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中, 佛陀被稱為“兩足尊”,亦即以兩足行走的生物中最受人尊敬與喜愛者。佛陀之所以如此受人喜愛, 是因為他知道如何好好享受步行。 走路是一種重要的佛教禅修方式, 可以成為很深刻的心靈修行。 但當佛陀走路時, 他毫不費力地行走,就隻是享受走路,無須費力。因為當你以正念行走時, 便接觸到内心與周遭生活的一切奇迹。這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具有不修行的表相。 你不用做任何努力, 無須勉強, 就隻是享受走路, 但其中卻有着深刻的意涵。佛陀說:“我的修行,是不修行的修行,不成就的成就。”
對于佛陀而言,心與身是一體的兩面。走路不過就是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就是這麼簡單, 但我們卻總是覺得困難或乏味,即使隻有幾個街道也甯可開車而不願意走路,隻為了“節省時間”。當我們了解身與心的相互連接時,像佛陀一樣單純的走路活動,就能使人感到無比的輕松和幸福。
對多數人而言,似乎很難做到不費力地修行和享受正念所帶來的放松樂趣,因為我們沒有用自己的雙腳走路。5月23日,這一群行走在四川自貢至榮縣公路上的上海僧人再一次向我們诠釋了行走的修行,此次行腳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僧人48歲,最小的隻有18歲。
當日,經過86天的簡裝行腳,13名上海靜安寺僧人途徑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抵達四川榮縣,向目的地峨眉山行進。當你修習慢步行禅時,也許可以試試這麼做:吸氣并邁開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腳底。如果你尚未百分之百完全到達此時此地,就别邁開下一步。你有盡情享受這麼做的權利。然後,當你确定已經百分之百到達此時此地時,就可微笑着邁開下一步。當你這麼走路時,你把自己的平穩、堅定、解脫與喜悅蓋印在地面上。你的腳就像一個印章,像皇帝的玉玺一樣。當你把印章蓋在紙上時,印章會留下印記。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都是一邊行走一邊修煉成長,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養出寬容來。時間沒有盡頭,生命有其長短。在無限的時光隧道裡,計較太多就是對有限的生命的一種亵渎。因為計較,我們缺失了寬容,從而錯過了幸福。人生都是為幸福而來,卻有太多人含恨而終。人生、修行,于苦難中回味甘甜,于淚光中瞥見最美的笑容。
他們此次從上海行腳至峨眉山,全程約2600公裡。檢視一下自己的足迹,我們都能看見什麼?我們看見解脫的印記,堅定的印記,幸福的印記,以及生命的印記。我确定你可以像那樣走路,因為在你裡面有一尊佛,被稱為佛性,即如實覺知的能力。當下的事實是:我活着,我正在走路。人,人類“智人”,應該能這麼做。每個人内在都有一尊佛, 我們應該讓佛來走路。
佛學文化,博大精深,傳遞正信,弘揚佛法
【中佛網】官方zhongfowang
手機應用商店搜索【 天天佛】免費學佛修行必備APP
敬請關注我們,感恩各位師兄法布施,南無阿彌陀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