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其本人口述,袁老師整理而來
前情提要:某985大學劉教授系本人的好友,本人經常向劉老教授請教,而老教授即将退休,他也痛快地将寫論文的捷徑一一傾囊相授。
本着普渡衆生、幫助廣大莘莘學子、助人為樂的初心,征得劉老教授的同意之後,本人就在公衆号、自媒體平台發布了《985大學老教授秘傳弟子的寫論文捷徑、技巧(系列)》軟文。
下面是系列2——撰寫文獻綜述的技巧。
文獻綜述的撰寫捷徑是把一些高水平的核心期刊論文與你主題相關的這些論文下載下來,仔細看一下這些論文的文獻綜述,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
文獻綜述寫作的重點要注意四個方面,下面我就具體地講一下這四個方面。
01文獻綜述的參考文獻不是簡單地将參考文獻進行堆砌,而是有機的聯系
這一點是說咱們寫文獻綜述的時候,應當将所列舉的文獻分為幾個“區塊”,而不是一股腦地往紙上堆。
例如有一篇寫得很好的論文,《城鄉數字鴻溝對城市化進程的阻尼測度》就是分為了:
【城鄉數字鴻溝的成因】【城鄉數字鴻溝的對策】【城鄉數字鴻溝的阻尼】等三個“區塊”來寫文獻綜述的。
其中,第一個“區塊”就是2.1城鄉數字鴻溝的成因,具體寫為對于城鄉數字鴻溝的形成原因。
不少學者都進行了探讨,研究結論可概括為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兩類。
其中,直接原因主要有城鄉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差距、居民信息技能差距。
間接原因主要有城鄉人口密度、地理位置、信息政策、信息市場的差異。
Hindman(2000)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研究了美國城鄉數字鴻溝的形成原因,結果表明比起地理位置來說,城鄉居民信息技能差距與城鄉數字鴻溝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并且這一聯系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加強。
Zhang和Wolff(2004)指出城鄉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差距直接導緻了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較低,從而形成了城鄉數字鴻溝。
Shanker(2011)認為印度的城鄉數字鴻溝是由城鄉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差距導緻的,由于農村地區地廣人稀,電信企業在農村進行信息基礎設施投資成本遠比城市的要高,且農村居民使用這些信息基礎設施較少,電信企業往往難以收回投資,因而隻得削減在農村的投資額,最終造成農村信息技術普及率低下。
鄒炳煊(2002)認為在現階段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差距是城鄉數字鴻溝形成的基本原因,它決定了農村地區有多少信息設施可用。
楊蓓蕾(2006)以及薛偉賢和劉駿(2011)也持相同觀點。林岚、吳垠和張軍(2006)指出造成城鄉數字鴻溝的原因首先在于城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較大差距,農村各類信息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民利用信息基礎設施獲得公共信息服務的便利程度較差。
楚俊國(2006)認為影響和制約農村通信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通信企業高投入、高運營費用、低收益,通信普遍服務機制長期缺位,也就是說城鄉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差距直接導緻了城鄉數字鴻溝的形成。”
第二個“區塊”就是2.2城鄉數字鴻溝的對策,具體寫為自城鄉數字鴻溝這一現象出現以來,學術界已經對其對策進行了研究。
現有文獻主要是從提高農民信息意識、加大農村信息軟硬件建設投入以及加強農民信息技能培訓三個方面來提出應對策略。
Parker(2000)采用問卷調查法在美國進行抽樣調查,共選取了1256名農村居民作為調查對象。主要是詢問了低價電腦、免費上網以及信息意識培養對于彌合城鄉數字鴻溝的作用,研究發現,信息意識培養是最為有效的彌合措施。
Nicholas(2003)針對德克薩斯州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問題,随機抽取了城鄉208位受訪者,對每一位受訪者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重點研究了城鄉居民的信息意識差距,最後提出應當調整目前的公共政策,加大對農村居民信息化的宣傳力度以培養信息意識,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Selwood,Atkinson以及Black(2005)針對澳大利亞的城鄉數字鴻溝問題,采用面談訪問(face-to-face interview)和二手數據收集(secondary data)方法分析了城鄉居民的信息意識知曉程度,從增加農村居民信息意識方面提出了彌合政策,具體措施主要是為農村居民提供免費的信息觀念和意識培訓課程”。
02參考文獻的排列不能僅僅簡單地以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而是要将文獻綜述中含金量高的高水平核心期刊上的文獻作為代表性論著,提取這些論述的觀點、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以及研究方法等。
在分為三個區塊的基礎上,即在區塊内部,可以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出參考的文獻,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列幾個水刊論文或者爛刊的文獻,而是要精挑細選,力争列出的文獻都是高水平的核心期刊上發表的。
這裡我要說的是,列舉的高水平刊物可以南大核心目錄排名或北大核心目錄排名為準。
至于國外的雜志,可以華南理工大學或中國科學院SCI、EI分區為準,列出的文獻要精,不要求多。
本文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