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7-01 04:39:45

壹心理主筆團 | 碗仔



張靓穎,哭了。

距離上次痛哭,已經一年了。

她說,哭是有時限的,她隻允許自己哭

3 分鐘。

說實話,我對她的記憶,來源于萬人轟動的“大型逼婚現場”。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1

4 年過去了,在反抗母親去“結婚”,婚後不到 2 年又“離婚”的一地雞毛後,最近卻在一檔《人生選擇題》的綜藝節目裡,忍不住落淚。

當她笑着說,自己還渴望愛情的時候,我很是心疼。

一個噬愛如命的人,得有多大勇氣,才敢在愛錯渣男 10 多年後,依然相信愛情啊?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2

2016 年,張靓穎幾乎與媽媽“決裂”。

她不惜一切代價,都要跟媽媽眼中的“渣男”馮轲結婚。

渣男到底有多渣?

媽媽控訴:

“倆人戀愛的時候,和前妻糾纏不清,張靓穎‘被小三’;


在張靓穎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移其資産。他呢?成了公司的最大股東;


10 多年來,張靓穎隻能“被擁有”一張信用卡。他倒好,打賞女主播從不手軟”。


句句珠玑,聲淚俱下。

但,張靓穎就是非他不嫁,跑到意大利辦婚禮去了。

原以為,這段鬧劇随着婚禮結束,就大結局了。

結果,倆人去年就傳出分居,且辦完婚禮後一直沒領證的消息。

好友紛紛為張靓穎打抱不平,還暗戳戳地踩了馮轲一腳。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3


明明就是蓋章公認的“渣男”,為什麼她就是不離開?

或許,一切都得從她的童年說起。

張靓穎曾在采訪中透露,小學一二年級,爸媽就分開了。


那時候,她對離婚還沒有概念,内心充滿着各種疑惑:

“為什麼爸爸好長時間都不回家?


為什麼他像是“人間蒸發”一樣,從我的生活裡忽然消失了?


過生日那天,爸爸終于回來了。可為什麼他連我幾歲,喜歡什麼,都一概不知?”。

殊不知,這場災難才剛剛開始。

15 歲那年,爸爸得了肺癌,從發現到去世,不到一個月。

她哭得很慘,“我突然覺得,爸爸對我還是很重要的”。

那一刻,心底裡的那個洞,随着爸爸被火化,也一并埋葬。


直到馮轲出現,她隻有 18 歲,而他 37 歲左右。

這個男人,是伯樂。一手将她從小酒吧帶到格萊美、維密的舞台。

是男友,給了她愛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她情感投射的“爸爸”。


18 歲,她是懵懂的少女。

她享受被他照顧的安全感,例如送她回家,買衣服給她。

她依賴他,“超級女聲”比賽期間,他動用一切朋友關系,四處為她拉票。

她隻需要把歌唱好,其他的都由這個男人,替她做好。包括保護她、支持她。

那一刻,心裡的那個洞,被他“補好”了。那是她曾以為永遠缺失的“父愛”。


我不想妄下定論說,這對她而言,是好還是不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互相成就。

馮轲欣賞張靓穎的才華,張靓穎依賴于馮轲的臂膀。

但有一點可以确定的是,不幸的童年經曆,影響了她的擇偶觀。

她需要一個比她大很多的戀人,來充當“爸爸”的角色。

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戀父情結(Daddy Issue)。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甘願順從他。

盡管有時候是不平等,甚至受控制的關系,但她始終不願意離開。

她對父愛的渴求,比任何人都要強烈。

同樣,她也更害怕,“他會離開我”。


具有戀父情結的人會以為,是“爸爸抛棄了我和媽媽”;或者“因為我,爸媽才離婚的”。

在依戀關系中,她需要一根确切的“救命稻草”(如結婚證、承諾),才能确認“他真的愛我”。

一旦發現對方可能會離開,就會拼命地将他抓得更緊。

她接受魯豫的采訪時說過:

“我很沒安全感,甚至因此錯過一些好的東西,所以我要求自己不能主動失去”。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4


于是, 2015 年,她毫無預兆地,主動向馮轲求婚了。

她無法想象,沒了他,要怎麼獲得,“在爸爸身上沒有得到過的愛”。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5


“人生下來就應該有危機感”。

聽到她說這句話,我很壓抑。

我無法想象,她到底經曆了什麼?

