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前談到,史詩深遠地影響到西方文明的發展,中國古代則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産生和流傳下來類似的史詩。這一次,我們來說一下兩河流域和埃及在上古時代的文化傾向,再考慮一下早期華夏文明與它們有何異同。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得有點兒絕對,但也不無道理,這道理适用于個人,也适用于文明的曆史。
上古時代兩河流域和埃及
兩河:英雄曆險,終歸茫然
兩河流域,也叫美索不達米亞,就是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之間那塊兒土地,它産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詩《吉爾伽美什》。據信,距今四千多年前,兩河流域南端的蘇美爾有那麼一個國王,名叫吉爾伽美什。不過,《吉爾伽美什》這首史詩中的主人公與神仙們相熟過招,肯定不是真正的曆史人物。史詩中,吉爾伽美什野心勃勃,對于他的臣民多有不公。為了制約吉爾伽美什的行為,神祗們制造了一個同樣勇猛的野人,喚作恩奇都,派他來與吉爾伽美什争鬥。吉爾伽美什與恩奇都不打不相識,惺惺惜惺惺,很快成了好朋友。他們共同曆險,甚至殺死了天上派來的神牛。神祗們生氣了,後果很嚴重,處死了恩奇都。
吉爾伽美什痛失好友,想到人類無論怎樣強悍,終有一死,他于是踏上征途,要尋求永生的秘密。他曆盡周折,找到一位老神仙,那老神仙告訴他:你要是從此不瞌睡,就可以永生不死。吉爾伽美什試了試,保持了七天不睡覺,然後就撐不住了。他于是認識到,從設計上來講,人不能永生。不過,那老神仙看着吉爾伽美什頗有誠意,就給了他一種返老還童草,人老了,吃上它,又可以青春煥發。吉爾伽美什很高興,拿了那寶貝,打道回府。在路上,他到湖裡遊泳,把返老還童草放在岸邊,來了一條蛇,把那寶貝偷走了。吉爾伽美什發現後,心痛欲裂,但也沒有什麼法子,隻好接受人生有限這樣一個現實,他回到老家,在其餘年當他的國王。
顯然,史詩《吉爾伽美什》裡有一種悲觀的情緒,那就是無論人類多麼強大,終究難免一死,這就是命運。
《吉爾伽美什》中的哲學理念,反映出蘇美爾以及更大範圍裡兩河流域人類生活的基本狀态。這裡土地肥沃,催生了早期文明,但疆域沒有什麼良好的自然屏障,是個四戰之地,所以曆史上各部落各種族你來我往,頻繁征服,其中大的變動包括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等勢力的興替。生活在這樣一種動蕩不安的環境裡,兩河人感覺到世界之大、世界之亂以及人生的短暫與無奈,也不奇怪。
馴服獅子的英雄(亞述浮雕)(盧浮宮藏)
埃及:家常的日子,美好的來世
在兩河流域的西南方向,西奈半島沙漠和紅海的另一邊,那裡有有埃及,是另一個古老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埃及文明燦爛,但沒有創造出《吉爾伽美什》這樣的史詩,它的早期文學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自己的特性。埃及人早期文字裡主要有教益讀物,世俗故事,還有作為葬禮一部分的死亡之書。
比如,三千多年前中王國時期有篇作品叫作《杜阿-凱提之教導》。這文章的作者,一位書吏,以父親的身份對其兒子進行職業指導。他爹說,大多數活路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避之唯恐不及。你說那剃頭匠,他走街串巷,鬧得腰酸胳膊疼。木匠呢,他自己常年在外給人造房蓋屋,家裡的老婆孩子可憐見的沒人管。洗衣工,還有打魚的,他們在河邊水中勞作,很可能就被鳄魚吃掉了。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那麼選個什麼樣的職業好呢?答案就是書吏。“如果你能寫字,你的前景将好過上面我所描述的種種行當…… 抄書匠永遠都不用犯愁生計。”“此點你應該牢記在心,我已經為你和你的子孫規劃好了生活的道路。”
同樣出自中王國時期的《能說會道的農夫》,它好像是古埃及版的《秋菊打官司》。一個農民被一位領主的管家無理罰款,他于是來到領主莊園的門口,在那裡傾訴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這個農民很能講話,他發言滔滔不絕,連續在地主門前絮叨了九天。國王聽說了此事,專門派人悄悄地記下這位農民的演說。法老佩服這農民的口才,下令糾正對他的不當懲處。
