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留”字是一個充滿期盼的字眼,人們希望留住青春,留住歲月,留住親情,留住友情,留住愛情,留住這世間所有美好!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出自清代趙恬養《增訂解人頤新集》。這個有趣的拆解句子來源于一個民間故事:
一個書生去親戚家串門,突如其來的降雨讓書生直至天晚也無法回家,于是書生打算留宿。但是主人明顯沒有這個想法,他寫了一張字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的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書生明白主人的想法,卻靈機一動給句子加上标點: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人一看意思全變,覺得書生很是機智,隻好讪笑着給書生安排了住宿。
——生活處處有風景,10首“留”字詩詞,用經典相邀,請你留下來。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一〗《遊山西村》
(宋)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留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遊遭人彈劾,罷官返鄉,報國之志猶在,抑郁之情難解。
詩人來到郊外,信步閑遊。柳暗花明之間的山村,淳樸的農民,古老的社日習俗,豐收年景下,一桌豐盛的菜肴,農家臘月裡釀得濁酒。一切種種,讓詩人豁然開朗。心情放松的詩人甚至與好客的主人約定,今後如果還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閑遊,随時會拄着拐杖來敲門。
濁酒暖心,菜肴暖胃,江南山村的景,江南山村的人撫慰了詩人受傷的心靈,在對前途美好的希冀中,詩人期待與美麗鄉村的再次相逢。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二〗《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觞。
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意與之誰短長。
公元726年,在金陵逗留了大半年時間的李白要去往揚州。臨别之際,朋友們在酒肆設宴為他餞行,李白作此詩留别。
暮春時節,酒店外春風吹起柳絮,酒店内酒香四溢,熱情的吳姬以美酒酬客。朋友們紛紛趕來相送,觥籌交錯,暢談各自悲歡,氣氛熱烈,賓主盡歡。
“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意與之誰短長”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仙李白從來不吝啬對朋友的贊美,豪放的詩句寫得流暢明快,情韻悠長。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三〗《賀聖朝·留别》
(宋) 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這首詞是作者在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
作者斟滿淡綠色的美酒,勸友人再留幾日,相見不易,不要匆匆離去。剩下三分春色,二分是離愁别緒,一分又充滿了凄風苦雨。
花開花謝,一年又一年,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就讓我們高歌暢飲,不再談論傷感的事情,明年牡丹盛開的時候,不知我們會在哪裡相逢?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我們總想時光慢一些才好,作者的這位朋友想必是與他心意相通的知己,所以作者極意挽留,想讓美好的相聚時光再多幾日。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四〗《山中留客》
(唐) 張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為輕陰便拟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山光物态弄春晖”,嚴冬過盡,春風給蕭瑟的山林換上新裝,萬物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山中春景滿目生機,引人入勝。
詩人以美麗的春山景色相邀,挽留客人留下來共賞美景。與一般邀客的形式相比,詩人的邀請别具一格。
主人留客,重在談情,重在入心,客人想留,卻顧忌山雨濕衣。主人善解人意,解釋說,晴日的山中,雲霧缭繞,水氣空蒙,也會濕衣。同在這令人神往的意境中暢遊相比,濕衣隻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五〗《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南宋滅亡之後,詞人便開始了颠沛流離的生活。寒冬時節,詞人乘船沿荊溪而行,途中遇雪所阻,詞人空寂無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描述此刻心境的詞。
設想一隻白鷗來問心,是身留?是心留?如果是心留,又為何愁眉緊鎖,那麼這問題答案一定是身留,因為此時心已不在這裡。
在寒冷凄涼的環境裡,作者的思緒仿佛回到了與舊友乘船同遊,流連于樓台的美好回憶之中。可惜美夢終被現實打敗,如今尋夢不成,詞人在漫天飛雪中伫立在甲闆之上,任由身上棉衣被雪水浸濕。
都說沒有人似我一般的愁,今夜飛雪中恐怕隻有那傲雪寒梅,心中也和我一樣凄苦,惆怅萬分。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六〗《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宋)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這首詞主要抒寫别恨,是詞人懷人傷别之作。此詞上片前三句寫初春的離别,柳色讓人聯想到青春,青春又如這春色易逝。
“柔”字将無情景物賦予有情,便有百般柔情,也隻能“動離憂,淚難收”。
碧野朱橋,昔日話别情景猶在眼前,隻是此時人已不見,隻有水空流。
此詞下片感歎青春不在,年華易衰,詞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惆怅,都化作了春江淚。
春愁離愁,失戀之愁,歎老嗟卑之愁都被詞人濃縮在這一首詞中,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七〗《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 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莺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這是一首離情詞,送人有情而别者無情。作者以女子的口吻講述了這個女子的癡人癡情。
苦苦留人不住,戀人喝醉了就決絕而去,女子雖有憂傷和埋怨,但仍希望情郎一路上都遇見美好的風景。情郎走了很久,早已不見蹤影,但女子依舊站在那裡癡癡遙望。
“你以後不必給我寄信了,反正我們之間的歡會沒有留下任何憑證,你的心裡也沒有我的位置”。
此詩将一個戀愛中癡情女子含怨的微妙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于細微處可見詞人高超的創作功力。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八〗《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這是一首閨怨詞,身居宅院之中的女主人獨自登樓,放眼遙望。茂密的楊柳,萦繞着濃濃的霧霭,仿佛一幅水墨畫。
如此美景卻尋不見丈夫的蹤迹,此時丈夫在哪兒呢?丈夫在外風流快活,内心凄婉的女主人雖然知道丈夫所作所為,但仍然懷有期盼,哪怕看到丈夫離去的背影也好。
“無計留春住”,獨守空房的日子,,年複一年。耗盡青春,衰老了容顔。女主人淚眼汪汪詢問落花,落花不語,紛紛飄飛到秋千之外。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顔辭鏡花辭樹”人們最想要留住的,恰恰是最不易留住的東西,真心是互換的,珍惜是互給的,所以請先對自己好一點。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九】《鹧鸪天·桂花》
(宋)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的這首詞是關于桂花的禮贊。“自是花中第一流”是作者對桂花的推崇。桂花最重要的品格是内在美,色淡而味香,體性溫雅,足以讓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
公元1101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為規避朝廷黨争居住在青州鄉裡。夫妻二人沉醉于簡單美好的生活之中,吟詩作詞熱衷文學創作。
這首詞就是寫于這一時期。“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也是作者自身不媚世俗,正直性格的寫照。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十〗《和子由渑池懷舊》
(宋) 蘇轼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岖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公元1061年冬,蘇轍送蘇轼至鄭州分手,回京作詩寄兄長,這是蘇轼的應和之作。
蘇轍19歲時曾被任命渑池縣主簿,未到任即中進士。他與蘇轼赴京應試曾在渑池留宿僧舍。兩人在僧舍牆壁上題詩。此次蘇轼赴陝西鳳翔做官又過渑池,因而作《和子由渑池懷舊》。
舊地重遊,憶起兄弟當年趕考時的艱辛磨難,曾經的老僧已逝,題詩的牆壁也已損壞。
善于思考人生的蘇轼,用雪泥、鴻爪作喻,闡述自己的人生見解,在他看來,人生就是漫長的征途,生活中留下的那些記憶的片段,就像萬裡飛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的爪痕。
人生前途廣闊,留下痕迹的地方也并非終點,人生遭遇既為偶然,則當以順其自然的态度去對待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