哪個小孩從生下來的那刻,就已經缺乏安全感?

她笑着說,我一生下來,我爸就問了我媽一句話:“是不是抱錯了?”。


我不知道她是否在逃避事實,所以才為爸爸開脫:“可能是一句玩笑話”。

事實又偏偏告訴她,就是這樣的。

他渴望男孩,可惜她不是。

所以,無論哥哥怎麼調皮,打爛什麼東西,他們都一副無所謂的态度。

畢竟,孩子嘛,孰能無錯?


但是,隻要她犯一丁點錯,重男輕女的奶奶,就會跟媽媽告狀。

好雙标哦,也很殘酷。

小小年紀的張靓穎,活得很卑微:“憑什麼?”。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6

還沒等她想明白,父愛就缺失了。

母愛呢?又過于“溺愛”。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寵愛,而是像武志紅老師說的,近乎控制的愛。

張靓穎說:“我媽對我的教育是說一不二的,她為我做決定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離婚後的媽媽,與女兒相依為命。

我已經失去丈夫,不能再失去女兒了啊。所以,無論大小事,她都要控制。

張靓穎與馮轲在一起,長達 10 多年。

在這期間,她明明可以用各種方式,說服女兒。

很顯然,她沒有這麼做。

反而是在女兒以結婚的方式,來“脫離”她的時候,她意識到,自己要“失去”她了。


所以,她要控制:“戶口本在我這,你根本結不了婚”。

不可置否的是,媽媽很愛張靓穎。但這種脅迫的愛,無疑是控制。

如此一來,張靓穎不但沒有獲得愛,反而更缺愛。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7

當主持人華少問她:“你能接受中年仍舊孤身一人嗎?”的遊戲設定時,她不接受。

整場遊戲下來,無論她被設定遭遇了多大的困難,都選擇接受。

除了“背上巨額債務”和“孤身一人”。

因為,這都是她親身經曆的痛苦。


她實在太渴望愛情了。

也就是“戀愛饑渴症”,但這不是貶義詞。

對她來說,隻有愛情可以獲得安全感、被愛的滿足感、被關心的重視感。

這種“索取愛”的方式,表面是依賴,實質是恐懼。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8


她害怕不被需要,害怕不被關心。究其根本,是缺乏自我價值感。

隻有在她被愛的時候,被需要的時候,她才覺得自己在愛情裡,是有價值的。

愛情是必要的嗎?

在她的世界裡,是的。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9

“缺愛”這個詞對我來說,并不陌生。

我也是其中之一。

隻是,當咨詢師問我:“為什麼你總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時,我開始思考,它存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缺愛的人,真的很慘嗎?


大家看完節目後,都在哀歎“張靓穎,好慘一女的”。

我卻為這個傻女孩,感到驕傲。

以前,她從不會思考“我要反抗”這件事情。

現在,她和媽媽的關系是:

“你表達你的觀點,我也表達我的觀點,但你不要讓我認同你的觀點”。

這種轉變的關鍵點在于:離開馮轲後,她開始尋求,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很少人知道,張靓穎最羨慕的歌手,是 Taylor Swift (泰勒斯威夫特)。

她羨慕她的自由,羨慕她的特立獨行。

更重要的是,她羨慕她敢于“表達”。

表達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内心痛苦的人,都是會有很多顧忌的。

小時候,家庭重男輕女被忽視,她害怕:“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出道後,因為藝人的身份被關注,她恐懼:“我會不會說錯什麼?”。

