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77
《我知道你的秘密》是葉青第一次嘗試拍攝刑偵劇,她在其中飾演女法醫顧初,有很多專業術語和操作上的細節都需要實打實地去還原。
本以為葉青會說一些初次嘗試刑偵劇時遇到的好玩的事,沒想到她語氣溫柔地反駁了這個詞,“其實我覺得挺嚴肅的,一點都不好玩。”
他們要像真正的法醫一樣清洗屍體,采集屍體指甲縫裡的泥土,在清洗之前還要檢查頭發上有沒有樹葉一類的東西,需要取下來做化驗,這樣才能一步步地還原真相。
“所以不好玩,很認真。”她又強調了一遍。
在《我知道你的秘密》官博放出的葉青特輯中,她一字一句地剖析着顧初的内心世界,叙述着她的成長。在視頻的結尾,葉青說自己“很喜歡顧初,很愛她”,這種愛因為她言語間表露出來的對人物的珍視,而格外具有說服力。
在采訪過程中聊起顧初,葉青同樣滔滔不絕,她不放過任何與顧初成長有關的細節,力圖描繪一個原原本本的顧初。
以前采訪的時候,葉青不喜歡别人問她“這個角色是什麼樣子的”,但因為顧初有很多觀衆看不到的東西,所以她覺得自己有義務去說一些什麼。
她跟制片人聊、跟原著作者殷尋聊,時刻關注着播出效果,不厭其煩地去為顧初“辯白”。
她愛這部劇,她愛顧初,這是絲毫不用懷疑的事情。
01
葉青特别喜歡這部劇的原因在于,顧初有成長線。
她從一個職場小白,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勵志女人,可以說是職場中的女性代表。再加上她從事的是法醫這樣一個嚴肅且專業的職業,細節也必須要從最基礎的做起。
因而觀衆看到的顧初,在實習期間并不可以上手去做一些事情,她能做的隻有拍照,這是劇組專門請來的法醫認證過的。至于拍攝專業題材的難度,則被她對法醫的新鮮感取代。
她願意去嘗試,願意去接觸,因為足夠喜歡。
《我知道你的秘密》這部劇,葉青拍攝了整整四個月,每天都在拍攝,休息的時間也就兩到三天,還有一天是因為她生病生到實在起不來床。
大量的戲份,密集的拍攝,從冬天拍到夏天,她把自己完全代入到角色當中,去體會顧初的成長,和在陸北深與陸北辰之間掙紮的痛苦。
“整整四個月的呈現肯定不隻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我們的原劇本比劇還要精彩一些。”
觀衆覺得前期的顧初太傻,重要的物證都能弄丢,但其實顧初是一個很睿智的人,她善于發現很多細節。比如她會發現小孩子拿走她裝有物證的包,是因為喜歡她包上的挂飾;再比如她會觀察到犯罪嫌疑人家中一幅不同尋常的畫,進而才讓警方找到藏在畫中的被害人的牙齒。
顧初的成長正随着劇情的持續推進而清晰起來。
葉青印象裡有一場特别難熬的戲,她在天台上被嫌疑人劫持,那天特别曬,曬得她和黃宗澤都要脫皮,架在她脖子上的刀開了刃,是那種鈍一點的鋒利。
“當時是真的在我脖子這兒劃了一下,”葉青用手比劃着,“我感覺一疼,就一頓叫,是真劃到了,當時好疼,然後一看沒事,就是切了一個小口子。”但因為脖子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在受傷的那一瞬間,葉青切實感受到尖銳的疼痛。
“也有其他推推搡搡,都很正常,而且我是易青體質,身上青太正常了。”
這是她和黃宗澤的第三次合作,第一次是陳銘章導演的《長在面包樹上的女人》,第二次是《那片星空那片海2》。默契自不必說,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包袱,像好兄弟一樣。
整個劇組的氛圍也很歡樂,大家打打鬧鬧地玩成一片,給葉青營造了一個極其舒适的拍攝環境,哪怕天天超時她都樂于接受。
當然,也有不那麼愉快的事情,比如一些不友善的、針對她長相和狀态的彈幕。
“我一看确實有小細紋,臉上沒有顔色,一張大白臉就杵在屏幕上,也沒給磨皮,看着确實沒什麼意思。”但葉青用演員的理智去想,作為一名法醫,每天濃妝豔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她每天都在跟屍體打交道,怎麼可能有時間去打扮自己呢?
