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18:10:54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

同學,進群了嗎?

伴随着花樣百出的錄取通知書而來的,除了愉悅的心情,還有一個熙熙攘攘的新生群。有人不堪吵雜,果斷屏蔽的同時,也有人在裡面鬥圖水群,玩得不亦樂乎。

新生群的本意,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可靠的交流平台,向有經驗的師兄師姐取經讨教,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能及時獲取信息和貼士。有時還能在裡面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增強歸屬感。

但是,這凝結着美好願望的新生群,卻在不知不覺間被添了油、加了醋,發出一股又油膩又腐朽的酸臭味。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

摻進來路不明雜質的新生群,真是分分鐘讓人不想上大學了。

新生群的醜陋油膩八大招,你曾經中過幾招?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3

爆照是假,勾搭是真

“新人進群請爆照”

油膩新人群最常規的套路,莫過于一見到有新人進群,就大喊的那句“新人進群先爆照”。

死死盯着群人數增長的學長,就像衙門前十二時辰駐守的小吏,一見到頭像或昵稱像是個女生的新人進群,就開始大肆起哄要求爆照。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4

如果覺得這隻是一種略顯粗暴的歡迎方式,小新同學不禁為你的天真爛漫捏把汗。

爆照是虛,強撩是實。你以為爆照隻是為了大家熟悉,拉近距離。實際上,動機不純的人可能早已為你的外貌打了分,盤算着要如何扮演好學長的角色,僞裝成性格好的帥哥學長,引誘入世未深的學妹飛入他的捕蟲網。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5

我嘔了,你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指責餓狼上身的學長。同樣在暗處守候的,也許還有内心打着同樣的小九九的學姐。一些主動瘋狂爆照,暗示自己單身的學弟學妹,心裡大概也有将自己迫不及待地推銷出去的想法。

堂堂新生群,成為目的暧昧不清的婚戀交易批發市場,真不知是線上紅娘網站的悲哀,還是關注學生優生優育工作的輔導員的磨難。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6

認識美女是新生群的目的嗎?是我我也踢。

當然,這嘴皮子遊戲也并非毫無價值的。有的人還沒開學,已經在新生群裡勾搭上,在一起了。

這種社交童話,我們隻能祝願他們有個幸福美滿的結局。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7

大學微商第一人

“二手洗衣機了解一下”

初到學校,對環境和交際都一無所知的新生們天然成為了各種兼職電話代理、電器代理的獵物。

在搬宿舍的一片混亂中,伺機而動的校園大使們開始以關心學弟學妹的生活為由,在宿管阿姨的火眼金睛之下以各種花樣潛入宿舍樓,開始一年一度的割韭菜運動。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8

這波運動,漸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新生群裡,廣撒網讓大使們的收割效率更高。

他們先是跟新生唠嗑聊家常,在以活潑的表情包和勤懇的态度赢得學弟學妹的信任後,終于漸漸露出了真實的意圖。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9

以前遞的是花花綠綠、美術水平不咋地的宣傳單張,裡面印有大小家電的價格,跟大潤發的每周優惠指南有九成相似。現在發的就是零成本、但情深意切的銷售廣告了。

這一屆師兄師姐,賣的東西更豐富:

賣“刹車有點舊的自行車”“質感很好的電熱水壺”“八成新排插”等二手貨品是為自己的舊投資回點血,隻要東西定價合理,也算是兩家歡喜。

但是,以小号進入新生群釣魚賣電話卡、英語報紙、銀行信用卡的,就是赤裸裸的新生專享推銷套餐了。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0

做個新生群管理員,真不容易啊

讓學長學姐不賣東西是不可能的,新同學們在大學的第一課,大概就是學會辨别良莠,學會拒絕吧。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1

吹水裝逼,請出門轉右

“也不知道你們水平怎麼樣”

“語言藝術就是一切”的新生群裡,總有一群看似實力超強,不屑與普通同學為伍的活躍分子。

在他們的言語間,明顯流露着一種“老子天下第一”的自豪感和優越感,試圖在素未謀面的時候,以氣勢壓倒對方,赢得全群的焦點。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2

比tony老師還要耀眼的巨星,就在新生群裡。

新生群就是一面鏡子,讓你知道當年有多弱智。愛吹牛的人,上至老學長,下至小學妹,跨越年級階層,不分你我

關于吹牛的内容,在運動領域分布最廣泛,顔值、智商次之。

吹牛的方式也有很多種,直接說自己厲害的是一種,常見的名頭有“五角場庫裡”“大學城安東尼”“x大吳彥祖”之類的,也有進群就大肆宣揚自己看不起本專業,大二一定要轉走的類型。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3

還有一種,是以表情的方式表達自滿情緒的。

那些每句話結尾都帶着哭笑不得emoji的人,表面是在謙虛,為自己營造人畜無害的談話态度,其實還是在透露着自己的嫌棄,仿佛在說,“和你們說話,真的好費勁啊”。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4

小新同學一個小建議:那些打球真正牛的人,第一句對白總是一樣的——“我不會打”。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5

我是進了個卧底接頭群嗎

“dbq,bhys,drl”

