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
話題#81歲院士課後被學生排長隊要簽名#
登上微博熱搜
近日,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雁西湖校區,81歲的陳潤生院士給學生們授課,課前他提前半個小時到教室調試上課設備,課後他耐心地給現場學生簽名。
“很火爆,整個禮堂都是坐滿的,幾乎每一屆學生都會去追院士的課、找院士要簽名,(已經)成為一個傳統。”一位同學表示,陳院士這一堂課每一屆隻有一千個名額,但每次都會爆滿,禮堂總是座無虛席。
學生們表示,課後得到陳院士的簽名,也是對自己以後科研事業的一種激勵。
看到這一幕
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這樣的星應該被追,這樣的課必須火爆”
“這種景象才是追星的正确打開方式”
中國開設《生物信息學》課程第一人
陳潤生,1941年生,生物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如果你想去聽陳潤生院士的《生物信息學》,需要提前做一點攻略。8:30開始的課,最好剛過6點就去占座。有人沒經驗,6:40去了,驚訝地發現前排已經坐滿了。當然,前提是你能“搶”到這門課。
陳潤生是中國第一個開設《生物信息學》課程的人,在8年裡,這門課都是全國獨一家。
“要問咱們國家第一個做生物信息學的人是誰?絕對是我,不會有第二個人。”這就是陳潤生如此講課的底氣。
陳潤生是全中國第一個做生物信息學研究的人。而他的老師貝時璋先生,是全中國第一個做生物物理學研究的人。
不知算不算某種精神傳承,貝時璋先生在巨大的争議和反對聲中開辟了中國的生物物理學之路;而他的學生陳潤生,也在不被身邊人理解的孤獨裡,築起一座名叫生物信息學的小島,一步步開墾出碩果累累的科研沃土。後來,他又在國内率先開啟了非編碼RNA研究,開辟出一片新的科學藍海。
一年又一年的《生物信息學》課上,千千萬萬學生聽着這些故事,聽出了各自心中的“哈姆雷特”。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研究生階段,“師者”們天然被賦予兩重含義:講台之上的“教師”和課題組裡的“導師”。前者重在傳授,後者重在栽培。師者陳潤生遊走在這兩種場景間,沒有身份切換的障礙,隻覺得相得益彰。
課堂上數百名學生,問各種各樣的問題,逼着他把自己做過的研究一遍又一遍“反刍”,思考得更加深入、透徹,對學術的理解更上一層樓,再返回來指導自己的研究生,也愈發遊刃有餘。
“教師”陳潤生的學生說:“陳老師就像到我腦子裡轉過一圈兒,我哪兒明白哪兒不明白,他都知道。”“導師”陳潤生的學生說:“做科研遇到低谷了,就去陳老師辦公室坐一坐,出來時又精神百倍,充滿信心。”
陳潤生說,他是真把學生當朋友。一個年輕人來了,他想的不是怎麼讓他趕緊出成果,而是怎麼讓他成長好,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
綜合封面新聞、新聞晨報、閃電新聞、沸點視頻、中國科學報
來源: 新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