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我愛我家》時,
關淩還是一個11歲的孩子。
雖然早早成名,但長大以後,
她更多的是以主持人的身份,活躍在大衆的視野裡。
1982年春天,關淩出生在北京一個藝術世家。
出生後,家裡商量着給孩子取名字。
關淩的奶奶說,孩子出生時的房間号是430,
那就以諧音“淩”字為名吧。
奶奶無意間的這句話,獲得了全家人的支持。
在家人看來,這名字含有壯志淩雲之意。
由于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是從事藝術工作的,
從三四歲開始,關淩就開始學習畫畫。
為了培養女兒,父親還專門制作了很多小卡片。
卡片上有一些小繪畫,也有一些唐詩。
随時讓關淩浏覽和背誦。
等到關淩7歲開始上小學的時候,此前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一年,關淩考上了北京電視台少兒藝術團。
後來,她又考入了北京電影制片廠影視班,
專門學習戲劇、表演和舞蹈。
影視班是在每周末開課的。
那時候的關淩,剛上小學二年級。
每到周末,關淩就會騎着一輛小自行車,
從和平裡出發,沿着出水馬龍的三環路,來到北影廠上課。
當然,她在前面騎,父親也騎着自行車,緊跟在後面保護她。
一年多的學習,不但讓關淩在藝術上得到了提升,
也逐漸鍛煉了她的膽量和意志力。
正因為從小的積累,讓關淩後來有幸拿到了賈圓圓這個角色。
電視劇《我愛我家》播出後,關淩一時成為全國觀衆喜愛的童星。
那段日子裡,關淩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來信。
大多數信都是鼓勵和支持,希望她将來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隻要有時間,關淩也會給大家回信。
在交流和探讨中,關淩結識了不少朋友。
《我愛我家》的拍攝周期很長,前後持續了有兩年的時間。
當年夏天在劇組拍戲,冬天的時候,關淩又要去漠河的北極村體驗生活。
那是寒假的時候,北京的中小學組織了冬令營。
一家北京的報社,決定選10名學生,
到東北去參加和感受真正的冬令營。
北京的天氣,已經是零下10度左右。
而黑龍江的漠河,當時已經零下40度。
很多家長開始熱情高漲起來,
得知東北的氣溫後,紛紛打退堂鼓,不允許自家孩子報名。
關淩當時也報名了,并在後來,成為其中年齡最小的女生。
可當關淩把這個消息帶回家裡時,
奶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東北那麼冷的天,為何非要現在去受罪呢?
再說了,長大後也能去東北感受啊。
不過,關淩的父母,自始至終都支持和尊重女兒的選擇。
尤其是關淩的父親,
覺得讓女兒離開家庭和親人,獨自去外地生活一段時間,是再好不過的鍛煉。
可是,奶奶的反對意見,也一度讓關淩内心産生了猶豫。
她當然知道,奶奶也是心疼自己。
但自己若是不去的話,已經說出去的話,就等于不守信了。
尤其是在同學面前,大家肯定會嘲笑自己。
關淩于是便讓母親給自己解圍。
母親随後拿出報紙,讓關淩給奶奶念念這次活動舉辦的意義。
聽到活動和安排,奶奶内心也清楚,
這對孩子也是一種鍛煉。
就這樣,她也同意孫女去參加活動,
并且開始給關淩收拾出發要帶的生活用品。
畢竟還是孩子,去那麼遠的地方,想想就很激動。
出發前的幾天,關淩還是睡不着覺了。
有時候即便睡着了,在夢中也會出現一幅美麗而别樣的冰雪世界。
根據活動安排,這次的冬令營,是要在漠河過春節的。
也就是說,關淩他們過年不能回家和父母團聚。
随後在當年的除夕,在漠河的北極村,
關淩他們和邊防戰士,舉行了一場别樣的聯歡活動。
而這次活動,也讓關淩體驗到了集體的力量,并且學會了堅強。
此時,随着《我愛我家》的熱播,關淩早已在全國走紅。
面對如同潮水般湧來的崇拜、欣賞和榮譽,
父親及時提醒關淩,正确面對這一切,不要沾沾自喜,現在你還是一名學生。
此後在中學期間,
關淩又連續參演了由英達執導的多部情景喜劇。
中學畢業後,關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
大學期間的關淩,既要面對學業,也要處理自己的演員身份和事業。
尤其是剛到學校的時候,
由于童星的身份,她一度成為學校裡的焦點。
以前,大家隻是在電視裡看到過她。
如今面對面,很多學生都顯得欣喜若狂。
甚至于到後來,很多同學希望,關淩能把他們各自喜歡的明星,叫來學校參加活動。
一開始,同學們的這種要求,讓關淩很是為難。
好在她從來都是把壓力當成動力的。
憑借着在娛樂圈的關系,關淩真的親自出面,去邀請一些明星大腕。
很多演員的日程安排都很忙,根本抽不出時間。
關淩沒有退縮,就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協調。
于是大多數時候,她的努力都是有回報的。
一個個在電視機裡的明星,
被她接連“忽悠”到了北京理工大學。
當明星和同學們坐在一起,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時候,
同學們也都看到了關淩的協調能力。
因此,能力再加上名氣,讓關淩很快就成為了學生會主席。
