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好死不如賴活着",這句話顯得中國人非常"怕死",認為沒有什麼比死更可怕了。其實,中國人"怕死"不是因為沒有骨氣,而是因為——孝。我們常聽一個人說"我上有老下有小",這是中年人,他們身上擔子重,既要照顧生養自己的家庭,又要照顧自己生養的家庭。
生活的重擔他們從不敢怠慢,因為中國人從小接受孝道的教育,在我們看來,如果一個中年人意外去世,那麼和他(她)有關的兩個家庭(生養自己的家庭、自己生養的家庭)将會受到重創。在日本,有一部電影叫做《棄母山》,就是政府規定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人要被放到山上等死。
古代日本由于勞動力缺乏,獲得糧食的途徑很單一,就是自己耕種,如果一家中由勞動力(男人)、女人、孩子、老人組成,那麼就要将老人放到棄母山上,雖然不忍心,但是老人省下來的口糧可以救濟剩下的家人,把食物留給其他青壯年,才能獲得更多糧食。
劇照
而《棄母山》中的兒子和母親就是這樣,母親想為兒子分憂,兒子卻不忍心,但最終還是将母親背上了山,臨下山時,母親告訴兒子,她在路上撒了豆子,兒子順着豆子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這時,兒子抱着母親大哭起來,他決定帶母親回家,好好侍奉母親。
兒子的處境的窘迫母親早就看出來了,隻是不好說出口。為了養活勞動力,保證起碼還有一點糧食,棄母山是不得已的選擇。現在看來是荒謬至極,因為現在我們不愁吃。在中國,這樣犧牲一條生命來養活另一條生命的故事也是有的,比如郭巨埋兒(又稱為母埋兒),即郭巨想要埋掉孩子來養活母親,他對妻子說:"孩子沒有了還可以再生,母親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了。"
在挖坑時,卻意外挖出了許多黃金,這下郭巨可高興壞了,可以不用埋掉兒子就可以養活母親了。同樣放在現在來看也是荒謬的,這簡直就是"愚孝"的代表!一個小孩子(不是十幾歲的,是很小很小的孩子)能吃多少?大人能吃多少?
郭巨埋兒
這兩個故事,都是在糧食匮乏的背景下出現的,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凡有一點可能,誰會舍得用自己的父母或孩子的命來養活其他家人呢?當今社會,雖然世風不古、金錢至上,但孝道仍然占據人們的心。孝道是衡量一個人能否深交的準則,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父母對他\她不好的另當别論),那麼這個人就要遠離。
郭巨埋兒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但也有地方兩者"面目全非",一個信奉老人已經沒有幾天了,隻有孩子才是未來,一個信奉孩子沒有了可以再生,母親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了。不管是信奉哪個,都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形成出現的,背後都伴随着殘酷的社會現狀和時代。
反觀現在的社會,有子女卻去住養老院,這也是另一種"棄老山"。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參考:搜狗百科—棄老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