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道:微信“親屬卡”功能你用過嗎?這是微信自帶的“代支付”功能,用戶可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用于消費。這個看起來溫馨、貼心的功能,最近被一些騙子盯上了,已經有不少人中了招!
【“親屬卡”被他人綁定 賬戶資金被盜刷】
近日,廣州發生一起詐騙案,嫌疑人吳某在網絡貸款群冒充貸款中介人和貸款審核員,誘使受害人和他建立微信“親屬卡”,成功盜取對方微信賬戶裡的資金。
警方稱,吳某利用了受害人對軟件功能不熟悉、急于借貸的心态,實施了詐騙犯罪。
【微信“親屬卡”:微信代付功能 可贈送親人】
“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用戶可贈送給父母、子女使用,每月消費額度在1分錢到3000元之間,次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資金将自動從代付方賬戶扣除。跟綁定銀行卡不一樣,“親屬卡”隻能用于日常消費,不能用于紅包和轉賬。
【記者親測:送“卡”過程簡單,隻需支付密碼】
近日,記者親測了微信“親屬卡”贈送過程,操作很簡單,隻需要支付密碼就輕松完成。
記者注意到,親屬卡可以贈予三類人:父親、子女和母親。記者注意到,以母親為例,在選擇的時候也可以選擇一個陌生人,不一定是母親,這樣一來也就存在了一些安全隐患。
【贈予對象可随機選擇 領取後才可以解綁】
記者發現,“親屬卡”送出後無法立即解綁。查閱資料後,記者才得知,贈送者要要麼等接受方領取“親屬卡”後,才能解綁;要麼就得等接受方24小時内沒有領走卡片,操作被系統自動取消。支付寶上同樣有“親情号”小程序,與微信“親屬卡”功能相似,也能随意指定贈送對象,每月消費限額1元到2萬元不等。網絡安全專家提醒,這類功能有安全漏洞,用戶需要特别謹慎。
東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教授宋宇波說,對于陌生人的好友請求,一定要警惕,不要随便添加好友,就是不要跟陌生人,或者是并不太熟悉的這種朋友建立這種經濟上的關系。因為現在特别是親屬卡是有代付功能的,一旦把權限授予别人的話,别人就可以直接未經你的确認進行支付。
微信推出“親屬卡”功能,本來是出于便捷支付的考慮,但綁定“親屬卡”就等同于默認接受方可以利用送卡方的賬戶随意轉賬,雖然金額有限,但仍存在安全風險。為了避免中招,專家建議提高此類功能的使用安全性,比如在接受方利用“親屬卡”消費時,送卡方需要二次确認等等。希望這一支付系統,能夠更加完善,别給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機。
江蘇台記者/範思成 王健安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