除此之外,關淩還在學校的藝術團裡當節目主持人。
他們每年暑假,都會到外地去自費演出。
而且演出的地點,都是他們精心挑選的。
有一年暑假,關淩跟随藝術團,去了北海艦隊。
他們一行人,登上了距離青島最遠的潮連島。
那是一座四周圍都是大海的孤島,
平日的島上,隻有十幾名官兵。
藝術團當天,給島上的官兵表演了兩個多小時的節目。
赤日炎炎,關淩和同學在演出結束後都被曬傷。
回去後,很多同學都說,他們何必非要去如此艱苦的地方呢。
關淩卻覺得,官兵們長年累月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守衛祖國邊疆,
他們的表演節目也僅僅是幾個小時。
這既是一種人生的經曆和體驗,也應該是大學生的神聖責任。
何況,還在上小學的時候,
關淩就曾在春節期間參加過在漠河的冬令營。
所以在關淩看來,這一切都不是苦。
雖然學習和活動,被關淩處理的有條不紊,
但是在生活中,也有關淩承受不住的時候。
那是在大三的時候,學業緊張時期,
又正好趕上英達籌拍戲劇《歡樂青春》。
在這之前,關淩就被确定為女一号了。
由于是主演,戲份自然很多,台詞也是厚厚的一大摞。
而在随後的拍攝中,
正趕上關淩他們學到了數理統計和概率。
對關淩來說,課程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然而另一邊,劇組也在緊鑼密鼓的工作着。
她的戲份頻率很高,拍攝的進度也非常快。
如此一來,拍戲和學習之間,就産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有時候身在片場,關淩的内心也感到惴惴不安。
一次拍戲間歇,英達問了她一個關于概率的問題。
關淩回答不上來。
英達就說了句,你這個問題都不會,接下來的考試要完了。
聽到英達的這句話,
關淩竟然當着大家的面哭了起來。
她明白,既然在時間上難以調和,那就隻能忙裡偷閑了。
拍戲結束後,劇組裡的其他人都去休息了,
關淩卻馬不停蹄地返回學校。
她找老師補課,和同學一起做題。
在此後的拍攝日子裡,
關淩都是這樣一路學習走過來的。
就這樣,此後的考試,關淩的總成績不但名列前茅,
而且還拿到了當年的助學金。
巨大的壓力,變成了關淩的動力。
這期間,除了在學校的藝術團擔任主持之外,
關淩還在中央台的體育頻道,擔任節目的主持人。
這一切,都是關淩的快樂瞬間和點滴成長記錄。
不過在大學期間,
關淩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快樂,不一定和同學共通。
就比如,每年她可以自費到各地出演節目,
可還有一些同學,還在為自己的學費發愁。
生存狀況的迥異,也開始讓關淩有意識的接觸他們。
班上有一位女同學,家庭貧困。
她曾經說過,自己的夢想是當一名記者。
于是,關淩就讓同學采訪自己,
這樣既能滿足同學的心願,
還能讓她寫好采訪報道後賺取稿費。
而這種貼心的舉動,又是關淩從母親那裡學來的。
母親是一個生活簡樸的人,日常多花一分錢都會生氣。
關淩從小就開始拍戲,手裡不缺零花錢。
有的時候,她會給母親買一些禮物。
然而每一次母親都覺得這些禮物不實用。
為此,關淩既花了錢,也沒能讓母親高興。
從此之後,關淩也開始學着從更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
有一段時間,姥姥生病住院,母親要經常去醫院照顧,來回奔波不斷。
關淩就給母親買了一雙軟和一點的鞋子。
鞋子不貴,但正好符合母親的需求。
還有一次,她又給母親買了一身耐髒耐磨的衣服,
方便母親做家務的時候穿。
這些點滴上的改變,漸漸讓母親不再埋怨她。
當然更重要的是,關淩把這份小小的善意,
也用在了和同學的相處之中。
所以大學四年,關淩成了公認的好人緣。
大學畢業後,關淩繼續在演藝界打拼。
除了演戲和主持節目,她還嘗試過導演的工作。
2011年,29歲的關淩,和同在影視圈工作的姬雲飛結婚。
第二年,他們便有了兒子。
關淩還和媒體調侃本想給兒子取名“姬關槍”、“姬關炮”。
2016年女兒出生後,小名叫圓圓,
而網友又為其取名“姬關花”。
至于女兒的小名圓圓,
自然是取自關淩同年出演的賈圓圓。
她覺得這個名字有意義,也有傳承。
孩子出生後,關淩對家的理解,也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過去她很自由,每次外出也不會有牽挂。
自從有了孩子後,
不再希望離家時間很長,更不希望出差去遠的地方。
畢竟,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點滴的陪伴很珍貴。
一旦錯過了,将會是一生的遺憾。
而在養兒育女的觀念上,
關淩覺得,所謂的窮養男孩,是要在觀念上讓孩子學會吃苦和擔當。
平日裡有什麼東西,
關淩都鼓勵兒子自己拿,不管多沉多髒,也沒事。
對于女兒,關淩則更注重培養孩子的氣質和精神。
她會在精神層面,給女兒帶來富足的體驗。
一轉眼,關淩的兒子也不小了。
想當年,她自己就是在這樣的年紀出演《我愛我家》的。
如今,40歲的關淩,
也有自己愛的丈夫和孩子。
她的愛和幸福,還要延續很久呢。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