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時攝影時一種特殊的攝影形式,能夠形成震撼的視覺效果。
由于延時攝影的本質是将大量圖片經過處理後轉為視頻,所以實際上重點還是圖片攝影,而視頻的部分則主要在于後期的處理。
這裡以索尼6400拍攝大橋日轉夜延時攝影為例,詳細介紹延時攝影的前後工作流程。
準備工作
具備間隔拍攝功能的相機(若無此功能,則需配備定時拍攝功能的快門線);
合适焦段的鏡頭(城市風光類一般廣角更佳);
三腳架或者八爪魚、穩定器等能穩定相機的工具;
其他備選工具:充電寶、數據線(取決于相機續航能力,實測索尼a73系列無需充電寶,本文中介紹的索尼6400拍攝1500張左右耗盡電量關機,保險起見用充電寶邊充電邊拍)
提前踩點到拍攝現場找好位置,試拍并選好構圖(優先考慮16:9的視頻構圖比例)。盡量遠離遊客,防止亂入或手機閃光燈等光線幹擾,同時保證三腳架不會被人踢到,或是器材不會發生意外。
将三腳架支起,提前将相機充滿電,調整拍攝參數。
參數設置
一般拍攝間隔設置為3-5秒比較多,具體根據被攝物體變化快慢、拍攝持續時間跨度調整;
日轉夜要照顧到暗光的情況,通常iso設置為自動,上限800-1600左右比較穩妥,但具體要看實際光線情況、拍攝間隔等因素決定;
提前調整峰值手動對焦,光圈設置在f8-f11之間可以獲得最佳畫質與合适的景深;
為獲得最好的畫質,盡量選用大容量SD卡,拍攝raw格式照片方便後期(如對畫質要求不高,也可拍jpg格式圖片);
拍攝張數根據最終想要的視頻時長決定。1秒鐘的視頻需要25張圖片,所以如果間隔設置為5秒,一分鐘可以拍攝12張圖片,拍攝2分鐘才出1秒鐘視頻。
因此,如果需要10秒鐘視頻,就要拍攝最少20分鐘。
具體的數值一般不需要自己計算,輸入對應的數字,相機會自動顯示拍攝張數、持續時長等信息。
相機還可以設置按下快門鍵後多長時間開始拍攝,一般我設置為10秒鐘,這樣就不需要快門線了。
按下之後,就是耐心等待了。
後期工作
将拍攝好的raw格式照片導入lightroom後,對第一張進行曝光、色彩、白平衡、降噪、銳化、視角調整、裁剪等調整後,全選所有照片點擊“同步設置”。
所有照片後期結束後,放在另一個文件夾中。
打開索尼軟件viewer,選中文件夾後顯示所有jpg圖片。
全選文件夾内所有圖片,右擊選擇“創建延時短片”。
在彈出的對話框内選擇“對每個RAW文件應用各自設置”,選擇好存入的路徑後,點擊“下一步”。
軟件提示“将不會處理某些選定圖像......”,點擊“确定”即可。
等待軟件處理後,點擊“下一個”。
彈出編輯對話框後,可以對短片進行“延時設置”,選擇播放速度。
添加音樂,進行“漸弱”等設置。
設置結束後,點擊“下一步”。
設置文件名稱、保存位置、選擇格式後點擊“保存”。
之後點擊“确定”,再次漫長的等待後,就是最後的成片了。
除了索尼viewer軟件外,也可以用更專業premiere pro等視頻後期軟件制作,但個人感覺viewer更“傻瓜”一些,容易上手、而且輸出視頻畫質也足夠好。
注意事項
延時攝影和其他攝影形式一樣,也需要經過大量的實踐後才能對光線、參數設置更有把握。所以,多拿起相機出門吧。
期待你的精彩延時攝影作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