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重慶巴蜀小學學校文化建設

重慶巴蜀小學學校文化建設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6 14:17:00

重慶巴蜀小學學校文化建設?■聚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系列報道(四),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重慶巴蜀小學學校文化建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重慶巴蜀小學學校文化建設(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1

重慶巴蜀小學學校文化建設

聚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系列報道(四)

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是由重慶市巴蜀小學校牽頭,以臨江路小學、中山小學、大同實驗學校和東水門小學等4所小學校組成的一個教育集團。作為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獲得單位,巴蜀小學以其獨特的“1 1 N”城鄉文化互助模式(第一個“1”是一個好的領導;第二個“1”是一套好的思想,或者是一個好的目标和方向;“N”指N個團隊)為重慶教育的城鄉統籌盡責任、作貢獻,進行了集團化辦學模式實踐研究,凝練出了集團化辦學經驗模式——“文化橋”。

文化橋,是借助橋這一載體,以文化為内涵,将集團化辦學的方法、路徑、特色與發展融為一體而打造出的學校間融通互助式發展之橋。“文化橋”緊扣了橋梁“連接”和“溝通”的特征,是巴蜀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經驗的高度凝聚。巴蜀小學結合成員校實際,按照文化橋“融通互助”“共同發展”的建設理念,構建并不斷創新、豐富“文化橋”的内涵和外延。

“五步法”精準搭建關系橋:

促集團化辦學高效率發展

基于巴蜀小學近20年的“1 1 N”項目研究、5年的渝中區集團化辦學實踐,巴蜀小學教育集團探索出了一套有效促進集團化辦學高效率發展的方法——“集團化辦學五步法”:勘察調研、規劃設計、預備支持、建造施工、維護升級。

勘察調研。其核心在于精準化把脈發展點。我們建立了以校長、幹部、骨幹教師為主的特色發展項目組共同體,以《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标準》為準繩,通過走訪調查、訪談調查等方法,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課程文化等進行全面調研與分析,共同把脈學校發展,找準發展點。

規劃設計。有了對環境的了解,接着需要進行“橋梁”藍圖設計,其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找到發展學校的策略與路徑,形成調研報告,确定發展方向,并制定相應的頂層設計。可以從課程滋養、活動參與、文化熏陶、平台搭建、評價驅動等維度去制定發展方案。

預備支持。其核心在于“成員校發展需求”與“龍頭校辦學經驗”的耦合。龍頭校需要“菜單式”厘清自身特色,以便成員校進行經驗的嫁接、轉化、創造,實現共建、共享、共進。根據前面把準的發展點與規劃的方向選擇“菜單”裡的相應資源,與學校的特色相融合,轉化成自身學校的校本化表達,從而作用于學校的發展。

建造施工。其核心在于循序漸進做起來。現場推進中采用“校長整體統籌 中層具體負責 骨幹教師參與”的模式,多抓手解決現場的具體問題、調整推進策略、熔煉教師團隊,持續激活團隊創新活力,以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工作熱情、管理方法等方方面面的集團文化影響成員校,從而編織出一張看得見、摸得着的文化之網。

維護升級。随着集團化辦學的深入,需要督促成員校凝練經驗,将發展點轉化成看得見的成果,形成自身品牌。同時,要将目标聚焦到成員校“造血功能”的賦能上來,不斷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意識和能力,擡高底部,同時搭建更高層次的交流與展示平台,提升成員校辦學水平。

“五聯制”牢固建立互通橋:

助集團化辦學高品質發展

要實現集團化辦學高質量發展,龍頭校與成員校需要深度交互,形成彼此的聯動,促進學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縮小校際差距,為減負增效、優質均衡發展開辟新道路。

管理聯通,重“制度建設”。通過不斷建設、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比如《教育集團發展共同體章程》《教育集團“文化互助”式集團化辦學模式建構方案》《集團化辦學總體發展規劃》《教育集團考核評價指标》等。

