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金具是架空輸電線路重要的組成部件。随着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及遠距離輸電線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金具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節能性及經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網内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黨樂、郭金剛、崔亞茹、陳忠源、王棟,在2022年第4期《電氣技術》撰文,從基礎理論出發,結合實際工程應用研究,首先介紹現有傳統鑄鐵類金具及鋁制金具的發展及應用現狀;然後,對輸電線路新型節能及高強度電力金具材料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最後,對架空輸電線路金具材料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以期為電力金具的選材及發展提供理論與應用基礎,為提升輸電線路的經濟效益及安全穩定性提供科學指導。
電塔Electricity tower
電力金具是指在架空輸電線路中擔負着機械連接、固定及保護作用的各類金屬附件,是架空輸電線路的重要組成部件之一,主要包括連接金具、接續金具、耐張線夾、懸垂線夾、保護金具等。電力金具在輸變電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質量穩定性及可靠性直接決定電網系統的安全運行。
近年來,随着我國電力行業特别是特高壓線路建設的迅速發展,伴随着我國輸電線路輸送量大、跨越距離長,以及需經過各種複雜的氣候及地貌地區等特點,電力系統對架空輸電線路電力金具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節能性、經濟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力金具的選材是決定其綜合性能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本文首先介紹電力行業現行鐵制及鋁制金具材料的研究現狀;然後,從新型節能型金具材料和高強度金具材料兩方面對新型電力金具材料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最後,對電力金具材料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概述。
1 現行傳統金具材料研究現狀1.1 鐵制金具
目前,輸電線路金具常用材料主要有可鍛鑄鐵、鋼材、鋁及鋁合金。可鍛鑄鐵及鋼材等由于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及低廉的價格等優勢,在電力金具中應用非常廣泛。如我國輸電線路上球頭挂環類産品采用的鋼材牌号為Q235A、40、40Cr等,U型挂環類産品主要采用Q235A、35等鋼材制成。
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計(2017年版)》要求,鑄鐵金具材料的抗拉強度需高于330MPa,而目前電力行業用鑄鐵及鋼類金具的抗拉強度均高于360MPa,如Q234A、35鋼、40鋼的抗拉強度分别為370MPa、530MPa、570MPa,遠超過标準規定的強度要求。
雖然鐵制金具目前在電力工業中仍占據重要地位,但随着我國電力行業對金具需求量逐漸增大、對金具綜合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該類金具在電力系統日常運行及維護中暴露出一系列問題,主要有:
1)鐵制金具密度較大,因此往往粗大笨重,為日常運輸及安裝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且使成本增加。
2)鑄鐵類金具耐腐蝕性較差。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為了提升鑄鐵類金具的耐蝕性,往往需要對該類金具進行表面熱鍍鋅防腐處理。熱鍍鋅是将鐵基金屬除鏽後浸入高溫熔融液态的鋅液中以獲得鍍層的方法。然而,熱鍍鋅産業是一種高污染行業,熱鍍鋅過程産生的鍍液廢液嚴重污染環境;另外,鍍鋅層厚度往往較薄而易在機械外力作用下産生脫落破壞,暴露出底層的鑄鐵基體,從而顯著降低金具的耐腐蝕性能。
Chen Hao等通過對220kV線路使用的U型挂環金具的腐蝕機制進行分析表明,金具表面熱鍍鋅層厚度不均勻且小于标準要求厚度是導緻金具基體材料提前腐蝕失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3)鑄鐵類金具存在嚴重的磁滞損耗及渦流損耗,将顯著降低電能利用效率。
用于制造電力金具的傳統可鍛鑄鐵或鑄鋼均屬于鐵磁性材料,金具圍繞導線會構成閉合回路。當在導線中通入交變電流時,會在導線周圍産生交變磁場,鐵磁性金具材料在交變磁場中反複磁化,由于磁感應強度的變化總是滞後于磁場強度的變化而産生磁滞效應。由于磁疇的反複轉向,鐵磁金具内部的分子摩擦發熱而造成磁滞能量損耗。同時,交變磁場在金具内部産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即渦流,由此進一步産生功率損耗,即渦流損耗。