你看,較之于兩河人,埃及人對于遠征冒險不大感興趣,他們關注自己的生活,日子過得比較實際。他們的很多文字是記錄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沒有那麼多的大英雄崇拜。埃及人的這種态度和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來源于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埃及的北面和東面是海,國土就是向南延伸的尼羅河流域那麼一個長條,兩邊就是沙漠。這種相對孤立和安全的環境保護了古埃及文明的存在和傳承。從公元前2700年左右開始,埃及法老的統治,經過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前後持續了差不多有兩千年。古埃及的穩定與繁榮,形成了當地人的一種溫和的生活态度,那就是日子過得還不錯,大家要珍惜。這種生活态度,與兩河人的嚴厲和悲觀情緒,形成了一個對比。
因為日子過得還不錯,古埃及人就想着,神仙對人很關照,安逸的生活應該會繼續到來世。這也是埃及和兩河不同的一點。在上古時代,兩河人沒有很清晰的靈魂觀念,在他們看來,人死灰滅,餘留的精神會遊蕩一段時間,然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英雄吉爾伽美什是那麼的懼怕死亡。古埃及人與此不同,他們相信人有永恒的靈魂,隻要能夠通過神祗的審判,人就可以與神同在,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觀念,催生了被叫作死亡之書的埃及文字。這種文字是禱文,也是咒語,其中有與神祗的交流,有對于如何過世的具體指引。面對神祗,過世的人們做出自己的陳述:
我不曾搶奪孤兒的财産;……
我不曾在領主面前說仆人的壞話;……
我不曾偷減神廟裡的供物;……
我不曾對秤鬥暗作手腳;……
我不曾在幹旱的季節壟斷河水;
我不曾壘壩試圖截斷激流……
這樣的陳述表明,埃及人認為當下與來世有道德上的一緻性,有良好表現的人們可以順利地進入幸福的來世。埃及人沒有兩河人那種叱咤風雲之後陷入憂郁的大英雄主義;他們注重日常生活,同時相信一個與神同在的美好未來。
神祗審判逝者(古埃及草紙畫)
較之于兩河埃及,華夏文明如何?
與上古兩河和埃及相比較,早期的華夏文明有什麼相仿和不同之處?
從一種意義上來說,古時的中國有點兒類似埃及。中國的中原地區也是相對孤立安全,東邊是海,北面有山,西抵荒漠,南界叢林濕地。中華民族在這裡世代生息,也沒有很強的背井離鄉、遠征曆險的願望。待到周公制定禮樂,更是一切以安定和諧為要義。在這種氣氛裡,華夏就沒有流傳下來西方那種歌頌強悍大英雄的史詩,倒是溫文爾雅的《詩經》成為華夏文明的主旋律。總之,上古中國人與古代埃及人一樣,故土難離,就想着安穩地過日子。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早期華夏與古代埃及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就是沒有那麼強烈的宗教意識,其理性主義倒是有點兒兩河文化的傾向。商朝的人信神鬼,有占蔔,有殉葬,到了周朝,人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人類社會本身,基本信念成為,天命之下,事在人為。至于究竟有沒有來世,來世又是怎麼一個樣子,中國人并沒有很詳細的闡述。中國人在這一問題上的反應比較實際,提出了解決的方法,那就是養孩子、祭祖宗。在他們看來,人有靈魂,也還是需要家族奉養。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就大在斷絕了對先祖的祭祀。所以,按照古代中國人的理解,所謂的來世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宗族的延續。對于一個宗教問題,中國人給出了一個人文的解決,說起來就是敬天、法祖、養孩子。
因為如此,中國人沒有修建金字塔,而是蓋起了太廟以及不計其數的遍布各地的宗祠。
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了,剩下的就隻是操作問題,好奇心就沒有很大的必要了。不過,也有像屈原這種人,他生長在接近蠻夷的南國邊境,雖然已經到了戰國時期,也還有一定的童心和幼稚性,所以寫出了《天問》這樣的詩歌。屈原問道,鲧一心治水,為什麼還被殛于羽山?天帝派來後羿,意在為民除害,為什麼他卻射瞎了河伯的眼睛,又霸占了他的妻子?女娲有體,孰制匠之?康回馮怒,墬何故以東南傾?他還問道,“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幾裡?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屈原所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史詩的級别,但是,自有周以來,中國人就不再那麼關注類似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更要緊的是怎樣好好生活,繁衍生息。你看,作為華夏文明主流的《詩經》,典雅端正,鐘磬和鳴,熱切而又溫馨地督促大家穩穩當當地過日子。你沒事别問些不着邊際的問題。
屈原《九歌》圖(佚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尋知客 2022-01-1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