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手法也叫寫作方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
1.襯托:用另一事物來陪襯或對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襯托有主次之分。如《秋天的回憶》中以我隻關心自己的病痛來襯托母親忘記自己的疾病全身心的關心兒子。
另一種描述: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2.對比: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舉出來,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對比的作用在于同時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對比沒有主次之分,如《秋天的回憶》中的我與母親的對比;《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百草園的有趣生活與三味書屋枯燥生活相互對比。
3.鋪墊: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得基礎性描寫。例如:《荷葉母親》前半部分的叙述。
4.抑揚相生(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抑”是壓低、否定,“揚”是振發、褒揚;“相生”是說文章要有“揚”有“抑”,相互生發,富于變化。其中常見的是“欲揚先抑”,即對人欲表揚而先批評,對事欲說對而先說錯,對物欲說好而先說壞。當然“抑”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充分的“揚”。 “抑揚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揚”,如果運用得體,也能使文章搖曳多姿,翻出新意。如《阿長與山海經》中開始寫了阿長許多令我生厭的不良習慣,後來寫了阿長對我的真誠關愛。
5.烘托:是從周圍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寫對象,是渲染;襯托是兩件相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有正面比較和反襯,突出描寫對象。 造句:這樣的雨天,烘托出了她憂郁的心情。 這兩株憔悴的梅花襯托出了繁茂的桃花。
6.象征: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征手法的“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7.托物言志:作者在對事物的進行描繪的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來表達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例如:《荷葉母親》 8.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例如:《散步》、 《荷葉母親》中景物的描寫。
9.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更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結構緊湊,筆墨集中。例如:《春》春花與秋實的描寫。
10.動靜相襯,動襯靜,靜襯動,生動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關于百草園景物的描寫。
11.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突出表現中心,更有震撼力。 如:《散步》借一家人散步的小事表現尊老愛幼的大主題。
12.聯想想象,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所謂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聯想想象經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現力。例如;《春》中有眼前的繁花聯想到秋天磊磊的碩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