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消綠冷的飛天、绀發翠眉的菩薩、衣紫旋襕的供養人、顔如渥丹的馭獅者、高綠下赪的山水、五色雜陳的仙禽……
當我走進敦煌風蝕塵剝的佛窟中,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敦煌壁畫上的顔色有着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陌生感,卻又像源流一樣流淌在我們生活各處,似乎在前世早已見過。
圖/視覺中國
《千裡江山圖》裡曆經千年仍熠熠生輝的綠水青山,明嘉靖時期青花瓷裡發色濃翠的青花之色,與敦煌壁畫上佛頂、佛發的绀青色,隔着歲月在對望。
張大千的《巫峽清秋圖軸》,山石用石青、石綠敷染,山腳以赭色相接,這裡面,分明有南北朝時敦煌壁畫“沒骨山水”、“高綠下赪”的神韻;
當我們沉醉于《長安十二時辰》裡赭紅、竊藍、豆綠、藤黃營造的清雅濃烈的大唐,才驚覺這些經典配色,我們早已在敦煌壁畫裡窺見過。
敦煌色,毫無疑問,它是東方審美的起源,是民族審美的基因。
但遺憾的是,當我們虔誠地走進敦煌,在破碎的壁畫殘片,暗淡的洞窟光線裡,我們短暫凝望,當時的我們被敦煌壁畫的美完全怔住了,卻在離開後久久回不過神:
“敦煌為何如此迷人?到底怎樣才能讀懂它?”
當我們從宏大的經變畫、佛像、山水去欣賞它,卻少有人将壁畫的色彩像色塊般一塊塊剝離,如時光倒流般把它還原成顔料和礦石,去暢想當年的畫師是怎樣用這些時代的産物,描繪出這片心靈的樂土、藝術的殿堂。
農曆新年将近,三聯中讀打算送你一份新春厚禮:
文化學者郭浩,自聯合故宮挖掘出《故宮裡的色彩美學》後,再次牽手1600多歲的敦煌,從37座洞窟、108幅敦煌壁畫中,“打撈”出價值連城的敦煌色。
跨越了自北涼起至元止的12段曆史時期,呈現出曆史與藝術的時空交集。
他還翻閱了千百份研究,提煉出敦煌色譜,以72例敦煌傳統色搭配範式,按照時代順序編制,直觀展現不同時代的敦煌色彩變遷。讓被世人遺忘的敦煌色重現于世,為今人所用。
現在開通/續費
「三聯中讀·知識年卡」
限時贈送:
①《中國傳統色:敦煌裡的色彩美學》絕美藏本
(内含1.06米巨幅畫卷《敦煌千佛寺全景》)
②獨家「九色鹿·靈鹿納福」畫芯藝術品
(限前120位,120位之後改為“敦煌春聯套裝”)
③《了不起的敦煌》音頻課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立即了解
來自敦煌的神仙配色
透過色彩的血肉,洞見曆史筋骨
研究敦煌色彩,要面對重要的選擇:“側重當下”或是“側重當初”。
作者将全書分為《如是我見》《如是我聞》兩個篇章:
前者忠于“客觀摹寫”,表現當時敦煌色彩的光影實相。
後者則重“複原摹繪”,以敦煌壁畫概念色彩體系來抵消時間、光線對色彩的侵蝕,複原表現當初的敦煌色彩。
看!在這幅壁畫中,當下和當初的兩種顔色便奇妙地熔于一爐。
上三菩薩,面色和膚色近似鉛丹色,完好的色彩是當初的樣子,栩栩如生,仿佛血液還在皮膚下流動;
下二菩薩,面色和膚色變成灰黑色,失落的色彩是當下的樣子,仿佛聖像就該是這麼不近人間煙火的顔色。
過去和現在,在五身菩薩這裡握了個手,說不清是誰穿越了誰的時空。
