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氣管内導管通過口腔或鼻腔,經聲門置入氣管或支氣管内的方法,為呼吸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條件,是搶救呼吸功能障礙患者的重要措施,氣管插管也是全身麻醉裡一種重要的手段。
氣管插管凡急危重病人的搶救,需要建立呼吸通道,都需要行氣管插管,而很多的全麻手術也需要氣管插管下進行,如全麻顱内手術,胸腔和心血管手術,呼吸道難以保持通暢的病人如颌、面、頸、五官等全麻大手術,腫瘤壓迫氣管的手術、需要使用肌松藥的手術,等等,這些手術都需要在氣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下進行。
給病人氣管插管前,應對病人做插管前檢查與評估,插管檢查項目主要包括:鼻腔,鼻中隔,鼻息肉或鼻甲肥大等;牙齒,有無松動牙,假牙(術前應摘下),有無異常牙齒如上門牙外突或過長,上下齒列錯位、缺牙、斷牙等;張口度,上下門齒間距正常介于3.5-5.6cm之間,平均4.5cm(相當于3指寬),如果僅約2指寬,為Ⅰ度張口困難,1指寬為Ⅱ度張口困難,小于1cm 為Ⅲ度張口困難,此外,要監測病人頸面部是否有瘢痕攣縮,颌面、舌或口内腫瘤等情況;頸部活動度,是否正常前屈後仰;咽腔是否有炎性腫物、扁桃體膿腫、咽病變、喉結過高等等。
二,纖維光導氣管鏡(FOB)或纖維光導喉鏡(可視喉鏡)下氣管插管,具有損傷小、費時少、刺激輕等優點,病人頭部可以保持自然頭位,是處理困難氣管插管較好的方法。該方法要求視野清晰,如果口腔存在明顯出血或大量分泌物,視野不清晰,顯露不清楚,成功率大大幅度下降。
三,可視雙腔管氣管插管,原理與纖維光導氣管鏡類似,就是導管自帶可視光纖,在光纖引導下插管,我院最近也引進了該種設備,解決了部分困難氣管插管,同時,該設備可以在氣管内精準定位,行隔離肺單側通氣。
四,逆行引導氣管插管,在表面麻醉下穿刺環甲膜,插入導絲逆行經聲門引出至口腔,在導絲引導下插入氣管導管。本人在二十多年前剛參加工作不久,在上級醫生指導下操作過一例,環甲膜穿刺置入硬膜外導管,逆行引導氣管導管,成功。
五,實在沒轍了,隻能是氣管切開插管。
解決困難氣管插管,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可視化的插管設備給醫生帶來極大幫助的同時,年輕醫生基本的技能退化也是不争的事實,有時候,先進的設備也會失靈。
本人最近就遇到一個病例。肺癌根治手術患者,男,身高167cm,體重56kg,插管條件非常差,頸短,活動受限,張口度小,牙齒前突,可視喉鏡下僅見少許會厭切迹,選擇35号可視雙腔管在可視喉鏡下插入,失敗,換纖維支氣管鏡下插管,失敗。失敗原因,一是病人插管條件太差;二是前兩次插管失敗以後,病人口腔粘膜有損傷出血,所有的可視設備已經無法獲得清晰視野;三是按照病人身高體重标準正常選擇的35号管偏大,盲探過程中,在入口處很容易滑入食道。最後,換33号左側普通雙腔管,還是靠本人用最基本最簡單的彎型直視喉鏡盲探下氣管插管,成功。
設備再先進,但對于一名年輕醫生來講,掌握最基本的插管技術,是必要的。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更多醫患故事,請關注:麻醉超人鋼鐵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