隊伍聯動,重“階梯管理”。從人員機制建設出發,抓住關鍵少數,重視頂層建構,自上而下形成“戰略部署 統籌集團常務工作 駐校指導”的集團決策與管理階梯模式。依照集團化辦學的工作規劃,集團各駐成員校幹部會結合所在成員校的具體需求,統籌協調龍頭校學術委員進校開展專題講座、課例示範、學科工作坊等培訓活動,将巴蜀小學優質的教學資源、成熟有效的教學模式、系統的教師培養課程導入成員校,以此推進集團化辦學走深走實。

課程聯建,重“目标一緻”。通過對同一課程模式的探索,聚焦同一目标,尋找不同路徑,促進各校課程建設,推動集團發展。巴蜀小學借助“學科 ”成果的推廣,與各成員校一起申報了“新課标背景下的主題實踐課程建設”集團化辦學改革項目。通過集團校長室統領、項目核心團隊牽頭、各成員校課程開發團隊具體實施,共同打造基于各校特色的主題實踐課程。目前已開發出臨江路小學“好想長大”主題實踐課程、中山小學“我們的尋根之旅”主題實踐課程等,實現了“學科 ”成果的再生。

教研聯結,重“學術交流”。建立集團教師聯合教研機制,借助“教研訓”一體化集團研訓、項目式培訓學習、跟崗培養、師徒結對、“互聯網 ”等制度措施,整合集團資源開展教學研究,促使各學科各領域在集團内形成骨幹教師引領團隊,以此引領教師發展,提升教學質量。

質量聯評,重“全面發展”。改革評價體系,豐富評價方式,提高評價效能,促進集團内學生全面發展。打破單一學業質量評價的局限,形成關注基礎學力、生活實踐、潛能開發等指向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評價維度,促進學生習得适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立足各校學情,縱向數據對比、深度剖析,助推各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五多式”攜手構築立交橋:

享集團化辦學品牌共生

立交橋是立體交叉橋,旨在達成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的網格式交互,個體品牌代言、整體形象塑造的融合式發展。沉浸式攜手建構立交橋,有助于集團各校多維交叉、多元建構、多層共生,形成網格式交互、融合式發展的集團品牌形象。

人力資源多維交叉。人力資源互流,形成人員多維交叉,推動學校建設。通過“幹部沉浸式駐校”“專家沉浸式帶教”“骨幹沉浸式結對”“工作室沉浸式參與”“青年沉浸式學習”等模式進行沉浸式人力資源互動。集團在各成員校派駐一名管理幹部,每周深入成員校2—3天,牽頭集團化辦學項目的落地,同時協助校長開展工作。集團各學科團隊不僅在集體備課中主動卷入各成員校的核心骨幹,還在教學競賽或教學展示活動中,幫助成員校教師集體磨課。

平台資源多元建構。建構教研、課程、宣傳等平台資源,創設更廣域的學習、分享、提升的機會,拓寬平台資源,讓平台資源發揮最大效能。集團開發的網絡版“學教小助手”資源與各成員校共享,集團官微為各成員校開設了專題發布,集團公開發行的刊物《教育故事》為各成員校提供了發表文章的機會,集團各類學術會議以及定制培訓對各成員校開放。

文化資源多方融合。以文化互助為理念,從各校的自身文化出發,基于自身發展需要,相互學習、滲透,形成文化的高質量融合。堅持文化引領學校發展的理念,齊心凝聚發展共識,共同凝練核心價值,合力豐厚集團文化内涵,達成沉浸式文化資源共創。

品牌資源多層共生。競争共生,推動品牌可持續發展;多層共生,實現品牌資源的各美其美。以集團品牌建設為目标,以項目研究為載體,以機制建設為保障,以資源共享為途徑,以考核評價為導向,凝心聚力實現集團品牌資源的美美與共。

教育資源多向輻射。借助集團化辦學的舉措,以自身發展為藍本,以本校為中心,聯動更多學校,通過多種合作,讓優質教育資源在複制、裂變與孵化中,不斷激活、不斷生發、不斷擴張,逐步實現優質資源最大化,讓教育進一步走向均衡,實現公平。

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依托“渝中區集團化辦學”的戰略部署,共識“文化橋”,共建“文化橋”,共享“文化橋”,這體現了巴蜀小學教育集團辦學過程中的系統化結構與創造性思維。巴蜀小學教育集團将持續注重内涵發展,深耕細作,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

(作者系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執行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19日第6版

作者:徐忠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