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冬的節氣的由來

立冬的節氣的由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55:52

《立冬》

【宋】陸文圭

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随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卧,衰懶愧無功。

立冬的節氣的由來(賞析宋末元初陸文圭)1

譯文

立冬的節氣的由來(賞析宋末元初陸文圭)2

幹旱久了也應當下點雨了,秋已漸深進入了冬季。

菊花獨自沾染了露水,紅葉已經随風紛飛。

邊關的愁思吹起了号角,村裡的歌聲相看如同到了晚春。

籬笆門前日日悠閑地躺着,衰老慵懶慚愧自己沒有功勞。

注釋

立冬: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黃花:黃色的花,一般指菊花。

邊思:邊關的愁思。

寒角:号角。

相: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

籬門:竹籬的門。

高卧:安卧;悠閑地躺着。

衰懶:衰老慵懶。

賞析

這是宋末元初詩人陸文圭的一首立冬詩。這首詩生動描繪出立冬時的景象,并由此引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與人生志趣,表現了詩人守氣節、不出仕的高尚情操,也暗示了遺民生活的清苦與無奈。

老子說,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陸文圭所處的時代正是宋元交替之際,可謂不得其時。陸文圭入元之後,果斷放棄兩次中舉入仕的機會,甯願蓬累而行,也要為宋朝守節,非常令人敬佩。這首詩就深深透露出自己年華老去,無所作為,卻又甘願做一個宋朝遺民的複雜心理。

立冬的節氣的由來(賞析宋末元初陸文圭)3

首聯,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是說,幹旱久了也應當下點雨了,秋已漸深進入了冬季。

這一聯交代了立冬節氣的天氣情況。立冬節氣,江南一帶雨水很少,久不下雨,秋天已經很深,正是秋色正濃之時。雖然已經立冬,卻還是一派深秋絢爛的景色,非常迷人。

颔聯句,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随風。是說,菊花獨自沾染了露水,紅葉已經随風紛飛。

這一聯為全詩寫得最好的一句。“黃花”對“紅葉”,“獨帶露”對“已随風”,非常工穩貼切。一個“黃”字,一個“紅”字,兩種深秋的主色調,将一幅動人的秋深圖唯美地勾勒出來。

頸聯,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是說,邊關的愁思吹起了号角,村裡的歌聲相看如同到了晚春。

這一聯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作方式。前句“邊思吹寒角”是虛寫,為詩人所想;後句“村歌相晚春”是實寫,為眼前所看之景。一個“寒”字,點出了立冬蕭瑟的天氣,也點出了詩人隐秘憂傷的情感。“邊思”,是憂傷的;“村歌”,卻是快樂的。一方面表達了詩人想要去邊關建立功名,另一方面又表達了詩人對于鄉村隐居生活的喜愛。

立冬的節氣的由來(賞析宋末元初陸文圭)4

尾聯,籬門日高卧,衰懶愧無功。是說,籬笆門前日日悠閑地躺着,衰老慵懶慚愧自己沒有功勞。

如果說前六句側重于寫景的話,那麼末兩句則側重于抒情。尾聯抒發了詩人對于日日高卧的隐逸之情,對于沒有建功立業的愧對之情。

縱觀全詩,可以感受到秋天已去,詩人對此生發出時光老去的感歎,同時也抒發了詩人作為遺民,不得其時,蓬累而行的辛酸與無奈。

不過,帶着這一句“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随風”,走進立冬的景色裡,也是一種迷人的享受。

在忙碌的日子裡,我們也要适時停下腳步,欣賞身邊的佳景,不辜負這深秋時節最美的光陰。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随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