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8:56:25

歲至年關,一些記憶被高頻地回想起來:

炮竹、麻将、春晚……

還有年夜飯。

人們即将前赴後繼,加入春運大軍,

頂風冒雪,穿越擁擠人群,

隻為趕在除夕之前,回到家。

與此同時,也有另外一群年輕人,

選擇或被迫選擇了不回家,

一個人過年,一個人吃年夜飯。

回家的理由隻有一個,

不回家的理由各不相同。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1

01 搶不到火車票,搶得到速凍水餃

有的是因為票太難搶,幹脆放棄了回家。

山東人阿庚這個春節打算留在廣東,

沒有回家,隻是因為他錯過了搶票。

其實阿庚是做了準備的,搶票當天,他就定好了搶票時間前5分鐘的鬧鐘。

錯就錯在是5分鐘,阿庚想着這點時間要不再忙會兒工作。

一念之差,滿屏的二等座瞬間變成了候補。

阿庚也想過往後多買幾站,或者坐飛機等方案,但最後還是決定算了,7天的法定假期,太貴舍不得。

不會做飯的阿庚隻在超市裡買了小份速凍餃子,打算除夕夜一頓吃完。

剛一個人生活時,阿庚也嘗試過做飯。

那時候他做清湯面,磕雞蛋太用力,隻有一半雞蛋滑進鍋裡,另一半順着鍋壁流下,受熱凝固成黑色糊狀物。

就這樣做出來的清湯面,阿庚邊吃邊想念着離家前母親為他送行的排骨。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2

有的是因為假期太少,路程太遠,時間規劃不來隻得放棄。

在英國留學的瑕,最近在學着自制香腸。

母親給她發了7條60秒的長語音,絮叨地告訴她制作要訣。

豬肉切成拇指大小,辣椒面和花椒面看自己喜好,多放鹽少放味精,與豬肉使勁拌勻,充分入味。再耐心烘制,等待腸衣變為金黃。

每條語音中間,母親都要囑咐一句,刀要斜着,别切到自己。

在瑕的四川老家,麻辣香腸是社交硬通貨。可惜入境英國不能帶肉類,瑕被請過小黑屋後,半箱麻辣香腸都歸了希思羅的警察。

去年過年,是瑕在國外過的第一個春節,她躲在房間裡看春晚回放。

跟家裡人視頻,她帶着哭腔說想吃老媽做的香腸。

今年她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3

02 隻想休假,不想過年

有的是因為身體累,終于有了7天可以喘息的機會。

老馬是一名互聯網公司的部門經理,

按照他的說法,别人下班,他加班;别人放假,他還在加班。

一年四季加班,隻有過年給他自由。

他不想把過年變得比加班還累,

也不喜歡鞭炮、勸酒、催婚,還有飯桌上的二手煙、虛情假意的拜年和直來直去問東問西。

再加上票真的難買,索性跟家裡說沒買着票,去旅遊了,哪兒也沒回。

老馬雖然想家,但也想自由。他決定出去浪一圈,正好特别想去吃一次正宗的粵菜。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4

有的是因為心更累,将之視作一次反叛的機會。

女博士mori在意自己的年齡,二十七歲,虛歲二十八,四舍五入就是三十,

照母親的說法,這個年紀在老家已經兒孫滿堂才是及格水平。

前一年春節mori立下軍令狀,找不到對象就不回家過年。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已經在盤算明年就不回了。

那年她的春節全被相親塞滿,從初一相到初八,臉都笑僵了。

今年mori決定待在自己的通州小窩裡清淨,

把零食、充電器、垃圾桶、遙控器一股腦全放在手邊,

癱在床上睡了吃,吃了玩,玩了睡。

先這麼堕落幾天,要是太無聊的話,學做幾道菜,一個人的年夜飯就這麼吃。

反正她的手機裡下了好幾個食譜APP,一直占着内存沒打開過,又不舍得删掉。

爸媽要是不放心,大不了把他們一起接來過年。家又不是個地理概念,有爸媽的地方就是家。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5

03 生活窮追猛打,不能停在過年

有的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過年也停不下。

張安迪去年頭腦發熱,買了一套房子。

有部分首付是貸款的,每個月需要還不少錢。

而他的工資也就一萬多,還需要老婆和父母的支持才能還得上。

一旦還不上,等待他的就是催款電話的輪番轟炸。

現在,張安迪每天工作之餘,還要再開幾單滴滴才回家。

沒有時間吃晚飯,到了下班,張安迪會在公司樓下的小攤買個雞肉卷,然後鑽進車裡,拿出一瓶腐乳,夾一塊放進雞肉卷裡。

既降低了雞肉卷的熱量,能立刻吃不燙嘴,還讓味道更加豐富。

吃完,趁着手上還有餘溫,張安迪用力搓了搓臉,開始接今晚第一單。

他沒買春節的車票,後備箱裡屯了一箱泡面,今年除夕就這麼将就一下吧。

掙紮在生活的風口浪尖,他隻希望明年會好一點。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6

距離遙遠,時間緊張,肩上還有重擔,

不回家的人隻能靠一瓶老幹媽,在面紅耳赤中想家。

好在科技日新月異,各種社交軟件都可以視頻聊天。

網絡消弭時差,對着攝像頭舉杯同數倒計時。

不過是在兩張桌子而已,還是一家人過年。

每一個孤獨的人,都要吃飽飯。

過年隻是一個儀式,

過完年生活還是要繼續,壓力還是一樣會來。

春節更像一個歇腳的驿站,片刻喘息的機會。

正因如此,一個人的年夜飯才格外重要。

就算隻有一個人,年夜飯不光要吃好,首先還得做好。

除了做飯的人,年夜飯少不了得心應手的好工具。

越來越懂得“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的年輕人,也開始将手頭緊巴巴的預算放在廚房裡。小巧好用的小家電,成為了年輕人漂泊歲月中的伴侶。

2019年的跨年前夜,以國民創意小家電小熊電器為典型,财經作家吳曉波對年輕人的新消費趨勢下了定義。在颠覆式的産品創新既昂貴又遙遠的當下,年輕人的消費标準從“性價比”變成了“顔價比”,那些由90%顔值 10%微創新構成的産品,更符合多元審美和場景、更多人性化體驗。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7

小熊電器用親民的好産品,支撐年輕人英雄夢想的每一次元氣補給、平凡生活的每一頓飯。

在小而溫暖的廚房裡,用和面機做的餃子,用電餅铛烙的餅,用電炖盅熬的湯……那些不能回家與家人相依過年的年輕人,今年也可以親手做出故鄉味道,與家人一起遙相舉箸了。

過完團圓年又離家奔波了(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8

注:此文屬于光明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