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充電樁市場前景預測

充電樁市場前景預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20:13:23

每經記者:李碩 每經編輯:裴健如

随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充電配套設施行業熱度也持續走高。

日前,交通運輸部與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聯合印發的《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前,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站)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6618個高速公路服務區中,已有3102個服務區建成約1.34萬台充電樁,可基本滿足當前新能源汽車充電要求。

這是充電樁産業今年迎來的又一利好政策。8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協調機制,提出用市場化辦法促進整車企業優勝劣汰和配套産業發展,大力建設充電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多地也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動新能源充電設施的建設,如上海規劃到2025年,全市車樁比不高于2:1;北京規劃至2025年力争建成充電樁70萬個等。政策利好之下,大量資本和玩家湧入充電樁行業。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充電樁相關市場“新玩家”超5萬家。

同時,新能源汽車充電量也出現大幅提升。特銳德(SH600406,股價18.57元,市值193億元)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充電量超過26億度,較去年同期增長40%;能鍊智電(NAAS,股價6.12美元,市值13.11億美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完成充電量為10.6億度,同比增長160%。

充電樁市場前景預測(前7月超5萬新玩家入局充電樁)1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68029

近一年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5.2萬台

持續加碼的政策紅利吸引着各路玩家在充電樁領域競相開展布局。

當前充電樁行業主流商業模式主要有以星星充電、特來電為代表的運營商主導模式,以蔚來、阿維塔、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主導模式,以及以能鍊、雲快充為代表的第三方充電服務平台主導模式。

其中,整車企業與另外兩者的建設思路有所不同,主推适合自家車型的專屬大功率充電樁,而後兩者則更多以标準化産品輻射更多車型。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锴看來,當前車企布局大功率充電主要還是想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用戶,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程度,同時樹立企業品牌形象。

而受衆更廣的公共充電樁運營商則更多考慮投資回報,目前以60kW或者120kW功率樁為主,通常情況下可在15分鐘到1個小時内補能200公裡續航。

“充電樁的标準在不斷提升,目前市場上需求較大的是120KW一體式雙槍直流充電樁,充電對象多為公交車和網約車、出租車。運營商可以結合公交充電的規律,白天全面對外開放網約車、出租車運營,晚上保證自有公交車輛充電,以實現收益最大化。”珠海曈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詩穎表示。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2022年7月,聯盟内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157.5萬台,其中直流充電樁68.4萬台、交流充電樁89.0萬台、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5台。從2021年8月到2022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5.2萬台。

充電樁市場前景預測(前7月超5萬新玩家入局充電樁)2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我們判斷,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到2030年保底會有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至少需要2000萬根左右的公樁。在這個過程中,總的建樁投入可能就需要2萬億,再加上每根充電樁建設以後的運營運維,每年一根樁大概還需要1000多元到3000元的運營和運維成本,所以這是一個幾萬億的市場。”能鍊智電創始人、CEO王陽表示。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充電樁市場規模僅為72億元,在市場和政策雙因素驅動下,2021年達到419億元,2017~2021年複合增長率為55%,預計到2026年底市場規模有望達2870億元。浙商證券研報預計,2025年全球新增充電樁數量有望達到1399萬台,對應市場空間達1963億元,2021~2025年複合增長率為65%。

産業鍊企業業績分化

據了解,充電樁産業鍊包括上遊充電樁部件制造商、中遊充電樁運營服務提供商、下遊服務支持環節。其中設備零部件生産商和充電樁運營商是充電樁産業鍊最主要的環節。

A股上市公司中,充電樁核心設備供應商包括國電南瑞(SH600406,股價28.85元,市值1931億元)、許繼電氣(SZ000400,股價21.62元,市值218億元)、奧特迅(SZ002227,股價16.01元,市值40億元)等;核心零部件廠商包括通合科技(SZ300491,股價14.74元,市值26億元)、英可瑞(SZ300713,股價14.86元,市值23億元)、銀河電子(SZ002519,股價5.01元,市值56億元)、萬馬股份(SZ002276,股價10.17元,市值105億元)等;頭部充電樁運營商包括星星充電、特來電、國家電網等;聚合式充電平台核心玩家則包括能鍊智電、朗新科技(SZ300682,股價28.47元,市值299億元)、雲快充等。

據wind數據,從目前已公布中報的企業來看,充電樁産業相關上市公司的主營收入普遍出現提升,平均漲幅為18.31%,其中能鍊智電、通合科技等企業的營收同比漲幅超40%;但淨利潤方面企業間則出現較大分化,銀河電子、萬馬股份等企業實現200%以上漲幅,英可瑞、奧特迅、通合科技等企業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充電樁市場前景預測(前7月超5萬新玩家入局充電樁)3

圖片來源:wind截圖

目前,中遊充電運營商的成熟商業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比如,當前市場份額排名全國第一的特來電在過去三年仍處于虧損狀态。數據顯示,特來電2019年至2021年扣非淨利潤分别為-1.65億元、-2.69億元和-1.35億元,扣非累計虧損5.6億元。不過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2022年中報顯示,其“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及其他”在上半年的毛利約為2.45億元,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5.08%。

能鍊智電王陽認為,目前企業仍需兩到三年時間才能實現盈利,不過新能源服務領域的創新産品及解決方案仍存在不小挖掘空間。“中國的充電市場還在快速增長,最近兩三年我們還會持續進行市場投入,盈利預計至少是在兩到三年之後。我們認為,電動汽車未來兩到三年内的充電速度可能會縮短至20分鐘~30分鐘充滿,但充電期間車主仍有各種衍生的服務需求。”王陽說。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