當我們翻開《如是我見》,我們能看到的是歲月消磨後的色彩沉澱,穿過悠悠歲月,永恒的美仍能帶給我們美學和心靈的震撼。
讀至《如是我聞》,經過複原後的壁畫,記錄的是千年前每個歡樂的瞬間,每個信仰的凝視,每個生靈的起舞,畫師當時的審美,時代當時的色彩,曆曆在目。
在觀摩當下與想象當初的審美間自由穿越,這是哪怕在敦煌也很難擁有的美學愉悅。
對藝術愛好者來說,這堪稱一場“審美大餐”。37座洞窟、108幅敦煌壁畫、72例敦煌傳統配色,那些我們無法親眼看見、親手觸摸的顔色與溫度,都濃縮在這一冊藏本中,供我們時時朝聖。
讀懂敦煌色,我們方可抵達中國美術的源頭,重拾東方審美的文化自信。
敦煌壁畫曆經千年,縱跨數個朝代,其風格受不同時代的曆史因素影響,也在千年曆史變遷中,不斷演進和豐富。
比如,北涼敦煌洞窟以土紅為用色之最。
莫高窟第275窟的交腳菩薩氣定神閑,因為建造此窟的北涼人,處于一個動蕩的大時代,人們借由踏實、沉穩、敦厚的赭石紅,希冀能求得一時安甯和來世的解脫。
圖中交腳菩薩為中心構築的這幅畫面,土紅色沉穩,藍色迷蒙,阙形龛圍護着這個小世界,北涼人所要托付和救贖的都通過顔色有所表達。
西魏時,群青、石綠、大紅鋪色明亮,是與西域傳來的繪畫技藝碰撞出的潇灑風情;
唐代時,則因武周治國等緣故,盛行經變畫,以寄托佛國天堂的歡樂,多用紅、黃配以金箔,顯得金碧輝煌,讓人得以從中追憶曾經的長安。
北魏濃郁、西魏清雅、隋唐明豔、五代鮮麗、宋代溫和、元代儉淡,敦煌色被時代賦予不同的面目。
讀懂敦煌色,我們方能透過美學的血肉,觸摸敦煌曆史文化的筋骨。
文明與戰亂的時代煙雲之外,高位者與小民、中原與異域也在敦煌聚散離合。
壁畫中妝飾朱唇的供養人、妙筆設色的畫匠、貿易顔料的行商與牧人,解讀敦煌色,也将為我們揭秘千百年前敦煌人的生活圖鑒。
老祖宗留下來的配色秘籍
重拾東方色的當代魅力
敦煌壁畫的配色,經曆了千年審美考驗,然而現代人一開始學畫就朝西方學,往外看,用色也是要學莫蘭迪配色、孟菲斯配色、馬蒂斯配色。
日本美術評論家吉村貞司悲歎:“我感到非常遺憾中國的繪畫已把曾經睥睨世界的偉大地方丢掉了,每當我回首中國繪畫光輝的過去時,就會為今日的貧乏而歎息。”
為了拯救驚豔的敦煌色,作者郭浩不僅多次探訪敦煌,還親自翻閱成百上千的典籍文獻,整理出一份《敦煌色譜》。
72例敦煌傳統色搭配範式,每一種顔色标注CMYK與RGB色值,并示意用色比例。
顔色依據書中臨摹的敦煌圖像來提取,并按照時代排序。
這些顔色有多美?
密陀紅、赭石紅、胭脂紅,随手一翻就是令人心醉口紅色号。
年輕人大愛的流行眼影盤配色,都曾是敦煌畫師們手裡的畫盤;
設計師日常用它尋找靈感、提升審美,擁有它,便擁有了一本老祖宗的配色秘笈。
它也是拿到手就能用的家居配色指南,讓你用高級的東方色,打造自己的理想家;
對于敦煌藝術發燒友,甚至是礦石收藏家來說,它更是一本品鑒收藏、研究敦煌藝術的“活字典”。用心翻閱,你會發現曆經幾千年的沉澱,祖先留給我們的敦煌色,一輩子都用不完。
從礦石裡挖掘敦煌的色彩奇迹
開啟美學修行,啟迪美的幻想
暗紅、灰青的底色堆疊閃亮的金青;
玉白的色彩浮現于土紅的泥闆;
紅與黑,白與綠,勾畫出绀發翠眉的菩薩、高綠下赪的山水……
敦煌,是色彩的奇迹。
但驚豔的敦煌色到底從何而來?
