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人總是不思進取,陶醉于過去的功業,徜徉在美好的回憶中,卻對以後的事裹足不前,不敢前進半步。當然不能怪老人,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風燭殘年,沒有那個心力和能力了。但有那個能力的也不去往前走,就有點故步自封的意思了。
一些弄樂器很好的老人,在公園玩樂器,帶着一幫愛好音樂的老人一起玩。有拉胡琴的,有吹笛子的,有打小鼓的,有敲揚琴的,有彈古筝的,還有唱歌的。他們大多隻是走主旋律,從來都是那個調調,卻不知道學習和創新。唯一的變化就是換了歌曲,而不是找和弦伴奏。不管怎麼演奏,都是一個水平,隻是在技巧上更熟練一些,卻沒有多少提高。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提醒他們,讓他們正規一點,不像個草台班子?當然有,隻不過他們不願意改變,以為自己玩的玩意兒才是好的,更不願意打開視聽,學習樂理知識,隻是陶醉于自己的技巧,卻成了不思進取的典範。
有那拳師,到老了就隻能教徒弟了,根本沒有上擂台的心了。他們上不了擂台,因為“拳怕少壯”,根本就打不過那些血氣方剛的拳師,隻是不說而已。他們隻能固守着本門本派的規矩,教年輕人學拳,賺點錢補貼家用。要想吸收别門别派的拳法和秘技,就有點門戶之見了,他們總是感覺隔着壁壘,不能系統研究,也不能創新發展。雖然此類拳師對于古拳法的傳承有一定的功勞,但是對于拳法的發揚光大卻做得不夠,有的還互相攻擊,互相诋毀,甚至謾罵,到頭來都是井底之蛙,不求與時俱進的創新,連散打都打不過……
還有那做了領導的老人,一點都沒有什麼進取之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弄得單位裡死氣沉沉,員工沒有活力,業績也不好。
老人們由于精力有限,不能做出很多的進步與創新。但是,古代有一些人做的好,曹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的感慨,蘇東坡有“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的豪邁。現在的老人也有老當益壯的,研究水稻的袁隆平,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志,都是老人,卻都作出了不凡的業績。他們的魄力與行動讓年輕人都感到汗顔,何況那些老而不衰的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