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往的英國新首相都要去倫敦白金漢宮觐見女王,接受任命不同,這回,伊麗莎白·特拉斯首相被女王召喚到了位于蘇格蘭高地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在這個著名的王室度假别墅,舉行了任命儀式。
任命現場
對于打破傳統,第一次在蘇格蘭任命新任英聯邦首相的這個舉措,官方給出的解釋為——女王陛下年紀大了,目前正好在蘇格蘭度假,為了避免太過折騰,所以選擇了讓新首相過來接受任命。
客觀看,這個官方解釋,也很說得過去。
自從去年喪偶後,已經90多歲的女王身體多次報警,似乎也真的擱不住為任命首相的“繁文缛節再”去承受一番旅途勞頓了。
但更多人則覺得,除了身體原因,這番舉措,也有點宣誓主權,敲打蘇格蘭的意思。
畢竟,女王作為整個英聯邦的“國家信仰”,她的一舉一動,還是很耐人尋味的。
要說這個蘇格蘭,雖然歸順英國的過程比較不愉快(這個後面會詳細說),但大緻上,在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時代,多數蘇格蘭人,特别是中上層人士,卻并不排斥自己的“英國人”身份,為大英帝國的“江山社稷”也出了很多力。
那些戰場上沖鋒陷陣的,在亞非拉美殖民地開疆拓土的,活躍在世界政治軍事舞台并影響英國國運的,甚至通過科學技術改變世界面貌的“英國人”,很多來自蘇格蘭。
比如,被稱為“澳大利亞之父”的麥考瑞總督,對新南威爾士乃至整個澳大利亞早期發展有重要影響。後人認為,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澳大利。如今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有大量地名、建築、道路以他命名,譬如著名的麥考瑞大學,麥考瑞銀行等等。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
還有雷達的發明者,羅伯特·華生·瓦特爵士。1936年,這位蘇格蘭科學家搞出了以無線電波探測飛行器的技術,二戰中曾經拯救了倫敦,甚至整個英國。
《國富論》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改良蒸汽機的詹姆斯·瓦特、青黴素發現者亞曆山大·弗萊明、《福爾摩斯》的原著作者柯南·道爾爵士.....這些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英國人,其實都來自于蘇格蘭。
這位廣為人知的英國小說家,是個蘇格蘭人
更近點的,就看英國政壇,大家比較熟悉的有——被戲稱為美國“老鐵”(馬仔?)的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他出生在蘇格蘭的愛丁堡;接任萊爾的戈登·布朗首相(2007-2010在任),更是個“純血”的蘇格蘭人,他老家是蘇格蘭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還有堅決反對脫歐的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也帶有蘇格蘭血統。
以至于蘇格蘭人自嘲說——“我們最聰明的人都去倫敦了,剩下的隻有猴子”。
被認為有王室血統的卡梅倫,家族來自于蘇格蘭
以上這些“名人”,在咱們眼中,他們都是英國人。可随着大英帝國的走衰,越來越多的蘇格蘭人,卻總想把他們分開算。
當然,如果光從曆史上看,英格蘭和蘇格蘭人,确實不屬于“一個種”。
蘇格蘭人和威爾士、愛爾蘭一樣,都是凱爾特人後裔。他們大多身材魁梧,紅頭發,性情剛烈;
英格蘭人則是渡海而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後裔。
另外,在宗教信仰上,蘇格蘭人多為基督教長老會信衆,和英國的新教教會也不屬于一個體系。
原本,蘇格蘭人有自己的語言,但後來英格蘭那邊搞同化,這個蘇格蘭語(蓋爾語),幾百年下來,也沒什麼人用了。
不過,蘇格蘭人雖然都說英語,但口音可不是一般的重,發音短促且很奇怪,比如evening會變成evenin,Edinburgh會變成Edn-bra等等。
而且,即便都是“蘇式英語”,蘇格蘭各地的口音差距也很大。格拉斯哥人說話的時候,愛丁堡人都不一定能聽懂。
結果,很多英語非母語的外國人剛到蘇格蘭,往往總會産生一種,“我之前學的英語,跟他們說的是兩種東西”的感覺。
典型的蘇格蘭高地風光
除了“種”不一樣,宗教分屬兩個派系和語言地方色彩外,蘇格蘭被并入英國的曆史,也曾經充滿了各種“不服”。
1603年,終身未婚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去世,都铎王朝就此斷了香火。
按照女王的遺囑,之前被她砍了頭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詹姆斯·斯圖亞特,被指定為了下任英格蘭君主。
這時候,詹姆斯早就已經是蘇格蘭國王了,然後他又按照遺囑繼承了英格蘭王位,成為英王詹姆斯一世,并開啟了英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
詹姆斯一世(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
既然兩地的國王都是一個了,家族也合二為一,那麼,英格蘭和蘇格蘭,也就自然被整合在一起了。
1606年,詹姆斯一世下令把英格蘭的白底紅十字聖喬治旗與蘇格蘭的藍底白十字聖安德魯旗合二為一,這就成了今天英國米字旗的前身。
英國國旗的演變
不過,這時候雖然蘇格蘭被視為了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但仍舊保留着自己的一套領導班子,享受着很大的自治權。
畢竟,國王都是蘇格蘭人,怎麼會胳膊肘往外扭呢?
