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11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安妮
長篇連載,每周更新
河濟之間(2)
廣義“黃泛區”,指的是曆史上會受到黃河泛濫影響的區域。這是一個以荥陽台地為起點,向東北和東南方向延伸的扇形地區。在東南方向,黃泛區的邊界穿越河南中部、淮河幹流,直抵安徽西南部的大别山北麓,覆蓋整個淮河中下遊流域;在東北方向,黃河在曆史上最北端的出海口,位于天津市的東部。這意味着之前我們描述的:北京-保定-石家莊-邯鄲-安陽這條太行山麓城市帶以東地區,曆史上都曾經受過黃河的直接影響。
在這樣一個面積巨大的扇形區域裡,并非沒有幸存者。這個幸運兒就是與濟水擦肩而過的山東丘陵。在華夏文明的曆史上,山東丘陵地位即獨特又重要。圍繞這片高地誕生了對華夏文明的形成影響至深的“東夷”文化。
盡管在争奪中央之國控制權的博弈中,最終的勝利者是來自于西部黃土高原的華夏部落,并且讓帶着黃土氣息的“華夏”一詞,成為了整個文明的代名詞,但這并沒有削弱山東丘陵的地緣重要性。位于整個丘陵地帶最西端的“泰山”不僅在中央之國得到“東嶽”的尊貴身份,封禅泰山更成為了曆代帝王彰顯文治武功的标志。
山東丘陵之所以能夠成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于較高的地勢能夠使其免受黃河之水的困擾。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類對于水的感情是複雜的。開闊、肥沃的溫帶平原地區,固然在農業和人口潛力上,較之高地有着明顯優勢,但低流的河水同樣有可能在平原地區釀成災害。在人類的力量還很渺小的時候,出于趨利避害的考慮,總是會傾向于在高地上生存,在掌握自然規律或人工幹預的手段後,再進入低地區發展壯大。
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是人類第一次對以黃河為核心的華北平原水系進行治理。去除掉當中的傳說、演繹成本,整個治理工作的地理脈絡還是十分清晰的。具體來說,以大禹為代表的華夏先民,是對黃河在山東丘陵以西、以北的河道做了一個疏導工作,設立一個範圍可控的洩洪區。這個黃泛區的西界被稱之為“禹貢黃河”,正是它保障了我們剛才所說的,沿太行山麓城市帶的安全;南界則控制在山東半島的北緣,今黃河河道之北。
大禹治水地點示意圖
∨
在這樣一個喇叭形的區域裡,),這些黃河下遊支黃河擁有多條可供選擇的入海河道(比如滹沱河下遊線被統稱為“九河”。實際上,正是因為這些黃河下遊分支的存在,“河”這個原本專屬于黃河的标簽,才開始被作為後綴(比如徒駭河)用在每一條黃河下支的名稱中,并進而取代“水”成為一個通用名。
需要注意的是,“九”隻是泛指,并是說一定隻有九條河道。在“水”還是河流通用名時,在這一區域以“河”為後綴的水道多達十餘條。這樣一個最終以渤海為出口的黃泛區,我們可以稱之為“北黃泛區”,而向南向受黃河影響的區域,則可稱之為“南黃泛區”。
從地緣結構上看,大禹治水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中原的安全。在禹貢九州的設計中,豫州因其居于九州之中的位置,又被稱之為“中州”,其在地理上的設定為大河之南。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中原”的概念雖然已經擴張到了部分黃河以北地區,但仍然會以“河南”為标簽。将黃河泛濫的區域,疏導、固定到北黃泛區,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居于天下之中的“中州”,不再遭受滅頂之災。
控制這個樞紐闆塊的族群,亦可以此為基地向河北、山東、江淮地區輻射影響力。有鑒于此,大禹在完成治水功業之後,由他的兒子啟建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說法,最起碼在地緣政治角度是符合邏輯的。
在大禹所疏導的下遊分支中,最西側以今天津為出海口的這支屬于幹流,被後世标定為禹貢黃河。這也是為什麼,民間一直有“九河下梢天津衛”之說;最南端的一支則是位于今天黃河下流河道之北的“徒駭河”。這樣一片禹貢黃河以東、徒駭河以北的北黃泛區,有一個很簡單明了的地理名詞來進行覆蓋,它就是“河間”。
