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帶娃的日子有諸多不自由;帶娃這項工作重複性強;帶娃的寶媽出門困難,而且像個機器人,機械地操作着固定的程序。
每年的每一天都重樣,每天的每一分鐘都可以預見。關于帶娃的那些瑣事兒,寶媽自學成才,熟能生巧。也就是這麼些事兒,注入不同的心态,就會磨練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寶媽:有血有肉的“機器人”和内外兼修的全新自我。
這兩種寶媽,每一分鐘做的家務都一樣,隻有速度不同導緻的重複次數不同而已。但對于每一分鐘的不同把握程度,自然就會出爐不一樣的兩種娃。因此,高效育兒,修煉自我,充分把握住帶娃的每一分鐘!
一分鐘能做很多事
一位渴望成功的年輕人去見教育學家班傑明,希望得到他的指點。年輕人如約到達班傑明的住所,屋内一片狼藉,班傑明請年輕人在門外稍等一分鐘并關上門。
一分鐘後,班傑明打開門請年輕人進屋,年輕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屋内非常幹淨整潔,桌子上還有剛倒好的兩杯紅酒。班傑明請年輕人坐下并幹杯,然後告訴年輕人:“又一分鐘已經過去了,你可以走了。”
年輕人明白了,班傑明是在用事實告訴他:“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那些你無所事事的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的流逝着,你卻渾然不覺。貴在開始着手去做。”
寶媽每天都有很多想做的事,卻又總感覺孩子是拖油瓶,什麼都做不成。聽完班傑明的教育,是不是發覺原來是自己沒有把握好零零碎碎的帶娃空隙時間?
一分鐘能做卻沒做的事
抱着娃的時候,如果每天都播放兒歌或流行歌曲,孩子一歲的時候你就會唱至少24首完整兒歌和12首完整流行歌曲,平均每個月學2首兒歌和1首流行歌曲;
拉着娃的時候,如果每天都抽出一分鐘時間記3個單詞,一年就已經掌握1095個單詞,孩子三歲時你的詞彙量就會達到2190。
依照《義務教育英語國家課程标準》,初中生學習1500-1600個單詞(高中3000個);你可以輔導孩子的初中英語。如果每天再多抽出一分鐘時間,就可以輔導高中英語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例如:烹饪、剪紙、看書、制造小手工……就算是拿手機用心拍攝,現在你的拍照技術也是一流了。一分鐘做這些事做的太少,但是積少成多;而你卻沒有利用每一分鐘去踐行特長、并堅持三年。
所以,正如上文提到的年輕人,你渴望成功、渴望得到高人的指教而處處求道。最後發現:能渡己的隻有自我,你錯過很多本該有所成績的一分鐘。
把握住帶娃的每一分鐘,寶媽和娃都受益身邊已經結婚的女同學中,好多也都是在家帶娃,她們将每一分鐘都把握的很好,隻要有時間就學習。有的考過了一建、二建,有的把高中的教師資格證拿到手了,還有比較厲害的一次性考過招教……
這些寶媽們可以在孩子剛進入幼兒園後就能找到工作,邊帶娃邊充實自己是可行的。一分鐘的時間從何而來、如何把握?小編有以下三點建議:
1、拒絕放松過度且無意義的閑聊
室内帶娃,寶媽喜歡跟親戚朋友長時間視頻聊天打發時間;室外帶娃,寶媽們聚在一起後傾向于相互閑聊來尋找樂子。
适當的放松可以,過度閑聊會讓自己沒有進取心。用一分鐘的時間進行有意義的談話,比如交流育兒經驗,能夠促進高效帶娃,也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2、減少過于頻繁且高峰期的旅遊
寶爸周末和節假日放假,全家就會帶孩子進行周邊一日遊。适當的出遊可以開闊孩子眼界、增進親子關系。
但是過于頻繁地話家長和孩子都會勞累,孩子太累容易導緻學習新鮮事物效率低下,家長太累就會失去跟孩子溝通的耐心。加上旅遊的高峰期,浪費在擁堵等候上的時間太多,不如少出門,省出時間給孩子講故事。
3、避免過早享受高級性的需求
天氣良好、孩子不鬧、寶媽精氣神好,這三個條件達到後,有的寶媽會帶着孩子去吃美食。例如:自助餐、西餐、快餐等各類别裡面的高級餐廳,以此來犒勞自己,款待孩子。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孩子還小,應該多給孩子提供低級的需求,例如飲食、安全感、情感和歸屬等。倘若讓孩子過早享受這些高級性需求的話,孩子容易變得浮躁,而且也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
各位寶媽,一分鐘真的可以做很多事,希望您讀完後能把帶娃生活充實起來。加油!
孩子一路成長,父母一路修行。
關注【一路有娃】,與您同行山重水複育兒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