美國Ohio Brass公司的研究數據表明,鐵磁性金具由于磁滞損耗和渦流損耗産生的電能損耗約占輸電容器的0.01%~0.03%。我國地域遼闊,輸電線路使用金具數量龐大,衆多金具産生的總能耗量更是相當驚人。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高壓線路因可鍛鑄鐵懸垂線夾引起的總電能損耗超過3.4億kW•h/年,總電費損失達1.3億元/年。
鐵磁性電力金具嚴重的電能損耗不僅帶來巨大的能源浪費和經濟損失,而且由此産生的熱量使金具内導線溫度升高,進而導緻其機械強度降低,從而降低金具長期服役的安全可靠性和耐久性。鑄造中國智能電網,是我國智能能源發展的重要工作,其核心就是降低能耗、節約資源。因此,發展高效節能型電力金具至關重要。
1.2 鋁制金具
針對鐵制金具粗大笨重、耐蝕性差及能耗大的問題,鋁及鋁合金制電力金具應運而生。與鐵制金具相比,鋁制金具具有一系列的優越性:
1)密度較小,其密度僅為鐵的1/3,使金具質量顯著降低,從而減輕線路負載、方便運輸及維護,是制備輕量化金具的首選材料。
2)優異的耐蝕性。鋁及鋁合金制金具在服役過程中很容易在其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鈍化膜,可有效阻止氧元素及腐蝕介質等向基材内部擴散,減輕基材的進一步氧化腐蝕,從而賦予鋁制金具優異的耐腐蝕性能,有效消除了鐵制金具因需熱鍍鋅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3)鋁及鋁合金為無磁性材料,可有效抑制金具在使用過程中的磁滞損耗、大幅減少渦流損耗。200A電流條件下常規鐵制金具與節能鋁制金具的能耗對比如圖1所示。因此,鋁制金具具有優異的高效節能環保特性,在現行電力金具市場中占有重要份額。
圖1
程雲堂等通過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對比了鑄鐵類和鋁合金類金具的磁通密度及渦流密度的分布及能耗。結果表明,鋁制金具的能耗較鑄鐵金具顯著降低,其能耗僅為鑄鐵金具的5%~10%。
統計數據顯示,當将鋁制節能懸垂線夾代替可鍛鑄鐵懸垂線夾應用在110kV及220kV高壓線路上時,每100km每年可節能9.6萬kW•h;當應用在35kV高壓線路時,每100km每年可節能3.07萬kW•h,即電壓等級越高鋁制金具的節能效果越顯著。鋁制懸垂線夾節能情況見表1。
表1
Li Tianwei等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計算了不同通電電流條件下鑄鐵類懸垂線夾與鋁合金懸垂線夾的能耗情況。結果也表明,在相同的電流下,鋁合金懸垂線夾的能耗顯著低于鑄鐵類線夾的能耗。進一步計算表明,當用鋁合金代替鑄鐵制作懸垂線夾時,鋁合金能耗降低所節約的電費可在不到12年内補償鋁合金材料帶來的成本提升。
目前,國内外正在各電力系統中大量應用并積極推廣鋁制金具。例如,我國500kV的超高壓輸電線路上早已普遍使用了鋁線夾。世界範圍内,俄羅斯、美國等國家也在高壓線路上大量應用了鋁制金具。
然而,鋁制金具也存在諸多問題:
1)價格較高,一般為可鍛鑄鐵和鑄鋼金具的3~5倍。如果采用鋁制金具替代現有鑄鐵或鑄鋼類金具,如此高昂的價格将給當地政府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2)鋁制金具機械強度較低,難以滿足電力行業要求。現有普通鋁合金,如常用的ZL102、ZL101A等,其抗拉強度僅為140MPa左右,顯著低于國家電網公司對于可鍛鑄鐵金具強度的要求。
3)電力金具用鋁主要采用電解鋁方法制成,該過程會産生大量的廢氣(如一氧化碳、氟化氫、四氟化碳)、固體顆粒物及廢液,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因此,鋁制金具高昂的價格、較低的機械強度及電解鋁過程産生的環境污染限制了其在電力輸電線路中的大範圍推廣應用。
2 新型輸電線路金具材料研究進展及應用基于上述現行傳統金具材料存在的諸多問題,目前的新型金具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節能型金具材料領域,如高強鋁及鋁合金、無磁鋼和塑料基複合材料,以及适用于特高壓輸電線路的新型高強度金具材料。
2.1 新型節能型金具材料
随着國家對能源利用及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視,高能耗、高污染的電力金具将逐漸被電力市場淘汰,高效節能且符合電力工業及智能電網要求的新型電力金具的推廣應用符合國家戰略發展要求,且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是大勢所趨。
由國内電力行業專家組成的标準工作組編制的IEEE P2747《電力金具節能技術評價導則》于2020年9月25日正式出版,表明中國在電力金具節能效率和節能技術研究工作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使用高效節能型電力金具是解決傳統金具高能耗問題的主要方法,具體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使用高強度鋁及鋁合金制無磁性金具。