但接着又幾代下去,倫敦方面卻開始了步步收權,對詹姆斯一世“老家的親戚們”下了狠手。
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通過《聯合法案》,成立大不列颠王國,并自此大規模地削弱蘇格蘭本土貴族的權力,并開搞了同化政策,禁止蘇格蘭男人穿裙子,限制蘇格蘭語、強制推廣英格蘭法律等等。
蘇格蘭傳統服飾
結果,一部分蘇格蘭人被惹毛了。
1715年和1745年,蘇格蘭高地貴族的私人武裝曾經兩次發動了大規模叛變。然而,叛亂最終還是被迅速鎮壓了下去,蘇格蘭的氏族制度也宣告解體,開始真正融入英國主流社會。
穿越劇《古戰場傳奇》(Outlander)的前兩季激情演繹的就是這段曆史。
《古戰場傳奇》第二季劇照,男主演員是蘇格蘭人,身材魁梧,一頭标志性的紅發,女主則是愛爾蘭模特出身
而且,在原著和導演(都是美國人)的叙事中,明顯是更要同情和讴歌蘇格蘭起義的,英軍則顯表現的很殘暴,甚至是龌龊。
鎮壓叛亂的英軍都是這樣子的
再後來,到了工業革命時代,圈地運動中,蘇格蘭的農牧民階層和英格蘭的工業資本家階層之又産生了一些鬥争,但社會面基本已經重歸于了平靜。特别是蘇格蘭的中上層階級,對大英帝國的國家認同,以及“英國人”的身份定位,都呈現出了主動接受的态度——他們大多都吃了不少“日不落帝國的紅利”。
而且,倫敦方面對蘇格蘭的民俗,也表示了尊重并再次賦予了其一定的自治權,比如獨立運作的議會等等。
連特定場合王室男性成員帶頭穿格子裙,也成了一項既定傳統。
在大英帝國開疆拓土的時代、二戰中抵抗納粹的戰場,裙底飛揚、風笛響亮的蘇格蘭高地軍團都是相當厲害的角色。
二戰中,第51高地步兵師在法國諾曼底
但是,蘇格蘭格子裙可不能亂穿,不同的格子,代表着相應家族或者所屬組織。
比如下圖的蘇格蘭步兵團的傳統格子,它們分别是:
第42色格子呢;“戈登”格子呢;“麥肯齊”格子呢;“埃拉希特卡梅倫”格子呢;“皇家斯圖爾特”格子呢;“菜斯利”格子呢;.“道格拉斯”格子呢;.“狩獵斯圖爾特”格子呢。
而蘇格蘭再次出現獨立苗頭,那還得從1960年代說起。
這時候,蘇格蘭海域的“北海油田”探測到了驚人的儲量。
随之,油氣相關産業帶來巨大的收益,使得英國成為歐洲第三大産油國和第四大天然氣生産國。
然而,這些誘人的收益卻并不歸蘇格蘭當地政府,而屬于英聯邦的“國有資産”,蘇格蘭每年還要向中央政府上交近90億英鎊(約合913億元人民币)的油氣稅。
因此,從那時開始,蘇格蘭人就開始帶情緒了。
而倘若蘇格蘭獨立,跟英國以現有的漁業作業線為國界拉出來單幹的話,它将獲得95%的油田和60%的氣田,這無疑将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再加上蘇格豐厚的漁業收入、不錯的第三産業,讓有了錢的蘇格蘭也逐漸有了“搞獨立”的底氣。
更何況,蘇格蘭人那個民族性格,曆來也是相當自我的。
另外,當代影視業,也特别喜歡拿蘇格蘭和愛爾蘭民族抗争史當素材。在衆多熱播的文學影視作品影響下,使得幾百年前的曆史積怨被放大和演繹成了現代蘇格蘭的集體記憶,加深了蘇格蘭人和其他英倫人的隔閡。
比如,著名電影《勇敢的心》發生的時代背景,就是13世紀末,英格蘭人攻占蘇格蘭部落的曆史,當年英格蘭人還一度統治了這片土地近30年。
據考證,雖然英格蘭人不是什麼善茬,但那個讓華萊士揭竿而起的“初夜權”,其實是後人杜撰出來的。
《勇敢的心》結尾,華萊士被淩遲處死
不過,蘇格蘭獨立的苗頭落實到行動上,還得等到2007年。
