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遨遊是人類共同的夢想,我們正在一步步征服頭頂的那片星空,緻力于探索遙遠宇宙的秘密。除了那些令人為之震撼的飛天名場面,相信大家也對浩瀚宇宙充滿了好奇,那麼今天,就請繼續跟随紅船旅文,一起來了解那些有趣的航天知識吧!
↓ ↓ ↓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航天器是“撞”上去的1959年9月12日,蘇聯發射的“月球”2号探測器按計劃到達了月球,并以每秒3.3千米的高速度精确地撞擊在月球表面,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将人造物體降落在月球上,它在撞到月面之前,還向地球發回了有關月球磁場和輻射帶的重要數據。
1957年11月3日,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借由蘇聯“太空載具史波尼克二号”升空,但幾小時後因太空衣隔熱不佳成為“火燒狗”。萊卡短暫的太空旅程證明了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火箭發射後一定的嚴酷環境,為未來的載人飛行鋪平了道路。
美國在2018年8月12日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是航天史上航速最快的人造物體,最高時速達到70萬千米。要知道,地月距離為38.5萬公裡,以帕克探測器的速度來說,從地球飛到月球隻需33分鐘;中國最南和最北相距5500千米,其隻需28秒就能飛越中國南北兩端。
天氣條件對于航天發射至關重要,淩晨的天氣狀況比較穩定,雲層更少,有利于火箭發射及信号的傳播,同時,可更好地利用望遠鏡等天文設備,對觀察到的發射情況做出總結。此外,由于淩晨整體環境亮度較低,火箭噴射火焰飛向太空時非常顯眼和突出,有利于地面光學和測量設備跟蹤到目标,收集相關信息。
航天冷知識
太空是寂靜無聲的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是不能傳聲的,而太空就是一個接近真空的環境,所以在太空中,我們聽到的周圍環境都是悄然無聲的。
美國航天員斯科特•凱利之前與自己的孿生兄弟一樣高,但是經過340天太空之旅後,他竟長高了5cm。專家指出,因為沒有重力的作用,航天員在太空長期生活會引起脊椎伸長,從而比進入太空前更高,當他們返回地球一段時間之後,便會恢複如往常。
雖然航天員不可能脫下航天服跑到太空去吸一口,但卻可以聞到機組人員從艙外太空行走返回時的氣味。專家認為,由于艙内屬于有氧環境,這些來自太空、附着在衣服上遊離的氧化性很強的氧原子,可能會把艙内的氧分子氧化成臭氧,因此就會有一股類似焊接煙霧的刺鼻氣味。
心連廣宇,志在蒼穹!人類不會停止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更不會停下邁向更遙遠太空的腳步。中國航天事業砥砺奮進,實現了新的跨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迹,紅船旅文将繼續為大家科普更多的航天知識,積極弘揚航天精神,讓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揭開宇宙之謎,在浩瀚宇宙中擁抱星辰大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