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十堰曆史文化悠久,以生命不斷線、文化不斷層、曆史不斷代的厚重傳承,走進新時代。悠久的曆史産生了十堰燦爛的文化和不朽的文明,湧現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探究十堰成語的曆史文化淵源,對講好十堰故事,彰顯十堰文化的時代魅力,進而激發大家關心和熱愛家鄉十堰提供一個新穎獨特的文化視角。
“城下之盟”的絞國,位于習家店境内
成語“城下之盟”,出自《左傳·桓公十二年》。意思是,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屈服的和約。
少為人知的是,這個成語來源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與十堰地區古代的一個小國息息相關。
《左傳》是中國第一部叙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曆史資料,其真實性幾無争議。
關于“城下之盟”的成語來源,《左傳·桓公十二年》是這樣記載的:“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三十人。明日,絞人争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絞國是春秋時期一個小國,位于今天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境内,當時強大的楚國是其近鄰。據《左傳·桓公十二年》記載,有一次,楚國侵略絞國,集中兵力攻打絞國國都的南門。絞國人堅決保衛,嚴守不出,楚軍一時倒也攻它不下。“莫敖”(楚國官名)屈瑕說:“絞國人輕率,缺乏計謀,我們可以采取誘騙的辦法引誘他們出城。讓我們的夥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護,他們見了一定會出來抓。”帶兵的将領依計而行。絞國人果然出來,一下就抓去30個楚國人。第二天,絞國人更加大膽,争着從北門出城,追到山裡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楚軍預先在山裡設下埋伏,這時一面堵住北門,一面伏兵齊起,把絞國打得大敗。于是,楚國強迫絞國訂立了“城下之盟”。
絞國從山東逐步搬遷到習家店
絞國的國君在自己的都城之下與楚國簽下的那份投降書,距今已2700多年。那麼,絞國從何而來?為什麼說絞國是在十堰境内呢?
根據康安宇所著的《十堰方國考》記載,絞人的祖先是帝舜時代的臯陶。臯陶為傳說中的少昊氏支裔,東夷族首領之一,活動地在奄(今山東省濟甯的曲阜市、兖州市一帶)。西周初,東方薄姑、奄、徐等傳統古方國的勢力仍很強大,這種狀況對于新興的周王朝的統治是極其不利的。為了徹底消除威脅,解除後顧之憂,周王朝發動了一次又一次清剿戰争。在長期的武力打擊下,東夷或滅或散,四分五裂,那些幸存者或向南或向西遷移逃命。于是,在江淮等地區湧現出群舒與偃姓諸國。他們中的一支遷移到漢水流域的随、唐之南建立起絞國。後來,因種種原因又遷至襄陽谷城縣,最終在此被楚國所滅,其貴族遺民遂遷徙到西面的今天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左絞村與下絞村一帶。
康安宇是十堰市圖書館研究員,也是十堰市圖書館學、地方史界知名的專家學者。他出版的書籍及代表作有《十堰方國考》、《十堰地名溯源》、《絞國滅亡之後遷至左絞村》等。
他通過研究發現,習家店鎮左絞村所在的位置屬于左絞河流城,河流約呈東西走向,河的上遊是上絞,下遊則為下絞,其分界處約在六部橋。上絞大緻為現在的左絞村,下絞約為現在的下絞村。上、下絞之名因處于左絞河的上、下遊而來。因此,左絞亦稱為上絞。
下絞村 考古發現先秦遺址
青山綿延,小村莊靜靜地依偎在山下。2020年4月12日下午,記者航拍左絞村。這裡距習家店鎮約16公裡,距丹江口市約80公裡,距鄖陽區城區約60公裡,丹江口市至鄖陽區的丹鄖公路穿越左絞村全境。
離公路不遠,有一條由東向西流淌的小河,河兩岸的沖積平原有兩三百米寬。這裡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岸邊都是水田。村子背依樹木茂密的群山,相對高度在200至300米。
經走訪得知,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下絞村發現了古代遺址。經發掘研究認為,下絞遺址的上限時間為西周中期,下限為戰國,是一處延續時間較長的先秦遺址。結合有研究說這一帶春秋時期屬絞國的域地,考古人員認為,這個遺址很可能與絞國有關。在遺址旁的喬家坪還發現了墓地,墓葬封土堆較大,表明該墓級别較高。考古工作者分析認為,這一帶的調查結果為絞國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線索。所發現的簋、鼎、盤3件青銅器,有力地說明當時這裡确曾有一個諸侯國存在,而這個諸侯國極有可能是絞國。
由于在絞地發現了可能與先秦時期的絞國有關的遺址,左絞、下絞從而聞名。
今天,通過無人機俯瞰這片土地,絞國已被浩蕩的曆史湮沒,但成語故事“城下之盟”背後留下的曆史積澱以及蘊含的深遠故事,成為我們了解十堰曆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的素材。(記者 朱江 編輯:柚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