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戶苗寨
楓木吊腳樓依山排開
又延綿成片
層層疊疊的樣子
清晨,苗家炊煙和着西江霧霭
目之所及,像在畫裡
西江千戶苗寨
其實貴州來過多次,但是這個保存了苗族“原始生态”完整文化的千戶苗寨還是第一次。
從貴陽龍洞堡機場開車大約3個小時,如果公共交通的話得從貴陽坐高鐵到凱裡高鐵站,然後再打車或者轉專線巴士45分鐘。
公共交通對于帶着大小行李的遊客還是稍顯不便。
靠山而居的苗寨高高低低錯落有緻,我們特意選了一家建于山上、景觀視野好的民宿。
黃昏時分推開窗戶,眼前就是千戶苗寨的萬家燈火,璀璨而溫情。
燈火挂斜檐,微雨輕露獨倚高樓,三杯兩盞終不忘,卻等夜歸人從民宿拾級而下。
半山小樓的門前的這幾句話特别應景五号風雨橋在夜色中,更顯平靜而疏離剛來的頭一天晚上。
獨自漫步于苗寨燈火中,就已經被這裡獨特的美與不眠的燈火所打動。
其實這次專程來雷山,還有一個特稀奇的體驗就是“過苗年”。
11月對于雷山縣的苗族來說,絕對有着不一樣的意義。就像春節在我們心中的情結一樣,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
各地區過苗年的時間有所不同,今年雷山苗年是從11月18日(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卯日)開始,18号正是苗年的除夕。
接下來,就是我在18号那天經曆苗年除夕和第二天新年的全部經曆,特别有意思。
朗德苗寨
11月18日一早,我們就興沖沖地從西江趕往有百戶人家的朗德苗寨。
朗德苗寨分上寨和下寨,放眼望去,朗德的苗寨也是錯落可人,四面群山環繞,隻是規模不如西江千戶苗寨那麼大。
正看得出神,迎面走來兩位有說有笑的苗家姑娘,她們應該都是來參加今天苗年除夕的活動的。
進入朗德上寨大門的階梯已經被人流堵得水洩不通,苗家女們個個手持酒杯,見着客人就是熱情地敬酒,嘴裡還唱着歡快的歌曲。
大批來感受苗年氣氛的遊客,也毫不客氣,敬酒一般都來者不拒,一飲而盡。
這熱鬧熱情的場面,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攔路酒歌”吧!苗家女人們敬酒,男人們自然也不能閑着,他們負責站在一旁吹竹笙助興。
據說這“攔路酒”少則三道多則十二道,不過我估計除夕會少了很多道,因為實在是人山人海的節奏。
我們幾個小夥伴其實并不喜歡湊熱鬧,于是不跟随人流行走,而是獨自去走了一段寨子裡的石闆路,喧鬧的人群都被苗年除夕的活動吸引,所以活動以外區域裡人并不多。
黃燦燦的玉米和紅彤彤的辣椒都挂在吊腳屋外,預示着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苗家老人的步履雖然有些蹒跚,但是在常年走習慣的石闆路上,也是自如,還不時和我們打招呼,并任由我們的相機咔嚓。
還有扛着豬腿的小夥子經過,匆匆忙忙地,應該是去趕下一個場子。
在寨銅鼓坪觀看苗家姑娘翩翩起舞的遊客堵得裡三層外三層,我們隻能在人群外圍感受那些節奏明快的青年竹笙舞的樂曲聲,也能與他們一起融入苗年的歡樂中。
離開朗德的時候,還仔細看了一遍“印象貴州”攝影展的獲獎作品,從中再次體味苗家獨特的少數民族韻味。
雷山縣城大型巡演從朗德苗寨回到雷山縣城,已近下午。隻見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入小小的縣城廣場,不多時被告知“2018貴州·雷山苗年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巡遊活動”即将開始。
我們也竄入熱鬧的人群開始期待,在那個巡遊活動裡,我見到了苗族的“美神”—仰阿莎!
