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們對父親的稱呼真是數不勝數啊,從“阿耶”“阿父”“阿公”“哥哥”到“老子”“家尊”“爹”……時代不同,叫法不同,現在大多稱呼“大”“父親“爸”。
1:阿耶。
唐代人大多稱呼父親為阿耶,杜甫《兵車行》有: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樂府詩集·二五·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清代著名小學家錢大昕《恒言錄·三·稱父曰爺》條雲:“古人隻用耶字。……《木蘭詩》'阿爺無長男’、'卷卷有爺名’,本當作'耶’字。杜子美《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自注雲:'《古樂府》不聞耶娘哭子聲,但聞黃河之水流濺濺。’即是引《木蘭詩》,初不作爺可證。木蘭詩'爺’字,乃後人所改。又杜《北征詩》:'見耶背面啼’,亦不作'爺’。”今耶則作爺。
2:哥哥
唐朝還可稱其父親為“哥哥”,在《舊唐書王琚傳》曾記載:“玄宗泣曰:‘四哥仁孝’”
3:阿公
阿公為對父親的方言俗稱,《南史•顔延之傳》:“(顔延之)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于路中遙呼延之曰:‘顔公’,顔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偃羞而退”
4:阿伯
阿伯對父親的一種口語稱呼。清人梁章钜《稱謂錄·一·方言·稱父》:“吳俗稱父為阿伯”。
5:阿媽
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在看清代特别是滿洲人的小說或者電視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叫法。《元曲選·缺名·貨郎旦·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麼!”
6:家父
對别人稱呼自己的父親。《太平禦覽·三四六·三國魏曹植·寶刀賦》:“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這裡的“家父”,是曹植對其父親曹操的稱呼。
7:老爺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老舍《駱駝祥子》:“'也不是我說,老爺子,’她撇着點嘴說,'要是有兒子,不象我就得象祥子!可惜我錯投了胎。’”
8:老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宋陸遊《老學庵筆記·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八歲,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範老子、小範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薛寶钗羞籠紅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
9:老漢
對别人父親的稱呼,含有輕蔑的意味。現代著名作家巴金《豬與雞》:“等你老漢兒回來,老子再跟你算帳。”
10:爹爹
父親的方言俗稱。《宋詩一百首·孔平仲·代小子寄翁翁》:“爹爹來密州,再歲的兩子”、“爹爹與奶奶,無日不思爾。”《續傳燈錄·七·歸宗可宣禅師》:“爹爹媽媽,明日請和尚齋。”
未完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