“河間”一名,當下仍然在中央之國的行政序列中,是河北省滄州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在漢代,歸屬于冀州範圍的河間,在行政地位上則要更高一級,隻是在“河間國”與“河間郡”的建制中轉換,東漢末年的建制為“河間國”。其境大緻相當于現在滄州地區的西半部,大緻以“禹貢黃河”為界,與隸屬幽州闆塊的涿州相鄰。
在三國時代,原本為袁紹手下,後來歸順曹操的大将張郃便是河間國人。不過行政意義上的漢代河間國,隻是九河支撐的河間闆塊的一部分。在歸屬于冀州的這部分古河間地區,東漢王朝最起碼還封建有:勃海、安平、清河四個封國。
濟水位置示意圖
∨
探究古河間地區的原始屬性,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兖州闆塊的形成,以及今天河北、山東兩省的分野問題。利用一塊低地做洩洪區,即便在當代防汛預案中也是很常見的方案。一旦那些平時用來固定河流流向的堤壩,在大洪水來臨之時無法繼續支撐,那麼洪水就會被有意識的導入之前設定好的洩洪區。在開閘洩洪之前,原本居住于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會按照預案撤離到安全地區。等到洪水退卻之後,再回到重建家園。4000年前的華夏先民,顯然不具備這樣的預警和組織能力。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大禹的方案是犧牲掉河間地區的開發,将之設定為一個從一開始就被犧牲掉的洩洪區。
應該說,在當時的生産力條件下,大禹所設計的方案是最為可行的。此後3000年間,黃河都是在河間地區入海。期間雖有幾次小規模的向南分流事件,但都很快拔亂反正。然而到了公元1128年,黃泛區的概念開始出現曆史性的南移。這一年冬天,在前一年被金軍攻破東京汴梁并失去兩位皇帝的宋王朝,決定棄守中原退入長江流域偏安。為了阻滞金軍南下,黃河南岸的堤壩被扒開,這條大河的流向随之發生重大改變,開啟了長達700餘年的“奪淮入海”曆史。一直到公元1855年,黃河方因在河南蘭考境内向北決口,改道現在的路線重回渤海。
南宋王朝這次的“以水當兵”之舉,很容易讓人想到800年後發現在花園口的一幕。事實上,這一幕在曆史上曾經多次上演,對整個南黃泛區的地緣穩定性,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不過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年代,遭受這一影響的還是北黃泛區。作為一個天然洩洪區,盡管會有多條水道幫助導流,但黃河的高含沙量以及整個九河地區低平的地勢,注定了這些河流也不會穩定的保持同一路線。
穩定是發展文明的基礎,鑒于這種不穩定性,古河間地區一直到春秋時期都沒有得到開發。直至戰國時代,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從地緣政治結構上看,戰國時代與春秋時代相比,一個突出變化在于各自獨立的諸侯國數量,由140餘個銳減為十餘個。其中最大的七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戰國七雄了。這一變化,使得各主要諸侯國在客觀上具備了改造自然的基礎和動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占據中原之地的魏國。
有關魏國興修水利的典故主要有三:一是之前在解讀邺城時,提到過的“西門豹治邺”。這位被載入小學課本的魏國人,通過在漳水南岸修建十二道引水渠灌溉農田,夯實了魏國在邺城的統治基礎;二是開挖連通黃河水系與淮河水系的“鴻溝”,第一次通過人工運河而不是河流泛濫打通兩大水系,讓中央之國的南北方在地緣上結合得更加緊密;三是為境内的河道,尤其是黃河加高堤岸,以降低洪水威脅并從泛濫區獲得更多的土地。
