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重的年輪刻錄曆史的榮光。2021年,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如期實現,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
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這項偉大事業,書中沒有現成答案,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創新。在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中南部,早在2001年,由中南集團村企共建的中南村,便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先行一步、闖出特色,形成了具有借鑒推廣價值的“中南村模式”。
12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南通市海門區鄉村振興局指導,中南集團主辦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首屆(海門)鄉村振興創新發展論壇”在中南村張謇故裡小鎮舉行。有關領導、權威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共話鄉村振興“中南村經驗”。
村企共建,統籌規劃,繪就生态美、産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
一幢幢橘黃色鄉間别墅,悠然坐落在青紅交錯的花草林木間,被一條條寬闊平整的烏青色柏油馬路連綴起來,通向四面八方。村民公園、門球場、籃球場等休閑娛樂設施一應俱全。走進中南村,一幅氣派的鄉村畫卷驚豔呈現。中南村所在的常樂鎮,也是著名清末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張謇的故裡。
歲月變遷,中南村一度積貧積弱,但張謇“父教育、母實業”的思想卻口耳相傳,少時的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錦石也深受感染。1988年,他踏上改革開放時代濤頭,帶着鄉親們外出闖蕩。經過多年打拼,他創立的中南集團跻身中國民企500強。
“頭雁”帶動,方能強村富民。“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01年,陳錦石受聘擔任中南村黨委書記。老房子換别墅,是中南集團送給鄉親們的第一份“福利”。
熨帖“面子”不算完,還得綴好“裡子”——興産業,才能讓中南村真正富強。依托中南集團雄厚資源優勢,中南村探索了一條村企共建的發展模式。
村企共建有兩大形式:一是以企帶村,将中南集團和村黨組織資源進行合并,發揮企業綜合帶動優勢;二是村企聯建,以村黨委為龍頭,整合村域企業和村民小組,建立事務相互融合、資源統籌調配等工作機制,促進中南村企相互融合、協調發展。
有了堅強組織領導形式,中南村得以高效推進七大共建内容,包括合作開發村集體土地承包項目、建立農副産品生産供應基地、投資村莊整理改造、發展配套産品加工、參與公益事業建設、共同促進農民就業、合力培育村企文化等。截止目前,中南集團在中南村總投資額已超6億元。
中南村實景圖
尤為打眼的是,在中南集團籌謀規劃下,中南村走出了一條土地高效整合、集約利用的新路。
中南村人均耕地僅0.36畝,起初家家戶戶四散而居。中南集團對村莊進行了高規格規劃整治、聚式發展,形成了居住集中、土地集中、公共設施集中的“三集中”格局,并高标準建成新型工業園區、農業示範區、旅遊觀光區、居民集中居住區。
有了基礎條件“深蹲蓄力”,産業發展更好“起飛跳躍”。在農業上,中南集團整合土地建設高效大棚,興辦設施農業;在二三産業上,中南村推進村級工業園區建設,持續提高區域景觀質量,推進村農文旅産業發展。“小農大業”發展格局讓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自主擇業、充分就業。
村民變工人不算完。2018年7月,中南村率先完成集體産權股份制改革,111名設立人拿到了股權證,成為南通“股改第一村”,讓村民變老闆、變股東,顯著增加财産性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2020年,中南村農村人均純收入5.3萬元,是20年前的11倍,也比南通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多出1倍。“中南集團是以企帶村、村企聯建的典範,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創造了實業賦能鄉村振興的‘中南村模式’。”南通市海門區委書記郭曉敏說。
“中南村模式”有效實踐,赢得了社會廣泛贊譽。“通過村企共建,‘中南村模式’實現了資金、土地、人力資源等要素高效運轉,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動力,實現了村美、業強、民富,具有較高研究和推廣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顧偉忠說。
黨建強村,文化引領,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力量