那年,主推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産生了巨大影響力,接着,在2011年赢得議會選舉的多數席位,随後便開始大力推動蘇格蘭獨立公投。
時間一晃,進入2014年,在英國脫歐這個導火索的刺激下,卡梅倫政府同意舉行獨立公投,這幾乎就是在拿英國的國運在賭博。最終,同意和反對蘇格蘭獨立的投票結果是44.6%:55.4%,大英帝國僥幸躲過一劫。
不然的話,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樣大英帝國連國旗都得一并改了——去掉代表蘇格蘭的那個聖安德魯十字。
再後來的2017年,趁着英國正收拾脫歐的爛攤子,蘇格蘭又想出來搞事情,再次提出要公投獨立。不過,這回面對的是特雷莎·梅,明顯不如卡梅倫好說話,被直接拒絕就第二次獨立公投與蘇格蘭方面舉行磋商。
最近,因為俄烏沖突,英國的日子愈發不好過,蘇格蘭獨立的勁頭就又上來了。
不過,即便蘇格蘭經濟相對獨立,也有自己運作的政府和議會,但真要當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仍舊不太容易。
首先排除武裝獨立的可能性。
那麼,剩下的,就是“合法公投”獨立了。
但是,合法獨立是需要首相和威斯敏斯特那邊出台明确公文,主動“同意蘇格蘭舉行公投”,這個可參照2014年那次。
然而,正是有了2014年險些釀成大禍的嘗試,那以後,無論哪個黨上台,從首相到法院都不同意“再次公投”。
所以,從第一步上,基本就給否了。
如果無視倫敦方面的态度,強行公投獨立呢?
很顯然,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也可能不會太樂意。
畢竟,歐洲鬧獨立的地區,也多了去了。比如,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獨立的勁頭,比蘇格蘭猛多了,一旦英國這邊開了頭,很多歐洲熱點區域,也容易亂套。
而且,一個太弱的英國,對美國也沒什麼好處。
如果蘇格蘭獨立,英國将會失去三分之一的領土、95%的油田和60%的氣田,必将無法保全球其第六大經濟體的地位。
同時,失去蘇格蘭後,英國的核能力将受到緻命性的打擊——英國核基地幾乎都位于蘇格蘭,如果在一定期間内,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場所,英國甚至将面臨不得不自動放棄核能力的窘境。
對于倫敦方面來說,這個獨立的頭可是不能亂開。如果與英格蘭擁有300年聯盟的蘇格蘭都能成功獨立,那麼聯合時間短得多,且更具曆史悲情意識的北愛爾蘭也将出現不穩定的連鎖反應....
随之而來的五常地位,也難免發生動搖.....
此外還有不少細節的東西,都是很難搞定的,特别麻煩。比如,邊界和出入境問題;貨币過渡(蘇格蘭獨立之後用什麼?);以及前面講到的核武問題等等。
所以呢,蘇格蘭搞獨立雖然喊得很歡實,但落實到具體操作上,還是比較複雜和不好實現的。更多的,就是借機會惡心一下倫敦,順便拿些好處罷了。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敢保證有朝一日,特拉斯首相會滿世界的呼籲——“希望各國尊重英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