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22:51:12

相信家長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北京教育看海澱,海澱教育看黃莊。黃莊彙聚了大部分的校外培訓機構,比如“新東方”“高思”等等。每到周末,這裡常被堵的水洩不通,沿路走的大部分都是行色匆匆的學生們。雖然國家針對這些校外培訓機構啟動了整治計劃,減輕學生們的負擔,但終歸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些校外培訓機構之所以還能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背後支持的還是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1

佳佳在學習上一直都非常的用功,成績也都是班裡名列前茅的佼佼者,父母本來也為此很自豪。但是在不久前,父母接到了老師的一個電話,老師發現佳佳在學習上确實不錯,但是缺乏集體責任感,集體活動時表現的也不積極,和别的同學也融入不了,這很有可能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啊。校運會的時候,老師本想讓佳佳也參與一下,但是佳佳卻說:“我隻要管好學習就行了,其他都不是我該考慮的”。

父母了解後,也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教育出現了問題。在佳佳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給他灌輸要好好學習,長大之後才有出息的思想,但是隻顧着成績,忽視了品格的培養,才導緻佳佳如今在集體中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後來父母和佳佳語重心長的談論了一番,才讓佳佳明白,成績不是全部。

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搶先教育”熱潮的背後還藏着家長無處安放的焦慮。但是我們别忘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學業上的搶先教育隻是一時的,關鍵的還是品格上的培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2

家長們到底都在焦慮些什麼?

《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報告指出,68%的家長感到教育焦慮,尤其是在孩子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

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父母擔心孩子接受不到最好的教育,擔心孩子未來能否有個良好的前景。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明白到一點,軟實力的培養才是孩子以後硬性的資本,也就是對孩子的品格培養。

為什麼要加強孩子品格培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裡格曼開創的正向心理學,提出了預示孩子未來成功的七大指标。美國SSAT也宣布在留學要求中加入性格測試,孩子出國留學也不是單一的隻考核成績了,同時還需要考核性格技能,創新技能等幾個維度。

這些改革和變化都是在引導我們去關注孩子的品格培養,健全的人格才能幫助孩子在人生這場馬拉松上笑到最後。

記得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他們家有個女兒聽說成績很好,老師也都很喜歡她。見到她之後我就非常熱情的跟她打了招呼,但是給我的反應隻是點了點頭。

等到了午飯時間菜還沒上好桌,她就已經開始吃了。看似簡單的細節倒是反映出來問題來,朋友家女兒對于禮貌禮儀這一方面還是不那麼注重的,大概老師口裡喜歡的好學生,隻是成績上的“好”吧。像這樣的基本禮儀或許在校園裡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等到了大學和社會上,這樣的品行會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受待見”的人。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3

一部分的學生從高中進入到大學,還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在他們人生的十多年都是腦子裡裝着學習的。到了大學成了一個“空心人”,不知道如何獨立,如何社交甚至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應試教育的制度使得父母忽視了除了成績以外,讓孩子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上面的這幾個品格甚至更多,但是在社會上我們發現周圍的人關心的問題是社會地位,收入等等。

我們想要孩子成為有良好品格的人,但是又被社會環境影響到成為“成功文化”的擁護者,品格隻是成功的一個基石。孩子的品格培養遠比功利上的成功要重要得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4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些品格呢?

七大品格的培養其實并不是分散開來的,有很多品格之間也有一定的關聯性,比如樂觀與激情。在一件事情上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多種品格,所以要重視孩子品格的全面培養。

1、堅毅:反思過去的成就,回想自己曾經克服過怎麼樣的困難,是如何堅持下去的。讓孩子可以看一些比較勵志的名人傳記。碰到困難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堅持到底,不輕言放棄。

2、激情: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可以提升孩子的活力,所以可以讓孩子多外出做做運動。父母也要做好一定的榜樣,對生活要保持積極的心态,這樣才能讓這樣的情緒傳遞到孩子身上。在孩子擁有足夠自由和選擇權的情況下,他們也能夠感受到一定的激情,頗具活力。

3、自制力:要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制作出一個個安靜沒有打擾的環境,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并規定一個時間。同時不要在孩子比較疲勞饑餓的時候進行訓練,這樣孩子是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的。

4、樂觀:多讓孩子用正面的眼光去思考問題,不過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要進行全面的剖析,避免造成孩子盲目樂觀和片面的思維。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盡量少提一些負面性的措辭,比如“你動手能力也太差了”,正确的應該這麼說“媽媽發現你動手能力還有很強的可塑性,媽媽陪你一起鍛煉吧”

5、感恩:讓感恩成為常态,父母也要敢于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讓孩子幫你分擔了家務時,除了表揚還可以說一句謝謝。公益活動有時候也是個培養孩子感恩心态的不錯方式,帶着孩子做公益,他們會明白現在的生活有多幸福,因此内心會充滿感恩,并且也能在這其中收獲到幫助别人的快樂。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聲(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

6、社交智力:當孩子與人發生沖突時,我們要學會引導孩子注重情感上的交流,比方說可以讓孩子換個角度站在對方位置進行思考。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除了要告訴孩子做一個敢于表達的人之外還要讓他做一個有耐心的聆聽者。

7、好奇心:人類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是一種本能,父母們隻要不進行“扼殺”就可以了。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經常聽到孩子問“為什麼”,有些父母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有些則很認真的回答。對于孩子喜歡問“為什麼”,父母可以用繪本書籍的方式來回答孩子心裡的困惑,要适當的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而不是回避。不過還要提醒父母的一點是,在鼓勵孩子勇于嘗試的時候,要考慮事情的風險性大小。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則名人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品德的小故事:在美國有這樣一名人物,富蘭克林,他的頭像也被印在了美元上。作為一位名人,他也很注重自己的品格發展,為此他還做了個表格,每日自省自己是否做到了這些美德品格。他每周隻關注一個品德美德,每天晚上就開始自省,若是當天沒做到那麼就會在表格上标出來。就這樣逐一進行,富蘭克林後來也成為了更受歡迎的人。

枕邊育兒寄語:

寶爸寶媽們也可以借鑒富蘭克林的這種方式,來幫助孩子逐一擊破各個品格的養成,教育堪比馬拉松,孩子你慢慢來。

高級育嬰師,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