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記叙文的表現手法

記叙文的表現手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0 23:09:44

  1、襯托:用另一事物來陪襯或對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襯托有主次之分。另一種描述: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

  2、對比: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舉出來,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對比的作用在于同時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3、鋪墊: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得基礎性描寫。

  4、抑揚相生:“抑”是壓低、否定,“揚”是振發、褒揚;“相生”是說文章要有“揚”有“抑”,相互生發,富于變化。其中常見的是“欲揚先抑”,即對人欲表揚而先批評,對事欲說對而先說錯,對物欲說好而先說壞。

  5、鋪墊與伏筆的區别,伏筆:文章或文藝作品中,在前段裡為後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燈》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牆上的電話,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這兩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動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牆上的聽話器”,原來,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想打電話叫醫生來為媽媽看病。這些物件的提前出現,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6、烘托,是從周圍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寫對象,是渲染;襯托是兩件相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有正面比較和反襯,突出描寫對象。

  7、象征: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征手法的“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8、托物言志:作者在對事物的進行描繪的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來表達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

  9、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0、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更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結構緊湊,筆墨集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