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我們之前對《詩經》的賞析可以看到,在已經品讀的十幾首古詩,基本上都和當時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大多數都是在寫婚姻生活。從《關雎》當中兩人之間的兩情相悅,愛情追逐,到後來兩個人共同走入的家庭生活當中,更是讴歌了對婚姻生活的美好。
雖然在後世的評價當中,這樣的詩詞都有社會倫理規範的價值。但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種描寫先民們簡單生活的詩句,是他們最早生活的縮影。
在這樣的基礎之下,我們今天分析的這首古詩更有特色,堪稱是《詩經》當中最為美麗的詩句。因為他第一次把世界放到了對新婚新娘的描寫之上,48字精美絕倫,“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首古詩就是《國風·周南·桃夭》,我們對于這首古詩的開頭的詩句非常的敏感。“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按照《詩經》當中賦比興的寫作手法,這首古詩也是以桃花起興來比喻新娘。一方面用來比喻新娘的容貌非常美麗,另外一方面也在比喻新娘結婚之後,預示着家事興旺,預示着後世子孫綿延不絕,就如同桃花帶來桃子一樣。
在古人們詠歎的那些花朵當中,桃花是最為嬌豔的,而且這種嬌豔就如同新婚當中新娘的笑臉。在這裡,詩人最早把桃花和新娘之間建立聯系,開辟了詩歌當中詠歎美人的先例,這一文學聯系給後世詩歌創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就這首古詩的主題來說,是對于女子家業興旺、早生貴子一種美好的期盼,寫的依然是婚姻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古代人追求多子多福,而如同桃花般豔麗的女子,就是多子多福的美麗象征。
“灼灼其華”意思是色彩鮮豔,就如同火焰一般,襯托出了新娘的美麗,以及生命力的旺盛。“有蕡其實”形容桃花的碩果累累,這點也表示的對新娘生育子女的期待;“其葉蓁蓁”指的是桃花的枝葉茂盛,能夠給一個家庭帶來好運。
“之子于歸”,迎娶這個姑娘入了門兒,帶來的是夫妻美滿又和諧“宜其室家”,帶來的是早生貴子,後嗣興旺“宜其家室”;帶來的是齊心協和諧,全家和睦“宜其家人”。
這首古詩可以說是《詩經》當中最為美麗的詩句,開創了用花朵詠歎美人的先例。今天讀來依然覺得驚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