“演員你就是得醜、得美、得胖、得瘦,什麼都得來,外在條件不是你的。”
角色的美與醜是為劇情和人物服務的,對于演員來說,沒有那麼重要。
而那些上升到她本人的攻擊,甚至跑到微博私信去罵她的評論,葉青平靜地接受,對于她演技的評價,她也能理解,因為她自覺自己的演技确實沒達到給她一個角色就能淋漓盡緻發揮的狀态。
再加上劇情沒能完整地體現出顧初的成長線,觀衆目前看到的顧初是片面的,對她有“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也是應該。
“就跟了解人一樣,你今天如果罵了我,我就覺得你是個壞人;你今天做了一件很笨的事情,我就覺得你是個傻子,這就是最直觀的印象。”
葉青在這部劇裡收獲的林林總總的一切,被她總結為“感恩”,她說着說着開始哽咽,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
“我說我很愛她。”
02
葉青在剛拿到《我知道你的秘密》的劇本的時候,它還沒有形成劇本,隻是一個分場大綱,她見過這部劇最初的樣子。
在拍的過程中,葉青有過很多疑問,她會去找原著作者殷尋探讨,不斷詢問殷尋心裡的顧初是什麼樣子,想要盡可能多地還原一些顧初的東西,不讓原著粉絲失望。
“因為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改編出來的東西不可能和原著一模一樣,這是沒有辦法的。”
她能做的隻有掌控好當下賦予她的東西,至于她掌控不了的,難免成為遺憾。
“我有時候在想,我喜歡的角色,我喜歡的明明,我喜歡的唐果果,我喜歡的顧初,都缺少了一些東西。”她坦誠開來,說的是演員生涯裡最不想撞見的無奈。
“是不是說我不能去喜歡一個角色啊?我都有這樣的質疑了。”
明明是葉青拍攝的《深夜食堂》中的角色,她很喜歡那個單元,但由于種種原因,她在開播當天被告知,那個單元不能播了,隻有海外版能看到,但是海外版同樣删減了一些東西。
觀衆無緣得見一個有血有肉的明明,但是對葉青而言,明明是她的成長。在她的表演領域當中,她跨過了自己的界限,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其實我演明明的時候特别讨厭她,”葉青話鋒一轉,“我是壓抑着自己的心情去演的那個角色,心情從來沒有糟糕成那個樣子。”
明明是一個舞女,她要貼近明明的生活,早上四五點要到現場,晚上要熬大夜,每天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但舞女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白天她是洗衣房的小妹,要給别人洗衣服,還要賺外快養活自己,做的一切說到底都是為了養家。
這是明明背後的故事,葉青喜歡這些背後的故事,因為有故事的人才是最吸引人的。
她喜歡的另一個角色唐果果,出自電視劇《漂洋過海來看你》。那是一個特别開心的角色,所以葉青在演她的時候也特别開心,觀衆看到的時候也特别開心。
她不同于明明和顧初,需要大幅度調動自己的情緒,她的背後沒有那麼多故事,但葉青同樣珍惜。
“演員遇到一個好的角色,其實是特别難的。”她說。
03
大多數觀衆認識葉青,是因為2011年的古裝穿越劇《步步驚心》,那個聰明細心、善解人意的玉檀。後來《遇見愛情的利先生》《漂洋過海來看你》《繡春刀》等等作品一路鋪墊,距離那個“不悔,無怨”的玉檀,已經過去了八年時間。
葉青以前不覺得自己的心态有什麼變化,有人跟她說“葉青你不着急嗎,你都多大歲數了,怎麼還是那麼佛系”。
他們看她,好像永遠在自己的安全區内打轉。
“其實沒有,我隻是讓你們看到我處在一個安全區内,難道我要每天說我好焦慮,然後抱怨,有用嗎?沒有用,因為優秀的演員太多了。”
她自覺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做不來一些“合時宜”的事,她不抽煙、不喝酒、不愛應酬,很多時候就連正常的朋友聚會,她也不是很喜歡外出參加。因為性格的原因,她錯失掉很多機會,或者那些機會生來就不是她的,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
葉青二十多歲的時候還存着一股“争搶”的心思,想要這個,想要那個,随着年歲增長,反而越發看透一切。人在邁過三十歲的關卡以後,心理和精神上都有變化。
她說起譚維維翻唱過的一首歌,“三十歲的女人,比二十歲的女人單純。”
現在的葉青信奉順其自然,如果給她機會出演一個非常好的角色,她一定會去好好把握,沒有給她的時候,她也不會硬去鑽那個牛角尖。在她看來,内心世界的豐富是重中之重,尤其女性,要時刻豐盈自己的内心,避免陷入到一種迷蒙的狀态當中。
換句話說,要學會自己跟自己和解。
她也有調節自己的方法。晚上睡不好覺的時候,她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思路比任何時候都要清晰。她會思考很多東西,但這些思考隻是她自己跟自己的對話,無關他人。
“小的時候你可能會哭、鬧、旅遊,旅遊确實能緩解人的心情,說實在的,因為在北京時間長了,你會覺得很壓抑。”
葉青一般過段時間就會出去旅遊,拍戲的空檔也看看書。她簽了一個朋友的唱片公司,唱歌也是她緩解心情的方式,她特别喜歡唱歌。
“還有什麼能緩解……洗澡!真的,洗澡能讓我迸發出很多想法。”
在采訪開始之前,記者與很多人對葉青的印象相同,覺得她該是安安靜靜、與世無争的樣子,一番對話之後才發現,其實她也有“溫柔的棱角”。
“我覺得沒有什麼與世無争,隻要你給我了,我一定會去争,隻是你沒給我,我也就沒什麼可争的,是别人的那就是别人的,它不适合我。”
她遵從自己的内心,維護自己的尊嚴,從不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她不想把自己的人生,耗費在不熱愛的事情上。
現在的葉青需要一個跟自己外在條件反差巨大的角色,讓觀衆看到她的更多可能。
“其實演員,你給她機會,她一定會幫你實現,她在征服你的同時也在征服自己、征服觀衆。”她重複着,語氣堅定。
“她一定會盡力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