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羅夫創作的 “拿破侖的莫斯科大撤退”國際象棋排局,講述了法俄1812年戰争的故事。
亞曆山大·彼得羅夫(Alexander Dmitrievich Petrov)是早期俄羅斯國際象棋棋手,是國際象棋俄羅斯學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雅尼什(Carl Friedrich von Jänisch)一起分析并奠定了“彼得羅夫防禦”,又稱“俄羅斯防禦”(C42),即1. e4 e5 2. Nf3 Nf6,豐富了國際象棋開局武器庫。
彼得羅夫防禦
彼得羅夫還創作了許多國際象棋排局,其中,最著名的是“拿破侖的莫斯科大撤退”排局,介紹如下:
1812年,拿破侖一世借口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破壞《蒂爾西特和約》,率軍60萬,兵分二路渡過涅曼河侵入俄境,攻占莫斯科。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把主力撤離莫斯科,威脅法軍交通線,組織軍民“堅壁清野”,襲擾法軍。拿破侖眼見前線飄雪,俄軍不知去向,法軍過分深入,補給線太長,官兵饑寒交迫,戰争形勢極其不利,決定從俄國撤軍,于10月19日下達撤退令。
圖2 “拿破侖的莫斯科大撤退”排局
排局選擇的時間點就是拿破侖決定撤軍的時刻。棋盤上的h1-a8斜線為法俄軍事分界線,a1格為俄京莫斯科,h1格為法京巴黎。黑王代表拿破侖,深入俄境,占領莫斯科。白王代表沙皇,遠離首都,躲避拿破侖大軍的主力攻擊。但拿破侖深入敵後,形勢不妙,正準備撤軍。等到法軍撤退行動開始,俄軍主力即蠢蠢欲動,緊跟法軍,但不派主力與法軍交戰,隻用哥薩克騎兵、遊擊隊埋伏騷擾法軍。
1.Nd2 Ka2 2.Nc3 Ka3 3.Ndb1 Kb4 4.Na2 Kb5 5.Nbc3 Ka6
白棋雙馬即沙皇的哥薩克騎兵,不斷尾随、追擊和騷擾在撤退行軍中的拿破侖和法軍主力。
圖3 别列津納河,拿破侖的華容道
法軍行至别列津納河附近,俄軍設下一個“口袋”陣,準備一舉殲滅法軍。但俄将契察可夫被法軍佯動所迷惑,違反庫圖佐夫命令,把本部主力南調到紮博舍維奇,為拿破侖所利用。拿破侖帶領法軍于11月底搭橋搶渡别列津納河,随即毀橋,逃脫俄軍追殺。在别列津納河戰役中,拿破侖損兵4.5萬人。
這裡,白棋王後(俄将契察可夫)本可以長驅直入a8格,一舉殺王,但是,由于他的失察,錯過了這一絕佳的機會。
6.Nb4 ?
契察可夫被指責在别列津納河放走了拿破侖,相當于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
6...Ka7 7.Nb5 Kb8 8.Na6 Kc8 9.Na7 Kd7 10.Nb8 Ke7 11. Nc8 Kf8 12.Nd7 Kg8 13.Ne7 Kh8
圖4 拿破侖的最後命運
曆史上,拿破侖逃過一劫,帶着約3萬人殘兵敗将于12 月6 日逃回巴黎,重整旗鼓。
但是,在棋盤上,拿破侖還是被将殺了。沙皇(白王)惱怒,自己閃開,命令庫圖佐夫(白棋王後)出擊,14.Kg2#, 一舉擒獲拿破侖。
雖說棋盤上的故事在時間點上不完全符合曆史,但是,與拿破侖最終的命運還是一緻的。
完整答案
1.Nd2 Ka2 2.Nc3 Ka3 3.Ndb1 Kb4 4.Na2 Kb5 5.Nbc3 Ka6 6. Nb4 Ka7 7.Nb5 Kb8 8.Na6 Kc8 9.Na7 Kd7 10.Nb8 Ke7 11. Nc8 Kf8 12.Nd7 Kg8 13.Ne7 Kh8 14.Kg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