當天下午1點正,警車開道,巡遊正式開始,20位青年男子身着土布黑便裝分為5組。
大巡遊有18個方陣,分别為非遺方陣13個,決勝脫貧攻堅成果方隊5個。
18個方陣就有18種風情,十三項非遺巡遊方陣,864位老、中、青苗家男女,身着不同絢麗的民族服飾,展示雷山縣13項國家級、9項省級和22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苗家兒女個個頭戴銀冠,發髻插銀梳,耳配銀耳環,頸戴銀項圈,腰捆銀圍腰鍊;下身着苗家五節群,腳穿苗家繡花鞋,一身華麗裝扮,展示着苗家精美的服飾文化。
雷山是我國傳統的貧困縣,因此在這次巡遊中的“決勝脫貧攻堅成果方隊”也是格外引入矚目。
脫貧方隊裡,有176位中、青年苗族男女,身着苗族便裝,分别挑着五谷45挑、蔬菜45挑、牽着4隻羊、4頭水牛等最具特色的農産品、中藥材,脫貧攻堅成果展示。
所有方隊中,最吸引眼球的無疑是眼前的苗家美神方隊“仰阿莎”了。
在這個方隊裡的姑娘,個個都是美豔動人,尤其是領頭的“仰阿莎”,大方優雅始終面帶微笑,她應該是我所見到最美麗的苗族姑娘了。
“仰阿莎”是苗族的美神,那是一個關于一位熱情奔放的苗族姑娘凄美而優雅的愛情故事。
“仰阿莎”被稱作貴州版的“劉三姐”,是苗族版的“阿詩瑪”。
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沿着縣城街道、廣場徐徐前進,有動有靜,有跳有唱,場面極為壯觀,盡情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街道兩旁上萬觀衆圍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
随着巡遊隊伍陸續進場,一場精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苗族蘆笙團結舞展演,在縣城木鼓廣場拉開了序幕,整個廣場變成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苗年長桌宴雷山廣場上擺起了千人長桌宴,苗族賓客們魚貫而入。要說那桌子擺得可真長,從頭走到尾小魚估計花了20多分鐘。
因為人多,每個區域都有編号或者分區。
前面是苗族同胞區域,又按照不同的村寨還有細分,後面才是遊客區;隻要有空座,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都可以坐在一起,喝酒就是朋友了。
長桌宴上熱氣騰騰的苗族酸湯魚是主角,苗家香腸、臘肉、豆腐、小菜等都可以拿到鍋裡去涮一下,吃起來也是頗具濃郁的苗家特色。
最有趣的是這唱不完的歌,喝不完的“高山流水”。四五位苗族姑娘手持米酒碗,走到客人身邊,一邊唱歌一邊從高到低緩緩倒下米酒,直到喝完為止。
不勝酒力的你,可要當心,不要被這米酒灌醉了!
長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已有幾千年的曆史。通常用于接親嫁女、滿月酒、新年以及村寨聯誼宴飲活動。
左邊是主人座位,右邊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對,敬酒勸飲并對酒高歌。
不論是苗家人,抑或像我這樣的遊客,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融入苗年長桌宴吃喝高歌的歡笑之中,忘記了自己、也忘記了時間在靜靜流逝。
殺豬宴第二天是苗年的初一,一陣陣豬嚎聲打破了吊腳樓清晨的寂靜,應該是苗家開始準備殺豬宴了吧!
我本不忍目睹這樣有點血腥的場面,但似乎在苗寨,又是苗年,這一切正常得如清晨鳥鳴一般普通不過了。
我和同伴們趕到另一處吊腳樓邊,見到女人們有的在塗紅蛋、有的在摘菜,殺豬宴的準備工作正有序進行着。
一些事情在歲月的洗禮下,終會變得尋常,每一個民族,似乎都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慶祝新年或者祭祀祖先,苗族則是用殺豬的方式。
還好,苗寨通常都是在苗年伊始來殺豬慶賀一年的風調雨順。
幾百斤的大家夥,基本上被一刀斃命;被放血之後,苗家主持殺豬儀式的老人會點起香,畢恭畢敬地用苗族祖先流傳下來的方式和語言給在場的人們送祝福、撒福米等。
儀式結束,再用開水燙,然後剃毛,然後開腸剝肚,一兩個小時光景這個大家夥就準備下鍋了。
豬肉可以用來來涮火鍋、做臘肉,熱氣騰騰的是獨屬于苗寨吊腳樓裡團圓熱鬧的氣氛。
2018的這個苗年,成了長大以後的我最深的傳統節日記憶!
作者簡介
旅行、美食及生活方式自媒體 @悅微小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