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言》讓演員自己闡釋表演藝術的艱辛與收獲
1905電影網專稿近日的綜藝市場似乎一直在降溫,與此前競技式的節目不同,“慢綜藝”占據了主流。
從最初“黃小廚”黃磊的《向往的生活》,到《漂亮的房子》裡吳彥祖變為建築師,雖然吸引的粉絲不盡相同,也陸續創造了一些話題,但始終沒有全民爆款出現。
直到這個節目橫空出世↓
沒錯,我要說的,就是才出兩集就頻繁霸占熱搜的《演員的誕生》。
不過這檔節目真正引起影妹的注意,卻并不是因為《演員的誕生》環節考究、規則嚴謹,演員充分醞釀内在情緒帶動外在肢體語言創造出具有信服力的表演。而是因為“章子怡扔鞋”(你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章子怡因為鄭爽而與劉烨“爆發”現場上演“殿堂級”吵架這一段,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什麼,你還一頭霧水?送上動圖↓,不謝)
被全程霸氣的章子怡震驚了一臉
“國際章”究竟是否在當時以“表演”為借口手撕鄭爽怒怼劉烨,我們無從得知。但她所說的“信念感”以及之後對演員這個職業的感觸,卻道出了很長時間以來被忽視的真相。
“信念感”并非章子怡獨創的名詞,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名的《演員自我修養》一書中,“信念與真實感”便單獨開辟一章,可見其在表演藝術中的特殊地位。以下摘錄書中語句以供參考:
《演員自我修養》一書被譽為“表演的聖經”
“對我們演員來說非常重要的就是角色内心生活的真實性以及對其真實性的信念。我們關心的不是舞台上我們周圍的真實物質存在……劇場裡的真實指的是演員在創作時候所必須運用的演劇的真實。大家一定要謹記從人物内心出發,為虛構的場景與人物行動灌注生命力,直到你對自己所制造的真實感達到了完全滿意的狀态,直到你在感知上萌發、喚醒了信念感,相信自己所體驗的真實。這就是 ‘證明’的過程。”
也就是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推崇演員應以内在的信念來塑造戲劇的真實感,通過本人對舞台的信服而使搭檔、觀衆也迅速進入情境,從而産生真實感。信念與真實相輔相成、互為依存,離了這兩個元素,演員便無法體驗人物,更難以談及創作。
從這一點而言,反觀鄭爽在即興表演時與任嘉倫對戲的表現,她的頻繁笑場确實讓大家感到出戲,或許是因為與第一段不同,即興發揮沒有時間迅速設置好人物小傳并調動内在儲存的情感體驗,鄭爽對于自己将要出演的角色并沒有信念感,緻使整個情境在構造的過程中不斷崩塌潰散。
不過,年輕演員欠缺表演經驗,應變能力不如前輩老道其實也在預料之中,他們畢竟都有成長的空間。但比演員缺乏信念更加令人焦灼的是,節目整體的定位、營銷宣傳和具體設置細節似乎也讓人難以捕捉真實感。
比如說首集的“年度大戲”,章子怡黑臉怒扔劉烨皮鞋。她對于演員的諄諄教誨不是節目突出的重點,這一場假意吵架爆發的激烈沖突卻當仁不讓成為首要宣發素材,全網的表情包。
仔細看視頻後會發現,章子怡隻扔了一隻,但劉烨彎腰撿了一隻鞋後,還起身去夠不遠處的另外一隻。
影妹數學不好,所以“國際章”到底扔了幾隻鞋?發飙的鏡頭裡明明是一隻啊……
難道扔了不止一遍?還是扔第二隻的鏡頭被剪掉了?前後完全對不上,作為吃瓜群衆,影妹覺得剪輯似乎不太走心。
至于女演員之間的合作,節目組所呈現的效果,突出了女演員之間暗中較勁的狀态,大家看起來都火藥味十足,節目組無疑想保持《演員的誕生》話題度。對于兩個人真正的表演心态,以及不同流派演員表演風格碰撞的關注,明顯少于“PK”這一元素。
比如黃璐與劉芸還原《親愛的》,台上台下都頗有幾分“劍拔弩張”的架勢。先是劉芸台上委屈大哭表示自己無法在對手跳過大段台詞的情況下接戲↓
後面又切到黃璐的采訪,似乎特地保留了她說的這句:“我覺得我沒有輸”,似乎有意表明黃璐對于評委的判定并不服氣。
更不必細說戲一向很多的于正發微博怒怼黃璐,讓事件仿佛蒙上重重迷霧,加重了神秘感和複雜性。
而在制作方面,辛芷蕾與舒暢演的片段摘取自《金枝欲孽》,但結尾的配樂卻選用了《甄嬛傳》中的曲子。這段主旋律,“嬛嬛”的粉絲們一定不會陌生。
既然劇本沿用了《金枝欲孽》的故事,那麼就理應在配樂、道具等元素上進行統一,否則就給人以不嚴謹的觀感。雖然都是宮廷戲,但《金枝欲孽》與《甄嬛傳》是兩部劇的範圍,不應該趨于混淆,模糊故事之間的界限。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楊玏與王亮的表演都沒有劇本做支撐,節目組所給的紙上隻寫着“演自己的故事”,導演組還請來了雙方的父親,似乎有意緩和王小利與王亮的父子矛盾,以情感作為這一期的主題。
章子怡和周雲鵬的對戲,隻有劇本大綱作為骨架,血肉還需演員自行填充。
楊玏為宋丹丹送上的“驚喜”,并未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内完成作品,反而變成了《我愛我家》劇組煽情合唱大聯歡。說好的表演呢?
