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12:36:03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看過《秦時明月》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句話。這句話講述了在影視劇中的墨家追求衆生平等,兼愛非攻的政治理想。那麼影視劇中提倡中衆生平等的墨家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形象?在諸子百家中又是什麼地位呢?下面讓咱們一起了解一下。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1

首先,小編先解釋一下标題中的“墨守成規”。墨守成規,亦作“墨守成法”。戰國時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世人謂之“墨守”。 話說公輸班(魯班)為楚國造了雲梯,将要攻打宋國。墨子晝夜不停趕到楚國,力圖阻止戰争。于是,墨子與公輸班這兩位奇才,在楚國宮廷裡進行了一次模拟演習。公輸班攻,墨子守,以魯國民間不成文的工匠隐語作為規則,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班九設攻城之機變,墨子九次挫敗了他的進攻。公輸班技窮智竭,投械認負。面對墨子的高超智慧,以及數百墨家弟子在宋國嚴陣以待的現實,楚王不得不哀歎:“無攻宋矣。”墨守成規在現在看來是一個貶義詞,是因為現在的守不再是守城的意思,而是守舊,引申為不敢創新,不敢改變。但是追求他的原意,卻跟墨子的兼愛非攻的政治理想分不開。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2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别,諸子百家之一,創始人為墨翟。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咱們常說春秋戰國的兩大顯學便是指儒家和墨家。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楊朱當時是道家的代表,由此可見墨家當年在諸子百家中地位之高,其言論甚至可以威脅到孔子思想的傳播。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3

介紹墨家,不得不說墨子。毫不誇張的說,真的是墨子一人成就了墨家。不像儒道兩家,自孔子老子後,依舊有後人進行學術研究,并不斷将兩家思想發揚光大,墨家自墨子以後,便沒有了真正可以接下弘揚墨家的人的任務了。雖然在墨子死後,墨家後學似儒家一般分離為三派,分别是“相裡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但是并沒有什麼脍炙人口的篇章。以至于到始皇焚書坑儒,諸子百家雖遭受大難,但依舊有複興之希望,而墨家卻在那次真正的滅亡了。此後的千年間也沒有人出現複興墨家之舉。所以完全可以說介紹墨家就是介紹墨子。墨子對于墨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4

墨子,名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出身于農民的思想家。墨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在魯國居住期間,墨子曾經學習過儒家的思想,但是出身于農民的墨子深感“禮”之繁瑣,認為其對于改變平民地位沒有可取之處,于是開始聚衆講學,宣傳自己的思想,成為了儒家的反對派。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出身的不同影響了孔子和墨子思想的分歧,出身于貴族的孔子主張階級分化,支持仁明君主的統治,我們把這種思想稱之為儒家的“仁”;而出身于農家的墨子深知農民的苦痛,則主張階級平等,認為“兼相愛,交相利”,幻想着一個沒有等級歧視安樂國度。而這不是一種更大的“仁”嗎?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5

墨子的思想包括“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可以看出墨子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勤勞踏實的人,墨子所提出的觀點都是以簡約,節儉的小農思想為主非常符合其身處農民階級的呼聲與需求。當然墨子對于中國的貢獻遠不止這些。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6

首先,墨子是中國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墨子編撰了《墨經》,《墨經》中寫道“力,刑之所以奮也”這解釋“力”是萬物運行的動力,早了牛頓兩千多年;在光學方面《墨經》中詳細的介紹了小孔成像原理;在宇宙學中墨子認為“宇”即“域徙”,即物體運動的區域。和愛因斯坦的學說十分接近。其次墨子在機械學方面又規定了機械設計的三大定律,稱為“三表”即:一要根據曆史的經驗,二要考察人們的反應,三要考察實際效果是否有利于國家人民。最後,墨子在邏輯學方面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墨家的貢獻被稱為墨辯邏輯,其邏輯思想和體系主要反映在《墨經》一書中。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諸子百家三墨守成規)7

墨家的思想是中國曆史上一筆極為寶貴的文化财富,但卻被人們長期忽視,而墨家學派也因為不支持地主階級統治而滅亡,但是今天的我們應該認識到其學說的重要性,并發揚光大。好了關于墨家的介紹就這些,下一篇小編将會介紹法家的知識,喜歡小編的朋友别忘了加個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