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的測量是現在圖紙檢測的主要手段,是質量管控的直接途徑,且與設計和工藝過程息息相關,本人是測量行業的純小白,之前做過幾年的設計和工藝,目前從事尺寸和幾何公差的研究工作,對三坐标的原理和操作完全不了解,所以現在想從零自學三坐标測量,擴充對生産流程各個階段的認識,這個學習過程我會以筆記的方式分享給大家,望專家朋友給與指正,共同進步。
三坐标的結構分類、品牌、精度和測量行程這些參數咱就不贅述,這些都可以再網上查閱到,下面直接進入幹貨分享。下圖就是測量這個流程的大綱總覽。
① 分析
一個零件實物和圖紙到手,我們首先要進行分析,了解零件所需要測量的特征是什麼,在這個測量過程中如何對零件進行裝夾(考慮到批量),在測量特征時采用怎樣的測頭配置等。
② 測頭的定義與校驗
選擇合适的測頭等相關硬件,并在系統中進行測頭的參數輸入和校驗,了解相關品牌的測頭參數,及校準工具的使用方法。
③ 手動測量特征元素
以新建元素的方式在系統中建立需要測量的元素,如:點、直線、面、圓、圓柱、圓錐和球。元素的測量是測量這個過程中最基礎的單元,後續的構建評價的操作均以元素為基礎。
④ 建立零件坐标系
手動測量特征元素是在機器自帶的坐标系下通過一系列的計算,将機器坐标系下的數值轉化為相對工件檢測基準的過程即為建立零件坐标系,零件坐标系的搭建有利于零件的批量檢測。
⑤ 構造和評價特征元素、掃描
手動測量的特征元素是可以直接在工件上測量的元素,對于無法直接測量的如孔的中心就需要通過構造去建立特征元素,元素建立後可以輸入理論尺寸和公差對元素進行評價,判斷是否合格。對于未知的零件可以使用掃描去測繪和逆向工程,在工件檢測過程中掃描隻用于檢測輪廓度。
⑥ 報告輸出
對元素評價後,可以編輯報告模式,對報告進行指定格式的輸出。
⑦ 批量檢測
對測量程序編程并保存,可以後續指定程序批量檢測。
如上就是測量這個流程的簡單總覽,後續我會逐步細節學習,并結合程序進行操作,由于本人是純小白,以上也是本人自學的筆記,我沒有參加三坐标測量的系統培訓,如有什麼錯誤,望大家給予指正,大家共同學習進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