然而改變自然注定會打破原有生态平衡。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魏國的這些水利措施,尤其是為境内河道加高堤岸的做法。客觀上,魏國加高自己境内的堤岸的做法,并不能減少豐水期的水量。換句話說,那些固定在河道中的黃河之水,如果不能在魏國境内洩洪的話,自然就會更加猛烈的傾注在下遊國家境内,這也就是“以鄰為壑”這句成語的由來。
在提出這一批判意見的孟子看來,當年大禹制定的疏導策略,才是順勢而為治理水患的根本之道。問題在于,從魏國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似乎也沒有錯。畢竟随着生産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長,國家需要開發更多的土地(尤其在面臨國家競争時)。保留泛濫區的做法,雖然看起來更順應自然之道,但在生存權和發展權面前,卻難免被認為與現實需求相矛盾。
魏國的想法并不能算自私,在這個中原之國魏國開始通過興修水利擴張可居住面積時,其它諸侯國也在做着同樣的努力。就黃河下遊的情況而言,在河道被逐漸固定之後,河間地區的穩定開發成為了可能,并使得這片土地成為了與之相鄰的:燕、趙、齊三國的瓜分對象。其中燕、趙兩國主要在現在的河北省境内展開争奪。前者越過禹貢黃河的最後一段,将燕長城向滄州方向延伸;後者則向東将衡水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至于山東境内則主要為齊國所觊觎,并與燕、趙兩國在河間地區呈鼎力之态。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國期,身處北方的燕國會與身處東方的齊國發生戰争,并發生樂毅合縱攻齊事件。
就禹貢九州設計者的初衷來說,它所設計的兖州範圍應該是“禹貢黃河”與濟水之間的這片區域,我們可以統稱為“河濟平原”。換句話說,我們所釋讀的古河間地區,被包含在兖州闆塊,并且占據了核心地位。以今天的行政規劃來說,你把河北省的滄州、衡水兩地;山東省的濱州、德州、聊城三地的轄區在地圖顯示出來,大抵也就知道“兖州”在草圖上的範圍了。
從以天然邊界确定行政邊界的角度來看,兖州的設定有其合理性,前提之一是黃河和濟水真的能夠充當一條天然邊界。問題恰恰在于,黃河并不是一條穩定的黃河;勉強拼湊在一起的濟水,也不是一條穩定存在的河流。以黃河幹流的走向來說,在九州理念得以踐行的西漢時期,它的位置就已經向南偏移到了現在的:滄州、德州、濮陽一線,由河北黃骅市境内入海。為和最早的“禹貢黃河”做區别,這條成型于戰國後期,在西漢成為主線的黃河下遊被後世稱之為“漢志河”(又稱“西漢故道)。
在黃河下遊被固定在“漢志河”的情況下,再以禹貢黃河作為兖州北界已是不可能。最終 “漢志河”的部分河道,成為了兖州刺史部确認北方邊界的依據,而漢志河以北至禹貢黃河之間地區,則依禹貢九州的設計原則,成為了冀州的一部分。漢代的“河間國”之所以能夠得到“河間”之名,蓋因為它正位于這兩條黃河河道之間。然而事情并沒有完結,在王莽終結西漢建立“新朝”的第四年(公元11年),黃河在邺城一帶決口再一次向南改道,讓兖州的存在又一次面臨尴尬。
東漢.兖州地理行政圖(橫屏觀看)
∨
對于兖州和濟水來說,幸運的是這次改道所形成的下遊河道,雖然離現在的黃河河道及濟水很近,但卻沒有侵奪濟水的河道,而在奪取了濟水之北的另一條古河流——漯水的河道,由山東利津一帶入海。又過了僅僅12年(公元23年),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政權便被懷念漢朝的力量所颠覆。隻是不管你認為這在政治上是拔亂反正,還是改朝換代,都已經無法改變黃河改道的現實。
東漢十三州郡
∨
如果一定要遵循兖州在“河濟之間”的設定,那麼平原屬性的兖州将變成一條東西縱橫約700公裡,南北寬僅數十公裡的蛇狀行政區。很顯然,這種設計在地理、地緣層面都不具備合理性。既然古冀州的設計,可以變通的切割為:燕、并、幽三州,那麼在地理環境出現大的變化時,兖州也沒有必要一定要遵循它的原始設定了。
實際上,即便在河濟平原的範圍沒有那麼怪異的西漢時期,兖州的設計實際也已脫離“河濟之間”的設定。換句話說,我們在理解兖州的地緣位置時,并不能按照它的原始設定來理解,那麼到底哪裡才是“兖州”呢,我們下一節再揭曉答案。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