在《敦煌的主要礦物顔料說明》,作者也為我們講解了敦煌壁畫裡所用的礦石顔料,帶我們找到敦煌秘色的出處。
《顔料樣本總表》中,則給我們梳理出了曆朝各窟不同色号所用的礦物顔料。
敦煌常用的礦物顔料包括土紅、朱砂、鉛丹、密陀僧、銅綠、石綠、石青、青金石、土黃、雌黃、鐵紅、群青等。
在高濕度和光照條件下,鉛丹會從橘紅色變為棕黑色、黑色,這是敦煌洞窟裡絕大多數黑色面孔、黑色皮膚的産生原因。
在敦煌石窟裡,青金石這種珍貴的進口顔料往往用在畫重點的地方,譬如佛頂、佛發,佛經裡稱之為“绀青色”或“绀琉璃色”。
隋代時青金石的使用達到頂峰,當時敦煌洞窟的全部藍色顔料都是青金石。
就像作者郭浩在書中的序言寫道:“我總是揣着一個念頭:這樣或那樣的顔料,本來不過是礦石、泥土,不過是紅、綠、藍,心裡和眼裡閃耀着微火的敦煌畫師們,用自己的幻想去調和它們,呈現美妙的佛國世界。”
敦煌之美,不僅是一場美學修行,更是一場美術幻想。
當我們回到顔料的離散狀态去尋找美的起源,我們也化身成如敦煌畫師一般虔誠的信徒,在探尋千百年前古人的心迹的同時,啟迪美的想象力。
跨越千年的絕美敦煌禮
将終将消逝的美,化為永恒藝術
“你看她頭上戴着畫佛金冠,面龐秀麗,細細的眼眉下垂,鼻梁挺直,櫻桃小口,面部着一層淡淡的膚彩。好像化過妝一樣,看上去白裡透紅。她的身材颀長,亭亭玉立,娴雅文靜……”
樊錦詩口中描繪的,正是莫高窟第57窟“美人窟”裡的壁畫,也是這套書的書封所呈現的“美人菩薩”。
函套采用特種燙透紙,模切洞窟,模拟敦煌風蝕塵剝的肌理。
以壁畫菩薩的形象刷邊上色,與函套、封面上的色塊相呼應,猶如從敦煌洞窟中窺見悲憫的美人菩薩與端莊的千佛。
内文采用白玉紙,呈現壁畫真實色彩。
由多次問鼎全球印刷界“奧斯卡”的雅昌承印,進行專業色彩校對。出版團隊也在印廠全程盯印,确保色彩的微妙細節與工藝效果。
燙印、燙金、模切、專金,一道道工序嚴格把關,為你反複打磨出值得珍藏的絕美敦煌禮。
特别附贈巨幅畫卷《敦煌千佛寺全景》,全長1.06米。
1941年冬至1943年春,美術大師王子雲往來于敦煌和蘭州期間,繪制了莫高窟全景寫生圖,這是一幅長5.5米、寬0.233米的巨幅畫卷,現完好保存于敦煌研究院。
經敦煌研究院授權,特将此圖等比縮放為長約1.5米的特裝拉頁,收入書中,為我們展現20世紀40年代莫高窟外貌,也為緻敬那些敦煌的守護者們。
如果消逝是敦煌藝術無法背離的命運,能在丹朱青綠消散之前,重繪今日與往昔的造像,記錄色彩的比對交織,興許是延續敦煌藝術迥異生命力的最好方式。
收藏一冊敦煌色,親自把這份終将消逝的美化為永恒的藝術,也将會是我們留給孩子和孫子輩無比珍貴的傳家禮。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立即了解
現在開通/續費「三聯中讀·知識年卡」,除了《中國傳統色:敦煌裡的色彩美學》絕美藏本,你還将收獲:
獨家「九色鹿·靈鹿納福」
畫芯藝術品
三聯請敦煌畫院以敦煌壁畫古法泥本臨摹作品為底,專門設計制作了九色鹿·靈鹿納福「畫芯」。(畫芯可搭配畫框,挂在牆上或作為擺件放于書房、客廳、茶室)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的這幅畫,有早期敦煌壁畫“活化石”之稱。《 九色鹿本生》,被認為是莫高窟内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九色鹿的動人傳說,在中國也幾乎家喻戶曉。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本生(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所制作 敦煌研究院供圖)
九色鹿的故事:
佛祖釋迦牟尼前世是九色鹿王,某日救起了一個溺水者。溺水者千恩萬謝。九色鹿說,莫向别人透露我的行蹤。溺水者發誓絕不透露。當時這個國家的王後想得到神鹿,發告示懸賞捕捉。溺水者見利忘義,違背誓言,帶國王去捕殺九色鹿。被國王與士兵圍住的九色鹿,道出了溺水者的不義。國王被九色鹿的善良打動,下令永遠不許傷害它。
畫芯選取的是其正中最精彩的情節:九色鹿與國王對話,向他道明真相。
其寓意在于「向善守正」。
世間唯浩然正氣不敗。接近并守護「正氣」,是每個人獲得内在幸福的重要前提。
