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所謂“天”,包含着如下内容: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系的存在;天是賦予人以吉兇禍福的存在;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象;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即天命之天;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緻。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緻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隻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緻。漢儒董仲舒則明确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成為兩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天人合一的内涵是什麼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來的思想核心與精神實質。它首先指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其次表明,人類生生不息、則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義和進取精神;第三,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思維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在天人合一價值成就系統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變化以及反應進程與指向的觀察工具、思維模式。天與人各代表了萬物矛盾間的兩個方面,即内與外、大與小、靜與動、進與退、動力與阻力、被動與主動、思想與物質等等對立統一要素。
天與人是世間萬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質的一對矛盾,天代表物質環境,人代表調适物質資源的思想主體,合是矛盾間的形式轉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屬性。
如無人,一切矛盾運動均無法覺察;如無天,一切矛盾運動均失去産生的載體。唯有人可以運用萬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給人運用矛盾的資源。總之,以天與人作為宇宙萬物矛盾運動的代表,才能最透徹的表現天地變遷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構成了人類社會中最根本矛盾對立統一體,人類活動的一切起點、指向與歸宿,全在這矛盾運動之中。
怎樣理解天地之性人為貴
《孝經·聖治章》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從春秋以來,張揚人的價值便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其具體表現是:在人與神的關系上,許多思想家倡導先人後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許多思想家認為萬物之中,以人為貴。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思想家們普遍以人性論為基礎推演人際互動原則和為君治國之道。
人乃天地之性最貴這一觀念,源自人的思想是造物的精華,是天地靈氣的彙聚。
做人需要心胸寬廣;要有正氣,所謂頂天立地就是正氣的一種顯現;要有奉獻的精神;要有合作的精神;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要有一顆坦蕩的忠心。
相比之下,做人更需要知道感恩。所謂“人之行,莫大于孝。”《易傳》中記載人類起源的時候寫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從這其中可以看天地回報給大地的是讓萬物重現生機,聖人回報給大地的是人間的和平。就是說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長大了要不要贍養孝敬父母?這就是“孝”的涵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