00後有獨特的語言系統早已不是秘密了,dbq、ssfd早已出圈,在95後叔叔阿姨那邊廣泛使用,但真正困難的,是四個字以上的句子。

變化多端的拼音首字母組合,可以幻化出無數種意思,在沒有任何語境和标注之下能看懂的,才是合格的同齡人。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6

drl,還是你們保密工作做得好。

那些看着滿屏字母滿天飛的大哥大姐們,雖然賬号還在群裡,精神已經被排擠了。看看00後的聊天記錄,真是将文字極簡主義發展到頂峰,也将非同齡人隔絕在互動之外。好好說一句中國話,好像有點難。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7

用字母堆砌而成的溝通高牆,不是老人家們努力爬,就能爬得上去的。95後和00後,終究是兩個年代的人。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8

這是新生群還是黑社會?

“這邊是校會,不是院會哦”

本來以為,新生群隻有一個,大家和睦相處,談笑風生。

沒想到,表面的風平浪靜,底下的水竟然這麼深。

在新生群發志願者招募廣告,要注明自己的組織是校會還是院會,一方面可以說是為學生提個醒,另一方面就是赤裸裸的搶人大戰了。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19

更有甚者,還注明加入志願者能幫進學生會。連學生會都需要内推了?這赤裸裸的亂象,血淋淋的競争,小新實在看不懂。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0

本來就對情況不太了解的同學們,隻能在群裡看到鋪天蓋地的社團宣傳,花樣百出的拉人進群,劃分自己的地盤,卻沒有人靜下心來,為他們解答疑問,提供有用的信息。

還有這樣的新生群,我進了又有何用?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1

學習很苦,但我不需要心理建設

“大家來看看,這是今天新鮮的青蛙”

除了一心在學弟學妹身上刮油水的,還是有真心誠意關心他們學習的學長學姐。

大學學習還遠遠沒開始,學長學姐們就抱着一顆滾燙的求學之心,以過來人的老到姿态向學弟學妹傳授經驗了。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2

信息院新生群,早早成為小衆版的C語言讨論區,師兄師姐以讨論代碼為名,行教師弟師妹做人之實,除去某些自吹自擂的油膩時刻,也算是有益身心的學術讨論。

電影社團群搖身一變成為攝影器材分享群,表面上在讨論業務,暗地裡其實在炫富。誰的器材高級,也别管實操水平如何,馬上推薦成為群管理員,風頭一時無兩。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3

醫學院的新生群,突然扔了好幾張解剖青蛙的圖,吓得毫無準備的新生額頭出汗,美其名曰心理建設,但小新懷疑你在搞恐吓,而且有證據。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4

你的好作息,其實雨我無瓜

“又是我第一個說的早安”

每天清晨一朵盛開的荷花,配上閃閃發亮的“早安”二字,本來是中老年人問候的獨特方式,雖然叫不醒群裡的年輕人,但隻要貼圖挂在那裡,對群裡的年輕人也已經有了相當的警示作用。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5

随着養生風潮的興起,中老年人的優良習慣也順利傳遞到年輕人手中。一個幾百人的新生群,在最初的熱鬧散去時,剩下的就是每天孜孜不倦的早安問好,集體跑步進入中老年。

世界上本沒有早安群,新生群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早安群。每天在群裡問好的人,是優良作息的接班人,是劃破QQ群甯靜夜空的星辰。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6

這位同學的起床時間,在群裡已經失去競争力了。

但說實在的,大家連面都沒見過,你的作息,我真的不太在乎。也許早安群的存在必要,就在于讓各位同學互相了解作息,避免在選擇宿友時踩中雷區。

什麼,你的舍友不能自選?那小新同學真的想不到,早安群還有什麼意義了。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7

這車速太快,我接受不了

“同學我們開語音吧”

進入新生群,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說第一句話,而是判斷那些蜂擁而至的好友邀請,哪個該加哪個不該加

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打了照面也不知道,甚至還可能在飯堂因為插隊而吵過架的人,真的值得在好友列表上占個坑嗎?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8

每個新生群都一定有幾個特别活躍的人,每天叽叽喳喳說個不停,還熱衷于組織各種線下面基活動,基本上全級的人就算不認識,也一定聽說過ta的名字。

這種同學,可能是天生自來熟的熱心腸,也可能是有點小事都要截圖聊天記錄公告天下的抓馬queen。在群裡聊天太激烈,一不小心爆發“内戰”,群主還得被拖出來賠禮道歉。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29

還有那些和爸媽每天聊電話都嫌麻煩,在新生群裡認識幾天卻起哄着要語音聊天的人,說好的接電話恐懼、社交距離都被一鍵磨平。

不過,最刺激的新生social群,還是有學生家長在其中潛伏的那種。

有了這些人後,你永遠也不知道,在你語氣激昂地在群裡發表意見、開着不合時宜的玩笑的時候,會被多少同學的家長在家族群裡截圖diss。

大學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從新生群裡窺見)30

【歡迎留言讨論】

進了新生群後,

你的入群體驗如何?

撰稿 | 隋昊然

編輯 | 秋褲

排版 | 阿明

* 未标注來源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首發于《新周刊》旗下公衆号“有間大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