入手了禮盒的同事H女士說,要把這幅「靈鹿納福」挂在家中正對着大門的牆上。我問是何解,她回答,這畫給人一種“鎮得住家宅”的氣場,看到它就感到一陣強有力的、令人心安的力量。畢竟,世上很難再有某個所在,像敦煌那樣吸納了2000多年中國曆史的蘊藉,瑰麗又厚重;而敦煌莫高窟,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有千年智慧與靈氣加持,自然也神通廣大、非比尋常。
此外,鹿,本來就是傳統文化中祥瑞的象征,有加官進祿的美意。語言文字學家楊樹達說,“餘謂鹿、祿同音,此以鹿雙關為祿也。”古代為官者的居所中,常懸挂關于鹿的畫作,擺放關于鹿的玉器。
鹿有長壽的寄寓。《述異記》有雲:“鹿千年化為蒼,又五百年化為白,又五百年化為玄”,神話中慈眉善目的南極仙翁(其原型一說是道教中的神仙“壽星老人”),坐騎便是一頭鹿。
鹿還自帶隐逸、超然的氣韻。李白詩雲“别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鹿是品性高潔之士的侶伴。
這幅來自敦煌畫院的「靈鹿納福」珍貴畫芯,荟集了福祿壽喜的美好祝禱,适合挂在家中,或作為年禮送給你珍視師友長輩。它意蘊足夠深厚,作為新年贈禮實在體面有品。
畫面中,左邊的九色鹿王身形矯健,右邊的國王衣袂飄舉,北魏精巧的鐵線描法,賦予其咀嚼不盡的動态之姿。
壁畫繪于赭紅底壁之上,西域凹凸暈染法令畫面綻放鮮亮色彩。赭紅、石綠、石青、黑、白、灰6種顔色彼此錯落呼應,絢麗的同時兼具古樸之韻,有典雅、凸現高級感的裝飾效果。
三聯聯合敦煌畫院,獨家打磨呈獻,一是為大家的收藏或新年贈禮給出高級解,二來也是為回饋對傳統藝術文化有熱情的讀者。
獨一無二的手寫編号,收藏價值高
這批來自敦煌畫院的高清複刻畫芯,每幅都擁有獨一無二的手寫編号,同時蓋有敦煌畫院印章,收藏價值極高。
質感滿滿,一眼能看出的高級感
畫幅質地有多考究?一眼便知。采用麻紙生宣宣紙制成,兼具柔軟與強韌的特點,紙張紋理清晰可見。歲月的重量仿佛已糅進其中。
開機費不菲的微噴技術,隻為最大限度還原原貌
為了找到最完美的呈現效果,我們不惜幾次超預算。價格不菲的藝術微噴技術,能使畫面在呈現鮮亮色彩的同時,最大限度還原壁畫本來的真實面貌。令人有如入石窟、身臨其境感。
畫筒 畫簽,彰顯專業品質
加贈典雅精緻的畫筒一個,便于收納畫芯。有它保護,完全不必擔心運輸途中珍貴的畫芯遭折損。
配上自己喜愛的相框,挂在家中牆上或擺放于櫃上,既是“獨占”了這份全世界都啧啧稱奇的“高級美”,也預示了2023祥瑞安康、福澤綿長。
僅供展示,此禮盒不含畫框
愛書畫的朋友,想必對市場同類畫芯藝術品售價有所了解。這幅來自敦煌畫院的藝術珍品,無疑是超值、體面又有品。
三聯中讀·知識年卡
能為你帶來什麼?
傳承敦煌文化,我們做的可不隻是“表面功夫”。
知識年卡用戶能夠享受的權益,是豐盈而充足的知識滋養。
免費解鎖重磅大課《了不起的敦煌》(價值198元)
帶你全景式解讀中國美學秘藏!
古人以“朝拜者”姿态走進石窟與衆神對望,今人又将以何種方式,去觀看這一千年寶藏?
樊錦詩、趙聲良、蘇伯民,三代敦煌研究院院長,帶你聽聽“敦煌守護人”的故事。
巫鴻、榮新江、鄭炳林、杭侃、何鄂……9位頂尖學者、敦煌研究者帶你全方位、多角度走進敦煌的曆史與當下。
近400套原創好課
恣意暢聽,每周上新!
這裡有你感興趣的博物館課程:
《博物館觀看之道·世界篇》《博物館觀看之道·中國篇》,足不出戶逛遍全球館藏!
這裡有能為心靈提供歸處的文學課程:
《世界文學經典100講》《中國文學經典100講》《中國群星閃耀時》……
這裡有能幫助理解當下的曆史課程:
《看懂中國》《透視日本》《阿富汗國寶尋蹤》……
700 精選有聲書
解放雙眼,每月上新!
外國文學經典、四大名著、易中天中華史、二月河“帝王三部曲”……
通勤路上、洗漱間隙、假寐時光,用耳朵作為接收知識的“第一器官”,打開另一個大門。
根據聽衆留言,可是有不少人發現聽書能夠幫助自己跨越外國名著的人名障礙,還能閱讀紙質書後再度回味哦!
還有50 全網優質播客等你發現,更有知識管家提供專屬服務!
現在開通/續費
「三聯中讀·知識年卡」
限時贈送:
①《中國傳統色:敦煌裡的色彩美學》絕美藏本
(内含1.06米巨幅畫卷《敦煌千佛寺全景》)
②獨家「九色鹿·靈鹿納福」畫芯藝術品
(限前120位,120位之後改為“敦煌春聯套裝”)
③《了不起的敦煌》音頻課
用一餐飯的價格,獲取美的享受、靈魂的滋養。
作者:陳荔枝
編輯:君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