謹小慎微,謹言慎行。

可是,一直的退讓或拒絕,“并沒有讓我對這個世界更簡單直接一些”。

與其讓自己活得這麼痛苦,不如過得自在一些。

這份羨慕,給她帶來勇氣。

她學着讓自己去表達,“什麼可以,什麼是不可以”。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10

我喜歡這樣的她:對自己的人生,擁有主動掌控的權利。

華少問她:“父母制造壓力催婚,你接受嗎?”。

我明顯地感覺到,她與媽媽的關系,有了幾分“自我覺醒”的味道。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你隻是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你們之間有親情的聯系,有交流。


你可以先帶着他一起,傳達你對這個世界的第一認知、觀感。直到,他建立屬于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

但你不可能把你心裡想的百分之百建立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壓力。


你可以把它描述成一種愛,但它仍然是一種壓力。”


我不能說,她已經走出舊的人生模式。

至少,比起被動接受,現在的她内心藏着一股“升級打怪”的力量。

我忽然明白,為什麼愛錯渣男 10 多年之久,她對愛情,依然渴望?

因為,她開始不再依附,而是選擇自救。

盡管過程很艱難,但比起園囿于固有的模式,她更願意帶着傷痛走出去。

精神分析學家施琪嘉說:“沒有沒有創傷的人生,隻有沒有創傷的結果”。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種創傷,但不是所有創傷,就一定導緻負面影響。

因為我們的内在世界需要構建。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11


就像你褲子破了個洞,你會想辦法去補,而不是逢人就哀嚎“我真的很慘”。

當然,每個人占據的比例不同。可能我隻占四分之一,而你卻占了二分之一。

但我們最終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

修複。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12

人生總是相似又不同,不同的人有相似的塵世和相似的愁。

對于缺愛的人來說,親密關系是一道坎。

要想改變,首先且必要做的事情是:覺察。

思考一下,最近引起你強烈情緒(恐婚、憤怒、悲傷)的事情是什麼?

然後,想想在你的人生裡,這種情緒最早被你捕捉到,是什麼時候?

找出隐藏在你心中的内在小孩。


心理咨詢讓我受益最多的是:“質疑”情緒。

你可以不斷去想,為什麼我會這樣?

想想自己的行為背後,是否藏着這些觀念:“我不值得被愛”、“我害怕被抛棄”。

當你學會看見行為背後的模式,來一次自我對話:“我為什麼想要愛情?”。

如果你渴望戀愛、希望戀愛,隻是因為對方需要你的時候,能給你帶來自我價值感。


那麼,我建議你先冷靜,不要過于着急地進入戀情。

因為,自我價值感,從來都不隻是由愛情來定義,你要先學會“自我接納”。

你可以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我會欣賞自己”、“我會學着愛自己”。

然後,像張靓穎一樣,踏出你“第二人生”的第一步。


做一些讓你覺得有成就感的事情,不依附于别人,是真的感覺到“我是有價值的”。

因為這些價值的存在,你值得被愛。

而當你完全接納自己之後,你才能遇見,同樣接納你的人。

這段關系,是真實的,是純粹的,是具備更多安全感的。


畢竟,安全感是相互的,隻有當你自身擁有時,對方也能感覺到。

所以,好好愛自己,依然相信愛,渴望愛,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态。

我很喜歡做的一件事是,從别人的人生裡,看自己的人生。

時常在想,遭遇這樣的經曆,你扪心自問,還對愛情有信心嗎?


我覺得,還是會有。


對待愛情,對待生命,不妨借用《冷暖人生》主編季業老師的詞: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于牆角。


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世界和我愛着你。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13


PS:

1.文中截圖來源:綜藝節目《人生選擇題》

2.相關采訪資料來源:

(1)《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2017.11.08

(2)《背後的故事》之《張靓穎:我用所有報答愛》.2007.04.29


張靓穎感情生活細節(張靓穎綜藝首次坦露心聲)14

- The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