如1.2節所述,鋁及鋁合金無磁性,可以有效消除傳統鑄鐵類金具因鐵磁性而産生的磁滞損耗、顯著降低渦流損耗。但鋁及鋁合金制電力金具較低的機械強度是限制其在電力系統大力推廣應用的關鍵問題,因而亟需研發高強度鋁及鋁合金制金具。
近年來,學者們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提升鋁合金的強度以制造高強鋁合金。
國家電網公司的蔡炜等将碳納米管加入鋁合金基體内,制備了碳納米增強鋁合金,并采用該高強鋁合金制備了碗頭挂闆。結果表明,該金具的抗拉強度超過400MPa,顯著高于傳統鋁合金金具,且該增強鋁合金金具有高韌性及優異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其質量較可鍛鑄鐵金具減輕了2/3,在高強度、高效節能電力金具方面表現出巨大的優勢和潛力。
J Stein等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備了多壁碳納米管增強的鋁合金材料。結果表明,在鋁合金中均勻分散的碳納米管可以顯著提升其強度,質量百分比為1.5%的碳納米管可使鋁合金的抗拉強度提升至427MPa。國網北京電力公司的李捷等通過在Al-Si-Mg合金中加入锶(Sr)作為變質劑,使合金晶粒細化,從而增強了鋁合金的強度和塑性,其抗拉強度提升至325.6MPa,伸長率為8.3%。
雖然學者們已研發出了多種制備高強鋁合金的方法,但是其高昂的價格仍然不能滿足輸電線路的經濟需求。
2)使用其他無磁或低磁材料制造電力金具。
目前,研究較多的無磁或低磁材料主要有無磁鋼和塑料基複合材料。由鑄鐵件相關理論知識可知,Fe-C合金的鐵磁性與其組織結構有關,即珠光體或鐵素體結構的Fe-C合金具有強磁性,而奧氏體組織的Fe-C合金基本無磁性。因此,可以通過改變熱處理條件或優化Fe-C合金的組織結構以得到奧氏體組織,便可得到無磁性的Fe-C合金。研究表明,通過在Fe-C合金中加入擴大奧氏體區的合金元素,如Mn或Ni,可以得到室溫下的奧氏體組織。
陸松華等通過在鐵基合金鋼中加入Mn元素制備了高錳Fe-Mn無磁鋼,并采用該材料制備了高效節能的電力金具。其試驗結果表明,采用Fe-Mn無磁鋼制成的XGU—3W懸垂線夾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能耗顯著降低,僅為1.23W,與傳統Q235鋼相比,其節能率達到92.4%。雖然無磁鋼電力金具在高效節能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優勢,但目前無磁鋼制造成本仍然較高,約為Q235鋼材的2~3倍,雖然與鋁材相比已表現出一定的經濟優勢,但仍然限制了其在電力行業的廣泛應用。
除了無磁鋼,另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新型高效節能無磁性材料是塑料基複合材料。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與數家單位聯合研發的PA—G—F—200型改性增強型尼龍材料由于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絕緣性、無磁性、輕質高強及低成本等特點,使磁滞損耗及渦流損耗顯著降低,且無電暈放電産生,該材料已被證明可基本滿足高效節能金具的技術要求。
程雲堂等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對采用複合材料的懸垂線夾CGH—4的能耗進行了計算。結果表明,複合材料金具在不同電流負荷下均無能量損耗,其節能性顯著優于鋁制及鐵制金具。牛海軍等為了研制新型高效節能金具材料,通過對數十種工程塑料進行遴選和研究,最終确定了以PA66尼龍為基材,在其中加入玻璃纖維、增韌劑、耐臭氧和耐腐蝕等改性材料,成功研制出一種改性複合材料,其抗拉強度達210MPa,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綜合性能滿足國家标準和電力行業标準要求。
基于該複合材料的間隔棒和懸垂線夾已應用于35kV和220kV架空輸電線路中,運行狀況良好。各種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抗張強度見表2。
表2
晁芬等采用自制玻璃纖維對PA66尼龍材料進行增強改性,以制備耐老化節能型複合材料金具。結果表明,新型玻璃纖維增強型PA66複合材料耐老化性能顯著改善,能夠滿足電力金具的使用要求,且與鋁合金金具相比,具有價格低廉、易加工等優勢。
Huang Jingyao等将自制的玻璃纖維增強型複合材料應用于線路間隔棒上,其抗拉強度大于350MPa,且耐老化性能優異。複合材料金具優異的節能性、絕緣性、價低及輕質等特點,使其成為制造新一代節能型電力金具的重要材料。然而,當前的塑料基複合金具仍面臨機械強度不夠及不耐長期老化的問題,其長效服役安全可靠性有待提升。
3)切斷磁回路。
可通過将電力金具中的個别零件更換為低磁或無磁材料,以增大回路上的磁阻,從而減少磁滞損耗和渦流損耗。雖然該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金具的能耗,然而其主體仍需采用粗大笨重、需熱鍍鋅的鑄鐵材料,因此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2 新型高強度金具材料