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三農”工作時明确指出,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長期以來,“中南村模式”堅持發展黨的組織領導作用,按照萬企連萬村、共走振興路要求,開展深度統籌共建,着力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完善基層黨組織架構,發揮黨員示範帶頭作用和工作能動性,搭建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依法治村,增強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根據村民需求,中南村黨委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建成了“5分鐘便民服務圈”;成立協調鄰裡矛盾的“調解員”、平安穩定的“守護員”、農村群衆的“服務員”等“三員服務隊”,為村民解難題、提供多種暖心服務;實抓鄉村生态環境,優化人居基礎設施,為鄉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條件。通過一點一滴努力,村黨委與村民們血肉聯系不斷加深,成為了鄉親們心中的“娘家人”。
慶祝建黨100周年前夕,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中南村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号。中南村黨委書記、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錦石代表千名村民在大會現場接受表彰。“沒有黨的堅強偉大領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中南。中南村始終加強基層黨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動鄉村文化振興。”陳錦石說。
文化立村,文明鄉風。中南集團把加強鄉村治理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充分調動廣大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創造性。通過建設中南書院,設立議事廳,實現“村民的事情村民議、村民辦、村民管”。 村黨委制訂了《村規民約》,推動村民自律約束,村裡連續10年未發生治安事件,踐行了張謇“村落自治”精神。2017年,中南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國文明村”。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鄉村振興路上,中南集團亮出“新名片”
筚路藍縷啟山林,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中南集團有何新思路?
張謇故裡小鎮,便是“中南村模式”新“試驗田”,也是中南村振興藍圖上一顆亮眼“明珠”。這是由中南集團厚植鄉村底蘊打造的,總規劃面積4.7平方公裡古鎮更新項目。
張謇故裡小鎮實景圖
在全國,特色古鎮并不少,張謇故裡小鎮能給時代怎樣的驚喜?
走進張謇故裡小鎮一期示範區柳西半街,風情建築、非遺文化、匠心精神、沉浸體驗、場景IP……人們從中找到了答案。
張謇故裡小鎮的探索創新,正在于它對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緻敬與傳承。街區所有瓦片、青磚均為曆史留存或原樣複刻,無終藝術中心、張家老爹理想國等文化地标将曆史記憶與鮮活時代内涵和表現形式巧妙融合,南筝工坊、色織土布、古琴研學社等非遺工藝精彩呈現,沉浸式互動演藝項目《永朝夕》打造出文化與科技交融、光與影交錯的感官盛宴、文化洗禮,傳承着江海記憶與先賢文化。
魁星閣前正在上演的《永朝夕》
相比傳統旅遊小鎮,張謇故裡小鎮承載了更多人文、曆史、藝術内容,為小鎮釋放了強大内容力、場景力和創新力,實現旅遊、農業、工業、商業、教育、文化六大産業一體化發展,這正是它頗具辨識度的“名片”,也成為了村民和青年人創業創新熱土,預計能為村民提供300個就業崗位。
“張謇故裡小鎮對于彰顯張謇故裡曆史韻味和現代文明,推動工農文旅深度融合,建設更高水平的‘五個新常樂’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海門區常樂鎮黨委書記顧闖說。常樂鎮還将依托張謇故裡小鎮建設,高質量輻射帶動頤生村示範村、官公河村先進村建設,打造全省有影響力的鄉村振興示範區。
海門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周國強說,張謇故裡小鎮不僅是懷舊,更是“啟新”,“将海門人海納百川、強毅力行的精神禀賦一代代傳下去。”
除了打造示範“高地”,中南集團還打出了鄉村振興“組合拳”:通過村企共建,建設生态農業、商業服務等多個功能片區,持續增強發展動能;探索以集體經營性資産、土地承包經營權、閑置宅基地入股企業或新型經營主體,創新發展“飛地”經濟,加強村村“抱團”;加快數字技術應用,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智慧民生。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中南集團“村企共建、黨建引領,規劃先行、宜業宜居,産業興村、文化強村”的寶貴實踐創新,必将為中南村在鄉村振興征程上注入不竭動力,走出别樣精彩的“中南村模式”!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