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專升本高校武漢輕工大學介紹
武漢輕工大學是全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國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亞東南亞大學聯盟高校,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源于1951年創辦的武漢市會計中等技術學校,曾先後隸屬于原國家糧食部、商業部、國内貿易部;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組建武漢糧食工業學院;1993年,改名為武漢食品工業學院;1998年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1999年,改名為武漢工業學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漢交通衛生學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先後整體并入;2013年,更名為武漢輕工大學。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現有常青和金銀湖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8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77萬餘冊,數據庫53種,電子圖書187萬餘冊;有教職工近1500人,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5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超過專任教師總數的90%;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000餘人;設17個教學院(部),開辦70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别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6個。
師資力量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堅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識功底紮實、富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50餘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國家級、省部級專家名師100餘人。學校聘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青年千人、國家高端外專、湖北省“百人計劃”和“楚天學者計劃”等80餘位高端人才擔任特聘教授。
學科建設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大力實施“特色興校”戰略。聚焦“大食品大營養大健康”領域,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農學和管理學為兩翼,工、農、管、理、文、經、醫、藝、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現有本科專業70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1個,“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3個;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0個,交叉學科碩士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類别(16個領域),其中 “國内一流學科”1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4個,“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擁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平台55個,其中國家級平台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學校被列為2019年度湖北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教學建設截至2018年5月,學校建有教學實驗室(中心)27個,其中湖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近年來先後建成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精品課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一批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在近三屆省級教學成果評選中獲優秀教學成果獎27項,其中一等獎8項。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翻譯、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制藥工程、包裝工程、水産養殖學、物流管理、旅遊管理、視覺傳達設計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環境工程、工商管理、産品設計
學校榮譽學校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通過以黨風帶教風、以教風促學風、形成優良校風,不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黨委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先進黨委中心組等榮譽稱号;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數十項榮譽。
學術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平台47個,其中國家級平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
研究成果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能力,是全國食品、畜牧飼料水産行業重要的研發基地,特色優勢明顯。近年來,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500餘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60餘項;出版著作、教材850餘部;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2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6項。獲授權專利154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670餘項。學校瞄準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和湖北食品支柱産業改造升級等戰略需求,充分利用學校學科及科研優勢,當好行業科技“孵化器”和企業發展“助推器”,培植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糧油食品飼料品牌,扶持了一批國内農産品龍頭企業和地方支柱産業,為行業科技進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湖北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秀組織單位”、“首批湖北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和“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先進高校”。
科研成果獲獎情況(部分) | ||
科研項目 |
獲獎等級 |
獲獎年份 |
油料低溫制油及蛋白深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7年 |
糧食保質幹燥與儲運減損增效技術開發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9年 |
油料功能脂質高效制備關鍵技術與産品創制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6年 |
闆粟加工、綜合利用技術及系列産品研究開發 |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09年 |
全系新型低壓精米加工機組 |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9年 |
紫蘇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新技術 |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9年 |
油茶籽油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及産業化應用 |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6年 |
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産生物有機肥技術及應用 |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6年 |
館藏資源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的紙質文獻超過151.4萬冊,電子資源數據庫55種,涵蓋期刊、圖書、學位論文、音視頻、圖片、報告、标準、年鑒、教程等多種文獻資源,其中包含中文期刊10300多種,外文學術期刊2200多種;館藏本地電子圖書69.15萬冊,遠程電子圖書100萬冊;學位論文640萬篇。 [20]
學術期刊
《武漢輕工大學學報》以基礎理論、應用科學、工程技術、管理科學等為主要刊登内容,涵蓋食品、生物、化工、機械、電氣、計算機、交通、建築與土木工程、營養與安全、數學、物理等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設有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工程技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高等教育研究和綜述等欄目,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台灣(CEPS)數據資料庫的收錄期刊。
合作交流
學校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俄羅斯、智利、日本、韓國、印度等十幾個國家的20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國際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及科研合作。學校堅持推進國際化辦學,穩步發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積極實施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武漢論壇,搭建國際交流平台;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實施國際學生學曆教育項目,招收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兩個層次的國際學生,做好“留學輕工大”品牌。學校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合作不斷深化。
湖北專升本之武漢輕功大學專升本報考數據(2020年-2022年)一、2022年武漢輕功大學專升本專業及報錄情況
二、2021年武漢輕功大學專升本專業及報錄情況
三、2020年武漢輕功大學專升本專業及報錄情況
通過以上三年武漢輕工大學的湖北專升本招生數據對比,鑫睿老師為您總結呈現出以下特點:
總之,湖北專升本公辦院校錄取率一直偏低,尤其是像武漢輕工大學這樣的湖北省會一本高校,競争往往最為激烈,建議備考武漢輕工大學的湖北專升本考試同學從大一開始就應打好基礎,最後兩年更應全力認真備考。同時及時關注官方招生簡章最新消息,以免出現學校當年不招專升本的情況。感興趣同學還想更多咨詢歡迎關注“鑫睿專升本”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