。由于鬼谷子所代表的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曆代學者對《鬼谷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诋者極多。這與儒家思想長期在中國占據統治地位有關,是極其不公正的。
據傳,在鬼谷子五百名弟子中,除了文獻明确記載的蘇秦、張儀、孫膑、龐涓四人外,還有李斯、商鞅、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樂毅、範雎、蔡澤、鄒忌、郦食其、蒯通、黃石、李牧、魏僚等衆多風光無限的人物,令人遺憾的是這些人師從鬼谷子缺乏确切而權威的文獻記載,所以很多都是牽強附會的拉郎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