在點評時,除了一些質感實難恭維的演出外,宋丹丹等大多都傾向于體面周到、滴水不漏。畢竟演藝圈變幻莫測,他們對于人情的顧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評價的專業性和犀利度。
第三集尚未開播,就已經引發新一輪争議——王俊凱似乎是頂撞章子怡:“我對你有點兒失望”的評價,沒頭沒腦的一句:“你怎麼不看看你自己呢”讓在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這是唱“左手右手慢動作”的王俊凱?剪輯産生的宣傳效果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演員的誕生”暫且擱置不提,倒像是見證了好幾場“戲精的誕生”。
因為擔任評委而遭到非議的“火華社社長”劉烨也發微博斥責節目組,後秒删。
此外,節目中演員時而還原電影段落,時而重現電視劇情節,但演員最終都在舞台上進行表演,電視和網絡平台上進行輸出。章子怡就注意到了這多重媒介的混亂性,在點評時也對舒暢加以提點↓
為發掘好演員而營造一個最為純淨的環境,摒除和屏蔽炒作、娛樂性等雜音,難道不是這類節目的初心?
用自己的形體與靈魂為泥,塑造出另外一個與自己全無幹系的人物,這是何等神聖的職業。但如果以綜藝的形式來摹刻并複原表演的紋理這一意圖難以理想化,那麼我們不妨在冬日夜晚靜心聆聽表演者自己的所見所思、所聽所想。
由電影頻道《今日影評》與演員周迅攜手制作的《表演者言》,就是這樣一系列靜水流深、夜話藝術的評論類節目。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節奏緊迫、壓力繁重,這樣的節目俨然有如汩汩清流,祛除邪魅,滌蕩污濁之氣。
嘉賓陣容方面,《表演者言》請來周迅、黃渤、秦海璐、段奕宏、蔣雯麗、王千源、趙立新等一派實力出衆的演員來為表演者發聲。相較于綜藝的出奇制勝與競技比拼,《表演者言》更加樸實無華。
不去在既定規則内強行判定哪種表演更加高級,但可以用光影重現與娓娓道來的方式讓觀衆自行感受何為“已臻化境”。演員們的感悟與理念卻字字珠玑。每期節目都有表演者筆記,使觀衆與電影愛好者得以提綱挈領。
在昨天播出的第一期《表演者言》中,黃渤的“關鍵詞”是“求實”,這恰好與我們所說的“信念與真實感”相契合。
黃渤透露自己在接受專業配音訓練的過程中,僅僅是“哭”與“笑”就要練習兩個月,北電清晨表演系同學也會練嗓,而他們則是“哈哈哈哈”,鬼哭狼嚎之聲不絕于耳,吓得外面的圍觀群衆以為電影學院改成了精神病院。
在《鬥牛》中,黃渤飾演一位看管奶牛的農民。黃渤表示: “當時有馴獸師,訓練牛的動作。但是我要跟它演戲,它跟我沒有情感,是完全能夠看得出來的,它一直在找馴獸師。”後來,黃渤就朝着“養牛專業戶”的方向發展。陪着牛吃草,沒事依在牛身邊。“後來我根本不用說話,我站起來走它就要走,我到哪停它就停。”在長期的磨合與陪伴之下,真實的情感慢慢滋生。
拉牛走過山坡的鏡頭,是這部電影開拍的第一個鏡頭,黃渤一遍又一遍地演,跑爛了37雙棉布鞋,拍了一百三十幾遍。他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三十六條還不錯。
如果說《鬥牛》中最難的是和牛之間情感的搭建,那麼《親愛的》中,黃渤飾演的丢失孩子的父親則是充滿了内心情感的掙紮。在這個時候,真實感尤為重要。
在演《親愛的》之前,因為角色有人物原型,黃渤看了很多之前的紀錄片來為自己将要營造的真實感尋找憑證。這位父親在找到孩子的那一刻,坐在火車站的長椅上,一邊打電話告訴家裡人孩子找到了,一邊用手抹眼淚。黃渤坦言:“你以為他會有一個情感的爆發,但他反而很安靜,他的疼痛在任何一刻都是極其準确的。”
丢失孩子對于父母而言是切膚之痛,黃渤認為,自己的表演就算再真實,也隻能夠表現出真正真實場景的萬分之一。“高級的表演,是達到度的真實。演員要在表演的背後找到真實的依據,而不是你以為的真實。”這些植根于實際創作中的心得感受,透露着傳授者的智慧、自知與警醒,十分難得。
黃渤對于演員職業的尊重有目共睹,無論天賦占有多少比重,他永遠是在體驗角色的道路上最為刻苦的那一個。多年的積澱讓他在面對一些人物時已經駕輕就熟,即便在《極限挑戰》最新一期的節目中,他也将“父親”這個遊戲中扮演的角色融入了自己真實的情感。
周迅也分享了自己磨練演技、汲取養分的一些經驗,透露自己會經常看一些紀錄片學表演。在節目最後,她還寄語年輕演員:“創作過程中的核心不能丢,你越幹淨,它越貼合。不能被物質所打擾,一定要有定力。”可見内心的純粹至關重要。
究竟什麼樣的表演才是最好的?這似乎沒有唯一答案。黃渤的結論是,隻有在不斷的探尋與嘗試中,或許才能找到平衡。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不妨暖一壺佳釀,在溫習黃渤與周迅的“表演者言”之後,共同期待第二章中秦海璐的出場。她将就演員的控制力這一點來分享自己的見解。
表演說到底,還是要聆聽“表演者”自己的體會,這些發自内心的語句才擲地有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