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無數的聖人先賢在曆史的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智慧,這些智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他們不僅向世人展現了我們的精神與氣魄,更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文化不僅包含了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還有勞動人民的經驗智慧,前者在文化典籍等書本中随處可見,而後者卻隻在坊間流傳少有人知。雖然不見于名著古籍,但其口口相傳流傳至今也足以說明他們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俗語便是最為典型的一類,它們很少出現在書本上,卻在民間百姓的口中流傳甚廣,時而聽來也讓人回味無窮。雖然很多帶有明顯的時代局限,但用來反映古人的生活風貌倒不失為最佳的文化形式。
民間有句俗語說的是“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頗有些聞之色變,不妨看看古人到底為何如此講究?古時候不像現在高樓大廈門對門窗對窗空間也很有限,那時地廣人稀,雖然大多都是茅草屋,但都有小院。人們也習慣在院子裡種花草樹木賞心悅目,畢竟我們根源于大自然,親近自然是我們的本性。不過古人對任何事情都有分寸,種樹也不例外,他們認為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這五種樹木是不适合種在院子裡,所以古時候我們時常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種柳樹種桃樹的卻很少聽到種這五種的。
首先松樹和柏樹因為喜歡陰涼的環境所以時常生長在墳地周圍,在古人極為迷信的時代,生死也是人們最不願談及的,所以這自然成了不吉利的典型,所以首先便把它們拒之門外了。而梨樹雖不是因為上面的原因,但因為名字取得不好,所以天生就注定了被古人嫌棄,那時候尤其注重諧音,梨與離同音,将梨樹種在院子裡古人看到梨樹就想到分離,這當然不行。抛開梨樹不說,即便是吃梨也不準分開吃,即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有的地方仍然時常聽到長輩打趣不讓分梨的情形。
與梨樹有着相同命運的還有桑樹,也不知道是誰取的名字,桑與“喪”同音,這比“離”更讓人難以接受,所以桑樹也很不幸地被老百姓拒之門外了。而槐樹則是另外一番說法,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地方也很介意院子裡種槐樹,因為槐樹上總會許多小蟲子,而且微風吹過還會時不時掉落下來,總讓路過的人驚出一身冷汗,如此看來讨厭也在情理之中了。而有的地方之所以對槐樹毫不避諱,是因為槐樹不像桑樹和梨樹那樣倒黴,而是娶了個好名字,槐和财諧音,常有“門前有槐,升官發财”的寓意。
總的來說,古人的俗語中的封建色彩一覽無餘,如今看來實在荒缪。對這五種樹木着實不公,不過好在如今教育普及,人們充分地認識到富貴吉兇與種什麼樹木并無聯系,所以現在有院子的也時常種些松樹梨樹,沒院子的也會在陽台或者房間裡種些盆栽,每天醒來看到那一抹綠色,聞道那一縷清香,就像天上的小鳥回歸自然一樣,一天的心情都是綠色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