金具是架空輸電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強度直接關系到電網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特别随着我國特高壓線路建設的迅猛發展,更是對金具材料的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普通常用材料的強度已不能滿足特高壓線路的基本要求。
2008年山西朔州220kV向方線金具和2011年忻州220kV忻義線杆塔金具發生突然斷裂。通過對金具斷裂原因進行全面分析發現,兩次事故均起源于材料的疲勞斷裂。因此,在特高壓輸電線路中選用高強度且經濟性能優異的鋼材替代現有強度相對較低的可鍛鑄鐵(KTH330—08、QT500—7)或碳素結構鋼(Q235A、35、40等),可有效保障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
宋鐵創等通過對幾種常用連接金具材料(Q235、35、KTH33008、40、40Cr、35CrMo、Q690、40CrMnMo)的力學性能、低溫性能、防腐性能及經濟性能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得出,在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大截面導線的應用背景下,應選擇具有高抗拉強度(大于650MPa)、低溫性能良好且性價比高的35CrMo、40Cr、Q690等作為連接金具材料,以保障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及安裝維護。
牛海軍等通過有限元模拟和試驗驗證表明,基于ZG30CrMo經熱處理和鍛造制備的材料,在質量降低12%的基礎上,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較普通材料有大幅度提升,從而有利于提升線路的整體可靠性。且采用該材料試制的碗頭挂闆及U型環等滿足實際工程需求,對于建設高可靠性及資源節約型電網具有重要意義。
王剛等通過對比幾種連接金具常用材料的綜合性能,提出采用12CrNi3作為特高壓輸電線路連接金具材料,并采用該材料制造了U型挂環。通過有限元模拟得出,12CrNi3的抗拉強度達930MPa,滿足U型挂環強度和設計餘量的國家标準和實際工程需要。
本文進一步通過試驗試制12CrNi3材料的U型挂環,表明該金具與35CrMo制成的U型挂環相比,可減重31.3%。雖然該材料價格較貴,但采用該材料制成的金具安裝難度及運輸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從原材料運輸、安裝等綜合角度出發,該材料在特高壓輸電線路金具中仍具有巨大潛力,特别是特高壓輸電工程中所需要的大噸位金具。
除了金屬材料,一些學者提出采用高強度陶瓷材料作為新型電力金具材料。江全才等采用有限元模拟,計算了采用具有高強度、高硬度、高耐蝕及優異絕緣性能的氮化矽陶瓷材料制成的懸垂線夾的力學性能。結果表明,在設計範圍内,該懸垂線夾能夠滿足自重載荷工況要求,基本滿足投入實際生産且良好運行的要求,可以替代現行鑄鐵類材料制備懸垂線夾。
3 結論電力金具的選材直接影響金具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及節能性等,決定了其服役穩定性,從而關系到整個輸電線路系統的長期安全可靠運行。本文将傳統金具材料的研究現狀、新型金具材料的研究進展情況及發展趨勢總結如下:
1)傳統鑄鐵類金具雖然機械強度較高、價格相對低廉,但是其強的鐵磁性決定了其高的磁滞損耗和渦流損耗,大的電能損耗不可避免。
2)無磁性的鋁及鋁合金類金具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是新一代節能金具的首選材料。然而,其相對較高的成本及較低的機械強度限制了其在電力行業的大範圍推廣應用,研發高強度、低成本鋁制金具是大勢所趨。
3)無磁或低磁的無磁鋼和塑料基複合材料由于其高效節能性而呈現繁榮發展态勢。然而,無磁鋼在價格方面仍表現出相對劣勢;複合材料的低強度、易老化等特點限制了其大力發展。
4)在特高壓輸電線路上需采用更高強度的材料制造金具,以承載更大的應力載荷。學者們通過對比研究篩選出了一系列性價比高的高強度鋼(如35CrMo、40Cr、12CrNi3等),為特高壓輸電線路金具選材提供了科學指導,以保障金具的長期安全服役。
目前,針對現有金具及新型金具材料在輸電線路系統應用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各電網電力公司、研究院及高校正積極開展相關研究,以突破各種束縛,早日開發出具有質輕高強、高效節能、優異電氣性能及低成本的綜合性能優良的金具材料。積極開發與推廣基于新材料、新結構的金具仍任重而道遠。
本文編自2022年第4期《電氣技術》,論文标題為“架空輸電線路金具材料研究現狀及發展”,作者為黨樂、郭金剛 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