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化市和平路685号的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每天都有十幾名志願者在電腦前忙碌和守候,他們通過“寶貝回家”公益尋子網站,與十幾萬各方志願者溝通信息,開展尋親志願活動,幫助被拐、走失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寶貝回家”尋子網站建立已經10年了,至今已經幫助1600多個家庭骨肉團聚。張寶豔、秦豔友夫婦是“寶貝回家”的創始人,他們建設尋子網,得到了很多志願者的支持,而秦豔友老師的同事--通化師範學院網絡中心教師張雲浩,是最重要的技術團隊帶頭人。
網站初建時許多功能不完善,實際運行中常出現問題。隻要志願者提出了意見建議,張雲浩就會認真琢磨,不斷完善。“寶貝回家”尋子網面對社會各界24小時開通,随時都會出現一些網絡故障或者服務器問題,張雲浩總是随叫随到,用最快的時間将問題解決。“寶貝回家”尋子網先後經曆了四次大型的升級,每次網站升級就意味着重新開始一個網站的建設。在這四次升級中,張雲浩依然是最主要的設計力量。雖然“寶貝回家”在不斷發展成熟,但是張雲浩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志願、無償。
身為志願者的張雲浩還是一個年幼孩子的父親。孩子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經常對電腦前不搭理自己的爸爸哭鬧不休。為了不影響工作,張雲浩總是把孩子交給家人照顧,将自己鎖在書房裡,或回單位幹活。2012年,網站需要再一次升級,恰逢張雲浩嶽父卧病在床。老人孩子都需要人照顧,一家人分身乏術。但為了不耽誤網站升級,張雲浩隻能将重擔交給妻子,自己卻投身到網站的設計上。深夜,編程代碼從張雲浩的手指下源源不斷地流瀉而出,推動着“寶貝回家”尋子網奮勇前行,也燃亮着千萬個家庭期盼團圓的希望。
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已成為國内最大、資料功能最全、最具公信力的公益尋人網站。
作為幕後技術支撐,張雲浩沒有親手送任何一個被拐孩子回家,甚至“寶貝回家”志願者這個群體中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每個成功尋親案例都與他有着割不斷的聯系,是他用智慧、用默默的付出,搭建起寶貝回家的橋梁和志願者奉獻愛心的平台。
張雲浩說,“跟張寶豔大姐他們比起來,我做的隻是一些平常事。我希望更多人通過關注網站,加入到志願者行列,幫助更多的孩子回家。”
近幾年,張雲浩先後獲得“中國網事.感動吉林2014”網絡評選年度人物、“通化好人”、“吉林好人”等榮譽。
作者:記者 韓雪潔
編輯:劉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