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江高鐵大灣區

深江高鐵大灣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1:45:08

深江高鐵大灣區(洞見灣區深江鐵路将為灣區發展帶來四項意義)1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 鐘鳴10月9日,作為全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深江鐵路全線開工,這是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又一裡程碑事件。深江鐵路的規劃建設在技術創新、城市發展和區域協同等方面都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一是推動創新技術的應用。深江鐵路将經過水系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水文地質條件較為複雜,為此需要因地制宜探索技術創新。根據相關報道,線路在出南沙站後,會采用5座主跨200米以上的斜拉橋。其中主跨808米的洪奇瀝大橋,是世界首座鋼混箱桁組合梁公鐵合建斜拉橋,将實現交通基建領域的技術升級。

二是提升節點城市的能級。對始末兩個城市而言,深江鐵路将鞏固深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擴展“一小時交通圈”範圍。對江門的城市整體提升效用則更為顯著,通車後江門将進一步融入全省乃至全國高速鐵路網,實現其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後續将向西連接深茂鐵路江門至茂名段,實現江門各縣市高鐵全覆蓋,向西可通過西麗站聯通全國。而交通作為城市發展的支撐,也将通過人流、物流和資本的聚集,推動江門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文旅業的特色發展。

三是強化深江産業的聯動。深江兩市分别為年輕的創新之都和老牌的工業城市,在産業結構和類别上可以互補。深圳作為超大城市,有一定的産業環節轉移和外溢需要,而江門在強大的制造業支撐下,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具備相應的承接能力。近年來兩市多次舉辦産業共建對接交流會,探索“總部 基地”的互惠模式。深江鐵路建成後,能将兩地原本2小時的往來時長縮短至40分鐘,産業融合和要素流動将更為便捷。

四是助力區域集群的發展。深江鐵路途經深圳、東莞、廣州、中山、江門五市,有效地串聯起了深圳都市圈、廣州都市圈和珠中江都市圈的城市節點,有助于平衡“東強西弱”的交通格局,形成以廣深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鐵路樞紐集群。上述城市分布在珠江東西兩岸,目前已建成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四條跨江通道,随着深江鐵路的建設,未來還将有7條在建和規劃的通道,屆時兩岸将在緊密縫合之下形成協同發展的“黃金内灣”,拉滿區域協同效應值。

截至2019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鐵路通車總裡程達2100km,高鐵裡程1232km,鐵路網密度達0.0372km/km²,超過長三角區域鐵路網密度0.0325km/km²的水平,但與日本東京都市圈0.21km/km²的軌網密度相比仍差距顯著,僅為其18%。深江鐵路的布局将對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網密度提升和泛珠三角地區交通主骨架的形成有所助益,在後續的建設運營中也可借鑒日本區域軌道交通的相關經驗,以更好地發揮融通作用。

首先,做好綜合立體交通的規劃和銜接。構建高速鐵路為筋骨、城際和城軌為血脈、長短途公交為毛細血管的多運輸方式一體化體系,并做好各樞紐内部的銜接協調工作。特别是橫欄、中山北等6座新建車站要提前系統布局,以實現信息互通、安檢互認、支付互容、換乘便捷的目标。

其次,引導TOD模式的片區開發。根據2021年底公示的江門站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工程情況,站區周邊将建設商業體 酒店的配套設施,其他站點也通過控規調整等方式逐步推進相關的片區規劃工作。建議高密度地區可參照日本東京站開發模式,中密度區可參照二子玉川站的開發模式,結合當地産業和商貿特色,打造站城融合的城市綜合體和臨站經濟區。可通過空中步道和地下通廊的形式與周邊的建築相連通,在人車分離的同時便利行人,也加強與周邊設施的聯結性。通過站場周邊的公共空間設計提升城市形象,如江門站可結合站點周邊的小鳥天堂、梁啟超紀念館等自然人文景點,以及新會陳皮産業進行設計和宣傳,通過直達的文旅巴士進行片區的有效銜接。

最後,重視綠色智能理念的融入。在鐵路設計、建造和運營全周期過程中,可充分應用BIM、人工智能、北鬥導航系統等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加強精确度、可控性和可預測性,并将其納入統一的智能監測和調度體系。同時為支持國家“雙碳”目标的實現,建設方案應根據周邊的土地和資源狀況進行合理避讓,盡量使用節能和再生材料,控制建造過程中的廢氣、噪音和污染物排放。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