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太有名了,有名到即便搭配原産地也不一定能買到正宗的西湖龍井。個中原因,很多。龍井茶,其實不隻有西湖龍井的,還有一種龍井茶,經常被用來當做西湖龍井賣,不是老茶客,要分辨出來也不容易!它就是大佛龍井!一個在西湖龍井光環下被小看的名茶。
大佛龍井
中國名茶之鄉浙江省新昌縣的名片産品,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區。經攤放、殺青、攤涼、輝幹、分篩整形等工藝精制而成。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澤綠翠勻潤,香氣嫩香持久、略帶蘭花香,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風味。其中以回山鎮、雙彩鄉、鏡嶺鎮、沙溪鎮、澄潭鎮比較有名。
品質特點
大佛龍井茶具有二種不同風格的茶品,按新昌土話叫綠版、黃版。
綠版:綠多黃少,色澤嫩綠鮮潤,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杏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在炒制上努力做到在無草氣的前提下盡量使茶葉青翠碧綠。其栗香、果香較為顯著。
黃版:黃多綠少,借鑒西湖龍井而成。香高味濃,栗果香明顯。
制作流程
一斤大佛龍井一般需要四到五斤青葉,經采摘、攤放、殺青、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工序,才能生産出上好的大佛龍井。
1、青葉采摘:大佛龍井采摘有三個特點:早、嫩、勤。“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後”說的就是大佛龍井要早采;采摘強調細嫩和完整,每公斤極品明前大佛龍井,需要至少八萬個芽頭;采摘标準是完整的一芽一葉,芽葉約1.2cm。
2、鮮葉攤放:鮮葉在室内進行薄攤,使部分水份揮發,散發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使大佛龍井外形光潔,色澤翠綠。炒制時還根據鮮葉大小、老嫩程度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斷變化手法。
3、殺青:鍋溫80~100°C時,以抓、抖手式為主,散發一定的水分後,逐漸改用搭、壓、抖、甩等手式進行初步成型,炒至七八成幹時即起鍋。
4、回潮:殺青後,放于陰涼處進行薄攤回潮。攤涼後篩去茶末、簸去碎片。
5、輝鍋:回潮後的茶葉倒入鍋中,進一步整形炒幹,完成定型。炒至茸毛脫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斷。
6、分篩:用篩子把茶葉分篩。簸去黃片,篩去茶末,使成品大小均勻。
7、挺長頭:把篩出的大一點的茶葉再一次放入鍋中,将其挺直。
8、歸堆:将成品分成一定的重量,分開保存。
9、收灰:炒制好的茶極易受潮,歸堆後的成品茶放入底層鋪有塊狀石灰(未吸潮風化的石灰)的缸中加蓋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香氣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鮮醇爽口。
大佛龍井沖泡方法
1、 選用玻璃茶杯,按照比例1:50的茶水比例。(可根據自己的口感适當調整投茶量)
2、 先加入85℃的熱水,約占玻璃杯1/4。
3、 微晃茶杯,溫潤15~20s(此時可聞香)。
4、 再次注入85℃的水直到茶杯3/4處,水溫适可即喝。
5、 續水再泡,推薦留根法,留1/4—1/3茶湯續水。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